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中国特色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中国特色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中国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基本特征论文,特色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它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它的宏观历史视野和世界战略思维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

“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就是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主流和趋势。这就是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就是和平与发展,就是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从人类发展的高度”出发,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重新确定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理论上阐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决定了邓小平对当代世界发展、一系列全球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发展理论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以高度的智慧,深邃的眼光,卓越的胆识,采取一系列正确的国内外政策,建立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和国际经济政治的新秩序。这是富有远见的、明智的、宏伟的世界发展战略的构想,是世界走向和平、繁荣、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当代一切发展理论创造性的扬弃和超越。这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时代特征和新思维、新视角和新高度。邓小平发展理论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建国方略和新的发展模式。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中国近代史上模仿“西方模式”、建国后照搬“苏联模式”的教训;总结了苏联和东欧国家长期不改革、一旦改革又背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总结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搞现代化而导致“不发达”的历史教训,邓小平得出结论说,中国的现代化和发展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明确指出:中国只有坚持搞社会主义才有出路,搞资本主义没有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邓小平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确定为全党工作的重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中国特色,要走自己的道路。他反复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页。);他明确地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这一纲领性命题。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是一条不同于“西化”、“欧化”和“苏化”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是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和首要问题。中国有十二亿人口,其中八亿多是农民,耕地又少,这是中国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十分重视农民问题。毛泽东论证了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战争,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革命取得胜利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农民问题仍然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对中国的国情和农民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多次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的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他明确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页。)。正如中国革命的根据地在农村,革命首先在农村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的胜利一样;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然后推向城市。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必然现象。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二十世纪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与十七、十八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根本不同。我们不能像英国那样搞资本的“原始积累”,不能像德、俄、日那样通过侵略战略向战败国索取赔款,不能占有和掠夺殖民地,不能像中东和拉丁美洲某些国家那样靠国际贷款搞现代化,不能像中东、北非某些石油大国那样靠出口资源换取资金,也不能像苏联那样采取掠夺农民的政策和把农业发展作为工业化的手段。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不同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采用发达国家积累资本的办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形成问题十分重要。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资金来自何方、如何积累?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和中国的实践经验,只能来自:第一,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提高我国工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着重效益,重视积累;第三,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实行农村改革政策,促使农业生产逐步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积累只能来自这三个方面,只能通过上述三个主要途径。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改革正在探索这三条路子,农村改革的成功,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民积累和储蓄的大幅度增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的积累和资本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和广阔的前景,也为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探索了、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邓小平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作深入具体的研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深入具体地分析了这一基本矛盾新的形式和新的性质。他指出:“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要“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页。)。他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各种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各种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关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等。

邓小平从“现代化大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页。)出发, 从“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 页。)和“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出发,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由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走向比较平衡。他深入地论述了“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 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 页。),“综合性的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必然性, 具体地阐述了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各种原则和方法,如“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发扬经济民主,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 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 页。),促使客观事物的“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更合理地利用我们的丰富资源”(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 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页。),“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 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 页。),等等。总之,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阐述了处理这些关系和矛盾的基本原则与科学方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和他论述的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客观事物本质的关系、矛盾关系的反映,从而也是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实质,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结构、对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形式的多维透视和整体考察。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石,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特殊性、特殊矛盾及其本质的科学分析。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的思想,全面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从1978年到1988年,邓小平对当代高科技的发展作了新的概括,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 117、375、142、93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实了邓小平的新论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和起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归根到底要依靠科学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历史进程实质上就是科学不断物化为技术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最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这个特征就是: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正在大规模地、越来越迅速地转化为崭新的生产力,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第一,速度第一,效益第一。

马克思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革命作用,曾经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贝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3 页。)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科技的产生,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思想观念和人们的发展观,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在改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未来社会的结构。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革命、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导致“社会个人的发展”;而且“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本身也就摆脱了贫困和对抗性的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8页。)。 这就是说,科学技术的革命会把资本推向解体,为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也就是为社会主义提供条件和基础。

新技术革命的实质是人的革命。几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从研究一般物质到研究生物,从研究一般生物到研究人,从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到研究人的精神现象,直到研究自然物质的最高精华——人脑,当代高科技研究正日益围绕和逼近“人”这个主题和“斯芬克斯之谜”。十分清楚,随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革命的发展,人和人的知识在变革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越来越重要了。

