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的辩证统一——邓小平政治发展战略思想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论文,发展战略论文,稳定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而且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并重的政治发展战略。本文从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统一的基点上对邓小平的政治发展战略思想作些初步探讨。
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的内涵
1.政治稳定
邓小平根据他长期以来治党、治国的实践经验,同时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稳定观。其基本内涵包括互相关联的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内容是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邓小平非常重视我国的社会稳定。早在1980年1月, 邓小平就指出:“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1页。)后来他又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对于什么是政治稳定,邓小平也作了具体说明:“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第二条,就是现行政策不变。”“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是政策稳定,两个稳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6~217页。 )邓小平这里所讲的政局稳定,主要是指整个社会不会出现政治动乱,而是呈现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所以他常常把政局稳定表述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策稳定,就是现行政策不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变;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变。
第二,政治稳定的意义和作用。邓小平在阐述政治稳定的意义时,一般是从政治稳定与现代化大局的关系来阐述的。他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4页。)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换过程中会伴随着利益格局的分化、社会阶层的重新组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激化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因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就显得尤为重要。邓小平认为实现政治稳定,并通过政治稳定来保障改革开放,以实现比较富裕的文明的生活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总的来说,中国人民是支持改革政策的,绝大多数学生是支持稳定的,他们知道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
第三,政治稳定的实现条件。政治稳定不仅是目标,同时也是政治发展的过程。实现政治稳定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政治领导系统。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系统是中国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邓小平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的团结的政治局面。”(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6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根本所在。二是政权。“必须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坚决打击和分化瓦解上述各种破坏安定团结的势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70页。)三是政治参与渠道。通过通畅的政治参与渠道,政党和政权不仅能准确地把握民意政情,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政策意图更为准确地下达社会,提高政治参与的组织化、有序化程度,减少政治隔阂和政治磨擦。而要使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这就抓住了政治稳定的精髓,划清了极权主义政治稳定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观的区别。
2.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发展,必然要求政治体制作与之相适应的改革。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政治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及时地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他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在这里,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辩证法,同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任务也作了全面的论述。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认为:“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此后,他又作了更为系统的阐述:“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8页。)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第三,“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注:《邓小平文选》第 3卷, 第252页。)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根据邓小平的一贯论述主要有:其一,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横向方面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分开,理顺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纵向方面实现权力下放,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二,精简机构,克服官僚主义,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同时,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使决策逐步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其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只有如此,才能从体制上消除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障碍,建构政治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机制。
政治稳定与政治改革并重的政治发展战略
邓小平不仅全面论述了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更深刻地阐述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主张使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动态的平衡。
1.政治稳定是政治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以政治稳定来保障政治改革
政治稳定在国家内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有序运转。其主要特征是政治体系深层核心不变,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稳定,执政党的阶级属性不变,并且具有组织政权、协调社会群众、统一政治力量或认同的整合功能。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唯此,中国的政治改革才有正确的发展道路,坚强的领导力量,强大的国家政权,统一的政治共识。邓小平充分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表明中国的改革必须在现存的基本制度内以合法的方式进行,具有非对抗的性质。政治改革只能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2.政治改革赋予政治稳定以活力和动力
政治稳定是动态的实现过程,其实现有一个量的积累和平衡的过程,是一个从原有的稳定到新的更高层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以政治改革为动力,并由它赋予新的内涵和活力。邓小平指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项标志。……通过改革,要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这就告诉人们,稳定包括政治稳定不是在封闭状况下实现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稳定。
3.两者共同的实现形式
以什么样的形式实现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内在统一,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经验教训表明,如果没有相应的民主和法制形式,不仅实现不了有序的政治改革和有活力的政治稳定,而且必然导致政治动乱或政治专制。
邓小平反对以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他在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是一场革命”的同时,一再强调不能以此为由再搞任何形式的政治运动,而必须使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内推动和展开。
法治意味着崇尚法制和秩序,反对无政府状态和冲突。邓小平认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两方面是统一的。发扬民主可以经过很多渠道来实现。”(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6~277页。)正是因为在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主通道, 中国在模式转换过程中减少了许多非规范的政治行为,避免了利益群体之间的严重对立和冲突,保持了长时期的政治稳定。
邓小平在彻底抛弃无序的群众运动和大批判方式的同时,积极倡导以民主和法制的方式实现政治改革。无论是政党行为,还是公民的个人行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如果政治改革绕过最足以重建社会成就感与政治合法性的环节,越过民主和法制,直接介入政治体制改革,即使目标正确,也会使各种社会不满集中化和政治化,从而引发政治动乱,中断政治改革。据此,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
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并重的政治发展战略的立足点
邓小平在把握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统一性的同时,选择了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并重的政治发展战略。这是立足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和对当代中国现实情况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
1.历史的反思
众所周知,在革命时期和革命胜利后的一段时间内,苏联和我国都选择了一条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在政治上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最后发展到最高领导人的独断。因此对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进行变革就成为必然。事实上,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肃反扩大化,暴露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一些弊端时,就是改革的开始。然而改革的路径选择和价值取向不同产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从赫鲁晓夫开始,苏共领导人在任时不断地全盘否定和批判其前任,纠缠于一些历史旧账,使改革缺乏继承和稳定,损害和削弱了苏共的威信,导致人们的信任度和社会凝聚力不断下降。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时期,不是致力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而是沉湎于以“公开性、民主化、舆论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所谓“新思维”,不仅使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导致政局混乱,人心涣散,民族分裂主义泛滥,最终导致了苏共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邓小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中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课题。他说:“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6页。)邓小平认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掌握火候,必须改革和稳定并重。改革过快,会引起社会动荡,导致翻船;改革太慢,其他改革搞不下去,也要翻船。在这样一个最重大、最困难、最敏感的课题上,邓小平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选择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优先、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一方面,邓小平强调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保持稳定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另一方面,他又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角度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他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出发,邓小平进一步阐明了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并重的发展战略。
2.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战略选择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中的政治发展战略,根据邓小平的一贯论述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其基本点有:
第一,无论是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我国的改革一开始就面临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性危机——吃饭、穿衣、住房、就业等问题。我们的政治领导人在改革的过程中把大量的精力和思维空间用于粮食、煤炭、钢铁、电力、化肥,甚至菜篮子。改革到今天,物质资料的生产全面走出短缺,但仍有数千万人民没有走出贫困和解决温饱。党的十五大作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就决定了发展生产、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最大的政治。另一方面发展经济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支撑。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能建立在贫穷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19世纪法国的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共和国复辟帝制,他用的手段就是实行两次全民投票。结果90%以上的选民投票支持他当皇帝。(注: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页。)马克思事后非常精辟地分析了这一事件, 认为根本在于法国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指出小农的代表必然“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3页。)因此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即使借用现代民主的一些手段和形式,也只能是民主的外壳。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先进的政治制度,更需要现代化大生产的支持,谁忽略了这一点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第二,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具有把握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化,否则既不能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也不能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邓小平曾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8页。)
第三,必须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崇高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长期性、艰巨性结合起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问题,是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邓小平深感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封建专制传统的国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他说: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3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并把它写进了宪法。我们相信,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实现。
标签:政治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