粮食流通渴望物流助力——从浙江实践看当前我国粮食物流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论文,浙江论文,助力论文,当前我国论文,粮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浙江省为充实地方储备进口了2亿斤小麦, 散运到了宁波港后先是无法卸货压港,需支付滞港费。同时由于港口没有散卸散装的自动化设备,只能用大斗抓到漏斗里,再装进麻袋,然后过磅称、缝包,结果2亿斤小麦前后装卸了近4个月,还动用了部队。而且,装粮用的麻袋都要到4个省去采购,一只麻袋的成本要6元。
讲起去年运粮的尴尬经历,浙江省粮食局的有关人士对构建现代物流深有感触。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流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粮食领域的现代物流建设成为了与会者的一个热门话题。
推动传统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物流转变
近年来,浙江省在现代粮食物流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之所以进行探索的主要动力,就是因为缺粮。粮食市场化后,浙江粮食产需缺口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粮食销区,每年需调进粮食200亿斤,跨省区的粮食流通量明显增大。 这就要求粮食流通设施和流通能力必须跟上,但目前国内粮食流通受到交通运输等条件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在市场粮食供给紧缺时,这种约束尤其突出。
“2亿斤小麦卸了4个月”这样的调粮尴尬,浙江人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近年来,经过大力度的改革特别是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浙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上已经基本到位,粮食流通已跨入市场经济新阶段。但是,该省粮食流通、加工等资源配置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甚至是战备时期的格局,粮库布局分散、隐蔽、靠山,远离港口、铁路和交通要道,粮食加工业普遍零散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仓储、加工、运输、供应、市场等环节之间基本处于相互分割状态,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粮食流转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物流不畅。这种状况显然与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不符合市场竞争的要求。为此,该省开始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加强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起高效率、低成本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国家粮食局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代物流建设是深化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只有推动传统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物流转变,建立起粮食行业发展的新优势,从根本上提高粮食流通能力,才能更有效地保障粮食安全,同时也是搞粮改的一个重要目的。
打造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本次会议上讲话时,就专门谈到了现代物流。他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推进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上来。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粮油加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建设规划已经编写完毕,并从今年开始启动现代粮食物流试点项目,计划在10年内基本建成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粮食流出和东南沿海粮食流入4个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完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 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和整个粮食物流各个不同环节的无缝化连接,降低粮食损耗,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目前,我国几个粮食主要产销地区都已在制定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河南省计划在“十一五”末,将粮食现代物流散化量占总流通量的比重提高到50%。浙江省将发挥本地环境和机制优势,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物流项目建设,争取用3至5年时间初步建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集散地。
建设和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涉及面广、头绪众多、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着手抓这项工作?浙江省通过总结衢州等地发展粮食物流的经验,结合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现代物流的内涵与功能要求,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以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为平台和抓手,来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的经验。
浙江省粮食局有关人士介绍,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的主要内涵和功能特征概括起来是“四位一体”和“四散”。“四位一体”,就是把储运、加工、批发配送和信息四者融合在一起。粮食物流中心要选址在交通要道,铁、公、水三通和沿海地区的码头,地级市的周围,把仓储、运输、加工、批发市场和信息中心连在一起,实行资源整合和重组,把各个流通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粮食流转环节。同时,在规划的物流中心内开辟粮食加工园区,结合城市改造和扩建,把城区的大米加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等企业转移进来,再结合批发市场配送和信息化建设。
“四散”,是指散装、散运、散卸、散储。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已基本实现了“四散化”。“四散”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提高流通效率、减少物流消耗、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的必然要求。据测算,现在粮食装卸费用是84元/吨,如果实施“四散”,成本将节约1/3。而且,“四散”目标的实现,将扩大物流中心的辐射半径,提高粮食流速和流量,这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政府来讲,建设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也是一举多得。由于主要是对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能够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创造出更好的效益。而粮食食品、饲料等精深加工业发展了,搞得好,粮食物流中心将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各个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会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转流畅的粮食物流体系。
不再走国家包揽的老路
建设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运行体制是一个核心问题。搞得好还是不好,效益怎么样,关键是体制和机制。发展粮食物流,不能再走由国家投资、包揽和部门所有的老路,必须在新体制、新机制下求发展。浙江把这种新体制、新机制概括为“两个统一”和“两个多元化”。
“两个统一”,就是整个物流中心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据了解,该省粮食物流规划由浙江省粮食局联合该省发改委共同研究制定,并纳入浙江物流总体规划。各个市的规划,由各市政府有关部门来搞,但必须与省里的总体规划相衔接,使省市形成良性互动。同时,物流中心建设由政府实行统一管理,具体是在征地政策、招商引资和物流中心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统一,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提高办事效率。如遇到发生粮食紧缺等特殊情况,政府就要对中心运作实行统一管理和调控,使之服从和服务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局。
“二个多元化”,即粮食物流项目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行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两个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就是引导和激励多种经济主体投资兴办物流项目、参与中心建设,国内、国外的,国有、民营的,谁来投资都可以。经营主体多元化,就是摈弃部门所有和所有制限制,欢迎各类经营主体入驻物流中心、参与经营管理。实行“两个统一”、“两个多元化”的运行体制,机制上比较灵活,项目上得快,建设进度也快,整个物流中心活力较强,运转比较顺畅。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在浙江省上下对粮食物流中心的认识逐步统一,行动比较迅速,各地政府也都很重视,发展势头良好。全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则,正在制定修改当中。该省各市的粮食物流中心也都在抓紧规划和建设,有的已初具规模。杭州、温州等地的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已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