邓小平关于“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观点是他的新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我们正处在新的科学、技术、产业革命大变动、大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却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没有教育,没有人才的培养,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的激烈竞争。未来高科技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教育状况。这种竞争实质上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邓小平从当代高科技的激烈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出发,一再强调要有战略眼光,要懂得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懂得教育的重要;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邓小平认为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是关键,四化建设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他把这一系列重要思想概括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 117、375、142、93页。),从而揭示了他的新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使社会物质生产出现突破性的进展。正是基于对当代高新技术产业革命浪潮的准确概括和正确评价,邓小平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他的新发展理论。

邓小平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观视野出发,密切关注新技术革命的动向、趋势和在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系列新兴工业。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科学技术成果日益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他认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 117、375、142、93页。)。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发展。“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 117、375、142、93 页。)。他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第131页。)这一战略决策, 对于我们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对列宁思想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在晚年多次提出通过工业化、电气化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物质基础。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列宁多次指出要“把国民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注:《列宁全集》第31 卷,第468页。)。列宁认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列宁把工业化、全俄电气化计划看成“第二个党纲”;还制定了全国经济建设计划并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注:《列宁选集》第4卷, 第399页。)。 列宁的这些思想后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起源。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紧紧把握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至关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明确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关键是发展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来说,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关键就是依靠科技和教育。这是构筑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发展理论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为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邓小平第一次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这一纲领性命题。这一命题具有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在世界历史上,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包括俄国)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如同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一样,有一个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在它们由以产生的那个社会形态中逐渐萌芽和发展的,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可能在任何其他社会形态中萌芽和发展,只能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创立。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就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艰巨性。这是一个宏观的社会历史过程,有其客观规律。列宁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僵化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东西,社会主义从实现时起就是一种运动。实际上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这一概念。当时,列宁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而且认识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要有一个物质基础即大工业。难能可贵的是,列宁晚年曾经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与改革联系起来,他在1922年明确提出要“实行这种改革”,“改善和改造我们的机关”,使它“能真正致力于革新和改善机关”(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10 月第2 版,第337、341—342页。)。由于俄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使列宁没有形成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系统理论。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作过较多的思考和论述,对于邓小平思想的形成是有重大启示的。

把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发展联系起来,明确地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纲领性命题的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和正确道路,舍此,另无他途。改革的出发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纲领性命题的提出及其展开,回答了自列宁、毛泽东以来一直试图回答和解决的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是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问题。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是邓小平的重大贡献。也可以这样理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内在地包含着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改革完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核心。

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他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处理这些矛盾,并把这些思想发展为党的基本路线,试图以“文化大革命”的方式解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几乎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推向毁灭的边缘。

邓小平认为改革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这一角度来看,改革是一种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但这种革命与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革命”有不同的内涵,它不是指那种暴风骤雨的群众运动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是指社会稳定地、有序地、渐进地、实质性地变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首先要对社会主义制度作具体的分析,把它区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通过改革具体制度(体制)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不是否定、推翻、抛弃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要失误之一,就是没有从理论上作出这种区分。他要改革,要改革“被扭曲的”社会主义制度,结果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连同共产党也都抛弃了。

邓小平说:“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281—282、311、2—3、3、117、130、268、377、374、91—92、279、184、117、375、142、93页。)邓小平的观点十分明显:改革、开放、搞活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改革就是搞活,搞活就是开放,开放就是改革。归根到底,改革和开放都是为了搞活,即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通过改革把经济搞活,就是要激化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也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要求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要求把经济体制改革由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深入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改革;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要求把握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中的各种矛盾关系,通过改革使社会有机系统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使社会生活得到协调发展。邓小平关于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统一规划、综合平衡的思想,关于协调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的思想,对于协调、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各种矛盾关系,对于把握经济运行机制,对于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改革搞活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这是邓小平发展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关于社会经济的增长,过去人们较多地注意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这当然是对的;但是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重视不够,研究较少。邓小平十分重视制度因素,认为制度是决定性的,“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 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 页。);主张“从改革制度着手”,“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362、150— 153、135—136、135、175、357、316、333、348—349 页。)。因此他非常重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地、深刻地论述了制度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扬弃和超越了当代西方的发展理论。

标签:;  ;  ;  ;  ;  ;  ;  ;  ;  ;  ;  

论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中国特色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