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体制论文,社会主义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
迄今为止各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努力不外三种基本模式: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制度“同步发展”模式,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倒重来”模式,以及中国的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体制置换计划体制的“体制置换”模式。由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存在明确的制度约束,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了经济高速发展,所以这一模式已经具有国际意义。
中国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将经历三个阶段,即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磨合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阶段。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阶段(1978—1992年)
在我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首先是因为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下,必定会得出将整个宏观和微观活动置于国家行政权力的支配之下,并试图实现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条件下微观活动的活跃,这是计划经济体制选择的历史起点。
客观分析就会发现,在我国,走向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也十分勉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还不具备选择某种单一体制的条件,这并不意味着在我国计划经济一开始就是一种“失败的体制”,计划经济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但是当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并逐走向规范化以后,就应当适时地选择一种开放的、自由的、政府行为成本较低的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政府在体制选择问题上成熟的标志。
在我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失败的现实困境,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际背景,农村经济改革的示范效应。尽管体制选择阶段已经结束,但客观分析这个阶段的特点还是必要的:
(1)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存在明确的制度约束。 各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不外有三种模式:一是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模式,即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奠定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同时,由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对资源的配置,这是一条自然的道路;二是以前苏联国家为代表的,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这是一种成本最高、代价最大的失败的选择;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完成体制的置换。毫无疑问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成功、最有效的道路,因而也成为市场经济体制选择阶段的基本特点。
(2)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只能走“渐进式”道路。 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是因为体制置换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主要理由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的较高发展水平和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达,这一条件是难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为顺利推进改革目标的实现,改革突破口应是原体制较为薄弱的环节,而且这一突破口的改革不致很快造成经济组织的破产,这有利于培育改革的承受力;这一改革道路的选择同时也满足了上层建筑为适应改革而进行调整,不致引起社会性剧烈震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体制选择阶段的改革必须是渐进式的。
(3)体制选择阶段往往是政府演绎市场。由于原体制的强大, 所以在体制选择阶段,政府往往通过“双轨制”来演绎市场,试图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关系来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与此同时,政府往往还通过利益补偿来化解改革的阻力,使公有企业和职工建立起对市场体制的认同能力,提高改革的承受力。
(4)体制选择阶段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凸现。 保持经济的增长以便为体制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这是改革的基本初始条件。在不完备的市场和无力量的宏观调控条件下,面对弱化的中央政府的作用,面对国企面临的重重困难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地方政府必然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体制选择阶段地方政府行为的凸现并不是反市场行为,而是体制真空的必然产物。
(5)体制选择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必然造成混乱和无政府状态。 在这个特定阶段上,旧体制已经根本动摇但新体制尚未建立,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制“真空”,而体制真空是权力真空,这正是孕育成经济生活混乱和各种无政府状态泛滥的根本原因。这说明,体制选择阶段虽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但其时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我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直到1992年才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这一阶段,全部改革目标的设计和实践过程,都是体现着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本意图的: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最后确立,这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的第二个阶段。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磨合阶段(1992 —2000年)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本世纪末的8年,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磨合阶段。 这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其成败将决定我国体制改革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未来。
之所以必须经历一个磨合阶段,并不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而是由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道路——体制置换模式所决定的。在长期推行计划体制的经济中,要完成体制置换的确存在一系列困难和矛盾,它不仅涉及到利益关系、权利关系、责任主体、组织结构等一些可以通过权力机构运用行政手段、宏观调控手段等在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非体制和制度创新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1992年到现在,中央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是搞活国有企业,并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但客观地讲,其收效并不与付出成正比,我认为关键的就是磨合尚未完成。因此,解决体制与制度的矛盾理应成为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这一矛盾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1 )泛公有制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强化其所有权,而市场经济体制则要求强化其经营权上。(2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产权流动之间的矛盾。在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所有制结构中,产权的自由流动所危及的只能是公有制,而不可能是其他所有制,这里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3)宏观调控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 中央政府的调控目标不能不渗进过多的政治意图和非经营性目标,这就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目标存在明显的矛盾。(4 )共同繁荣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追求整体发展、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市场经济的天然逻辑是区域间、部门间和产业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一定程度的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在生产力水平较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的经济中,中央政府不均衡的政策和不对等的权力影响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因为在收益和均衡关系中,中央政府陷入了两难选择,与此相关的就是共同富裕和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5 )生产资料的整体性和劳动力的个体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以群体形式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并进而体现公有制的性质,而单个劳动者是以个体的形式实现对劳动力的所有权关系并进而通过收益体现劳动的个体性质。由于所有权关系最终应体现为收益分配关系,而现实的劳动者收益只是劳动所得而不是所有权收入,这使泛公有制显得十分苍白。(6 )产业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矛盾。具体到产业部门就可以看出,具有明显弱质产业性质的农业其重要地位已经十分明确,但在比较收益规律和利益的驱动下农业基础仍然相当脆弱;制造业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造成某些产品大量积压,而基础产业仍显落后;第三产业内部非均衡协调发展已经相当严重,科教文卫仍然发展不力。(7)宏观利益与微观利益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宏观利益和社会价值,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微观组织则追求的多是微观利益和商业价值,在尚未走向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矛盾将长期存在并表现在各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上。
以上对体制与制度的矛盾分析并不是全面的,但证明磨合阶段是必须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由此所决定,磨合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1)磨合阶段必须完成一系列制度创新。 磨合的根本目的是化解矛盾,寻求新的实现形式,这包括企业组织形式创新、金融体制创新、政企关系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国家集体个人关系创新、政府机构组织创新、利益分配关系创新等众多方面。
(2)磨合阶段国企将遇到空前的困难, 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将重新调整。国有经济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就其社会背景来看,国有企业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民族资本建立起来的,这一经济组织不单是作为一般的社会运行基础发挥作用,而且也服从和服务于政府为公众利益而制定的政府目标;同时从组织形式来看,全民所有制事实上是一种很难实现产权明晰和权责明确的组织形式;其次,全民所有制所承担的过多的政治任务使这一企业形式遍及所有产业领域,结果导致产业集中度不高,不能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其主导产业特征不明显;再次,全民所有制还承担着过多的社会责任,弱化了企业的实际功能。所以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将重新调整,国有经济面临远大于非国有经济的许多难题。与此相适应,这一阶段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国有企业的实现形式。
(3)磨合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由投入增长实现, “泡沫经济”的影子浮出水面。实证分析证明,8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民间的耐用消费品热带动起来的,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收入均衡增长的特点,使得消费指向高度集中,刺激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90年代以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是以基本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为特征的城市化过程,投入大规模增长,科技进步的贡献并未能同步增长。
(4)磨合阶段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和权力混合型的体制。 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逐步完成的,政府权力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和要素市场的不发达,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迫使政府往往不得不采用垄断性权力强制矫正过分悬殊的差异,因为市场调节的失效进一步强化了行政权力的扩散甚至导致权力滥用等。
(5)磨合阶段国有资产的流失难以避免。 国有企业遇到的困难迫使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必须进行改革,在此过程中就会出现严重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有些流失是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所有权变更过程中,大大低估国有资产价值(或高估合资方资本价值);为保证区域经济的发展或维护“安定团结”强制地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造成银行亏损和坏账增加;对国有资源的乱采滥伐和低水平加工,并由此破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投资决策失败造成重大的损失;利用国有资产为某一小集体或个人牟取利益;地方政府支持的“吃大户”现象等等。所以,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6)磨合阶段会被迫出现越来越多的考评机构。 对国有企业来说,真正有权威的机构是国家,但国家直接管理企业被证明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益的形式,于是就产生了授权问题。接受授权的机构并不是真正的所有者,就难以保证授权方能起到公正客观的作用,难以保证监督约束机制不被利益合谋机制所取代,出现相互勾结的集体寻租现象。这就要求对授权方进行再监督、再考评,形成层层监督和考评机构。这实质上是监督体制低效和相互排斥的表现,是缺乏权威、缺乏法制或藐视法律的表现。
(7)磨合阶段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避免。 在这个阶段,各地区都已经被利益分享和利益差异机制所诱惑,率先进入利益分享机制的企业、个人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成为先富起来的地区、企业和个人。这种利益诱导机制会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趋之若鹜,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成为必然。
(8)磨合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个人收入的非均衡增长进一步突出。传统产业的衰落、原材料工业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控制较多,全民所有制企业体制的缺陷以及地理区位的差异使得中西部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而目前还没有出现强有力地矫正这种差距的力量和条件:落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步履维艰;投资的低回报率使投资主体的资本流向难以向中西部倾斜;落后地区还少有在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落后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生成的条件比较困难;不均衡的政策和不对等的权力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等等。
体制与制度磨合阶段实质上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的重要阶段,由此决定了这个阶段不是可以随意延伸的,它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这是由这一阶段的任务、目标、特点等多个因素决定的,尽管我们期望这一阶段越短越好。
磨合阶段的重要性决定了其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摸着石头过河”不应成为基本工作方式;磨合阶段的复杂性决定了改革进程必须是理智的,每一方案和措施都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实践基础;磨合阶段的紧迫性决定了改革必须审时度势,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找准突破口。因此,磨合阶段的顺利完成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的历史转折点。
三、体制成熟阶段(2000—2020年)
我国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依赖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水平,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必然伴随有社会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和上层建筑领域相应的变革。所以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不仅是生产力的变革,同时也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革命,这是我们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过程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就我国改革的实践来看,我们的时间表也不是随意作出的。其基本依据是:(1)根据我国商品市场化程度来看,经过10多年的改革, 生产环节中受中央政府控制的份额与批发零售环节国家定价的比重均超不过20%,这就说明我国商品整体市场化程度已达到80%以上。(2 )关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各要素之间差异较大,其中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约为70%左右,资金为30%左右,房地产为20%左右。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就市场化进程来看,应当承认发展是十分迅速的。所以再经过15至20年的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完全可以建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3)就经济增长方式来看, 我国正在向集约化迅速转变。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包括提高要素的质量,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发挥生产要素的潜能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如果具体量化为经济增长的要素比重,就是经济增长中投入因素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素之比。我们把增长看成是劳动贡献、资本贡献和生产率贡献三者之和,如果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超过50%,就说明经济增长已经走向集约化。根据上述判断,目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约为30%左右,再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提高到50%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4)就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来看,到2015年或2020年使之系统化也是完全可能的。选择和建立某种体制总是取决于对这种体制功能有效性的判断,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付出高昂的代价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择优体制,是一种效率体制。具体表现在:这一体制使任何主体都处在平等地位上公平竞争,使个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增进社会或公共利益的增长;这一体制能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社会资源更加活跃,在提高社会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的同时,有效实现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替代关系;这一体制能使繁杂的经济运行过程和运行关系在动态中实现均衡,而均衡则是通过使每一行为主体从价值上、效率上关心自己行动的合理和有效来实现的;这一体制使经济组织的产权关系、管理形式、经济形式趋于明晰化和科学化,所有权在经济上能充分得到实现;这一体制使资本的流向、流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资本被看成是稀缺的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这一体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而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制,这是通过利益比较来实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上功能将随着我国对其驾驭能力的提高逐步走向系统化,这也就意味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5)就我国改革的实践来看, 我们已经为市场经济体制在下世纪20年走向成熟创造了一系列条件:首先,我们找准了改革的突破口,我国从农村开始的改革为体制改革的深化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其次,我国的改革存在明确的制度约束,这从本质上、战略上、政治基础上保证了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再次,我国采取了科学的改革方式,在保持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同时,渐进地完成了体制置换;最后,我国改革的重点、难点均已明朗化,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难点是找到并在实践中证实一种在保持公有制性质的条件下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践正在给出回答。
从1978年到2020年左右的40多年中,我国顺利地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光彩的一页。
收稿日期:1998—12—01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