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支气管异物208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桂亮,孙昌志,罗仁忠,谢志伟,童志杰,刘少锋[1](2022)在《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小儿肺段支气管异物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肺段(及其亚段)支气管异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段(Ⅲ级及其亚段)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总结临床转归。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取出异物,术中无窒息、大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15±3)min,术后顺利复苏转普通病房,5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无呼吸困难。结论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是治疗肺段(及其亚段)支气管异物有效安全的手段之一,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预后。
刘洪根,陈晓琪,李继云[2](2021)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特征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根据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及规律,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7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对其临床一般资料、异物种类及位置、异物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中,年龄在9个月~12岁之间,平均年龄2.24±1.80岁。异物种类主要有花生(53.13%)、核桃等坚果(18.01%)及瓜子(10.12%)等;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99.55%)、喘鸣(94.49%);异物在不同滞留时间的术前平均中性粒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67,P=0.031);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是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金标准,胸部CT、X线检查的准确率也极高,分别为92.93%、80.62%。异物在不同滞留时间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呼吸困难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儿童临床表现、血常规、影像检查以及支气管镜检查,可较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病症,为专科医生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吴振波,黄宝瑶,蔡志明,文嫣红,卢文锋,陈卓杰,陈美娟,张丽霞,邓筹芬[3](2021)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为儿童异物吸入的预防提供依据,并探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喉罩通气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FB)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5月该院经FB确诊和治疗的32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2∶1.0,好发年龄1~3岁,农村儿童发病率最高。支气管异物种类以食源性异物为主,多嵌顿于右侧支气管。常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肺气肿、肺炎、肉芽组织增生、黏膜糜烂和纵隔气肿,最常见症状为咳嗽和喘息。支气管异物胸部CT阳性率为78.12%。全部病例均在全身麻醉喉罩下经FB取出异物,成功率为100.00%,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主要手术方式为异物网篮套取、异物钳钳取和球囊拖拉。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以3岁以下的农村男童较多见,应加强宣教、科普和监管。有明确或可疑异物吸入史的患儿应及早行胸部CT协助诊断,无明确异物吸入史或影像学无阳性提示的隐匿性支气管异物,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因此,对于有反复咳嗽和喘息病史、经临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及早行FB检查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喉罩通气下经FB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中是有效、安全的,可常规应用于临床治疗。
张海燕[4](2021)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所有纳入对象均为就诊我院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应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基础资料,临床资料,住院费用等。采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釆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进行描述,行两独立样本率的卡方(χ2)检验。所有数据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中,年龄、性别、病程、异物种类、异物位置、伴发症、居住地方面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植物性异物多于非植物性异物,右侧支气管多于左侧支气管,农村高于城市,伴发症主要以咳嗽、喘息、肺炎、肺气肿、肺不张为多。(2)研究组一次手术取异物成功率98.00%,对照组78.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38.00%,对照组48.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原学检出率82.00%,对照组64.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个月,研究组反复咳嗽率8.00%,对照组22.00%,研究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反复喘息率4.00%,对照组16.00%,研究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道感染率6.00%,对照组20.00%,研究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对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96.00%,对照组84.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能够提高异物一次手术取出成功率,降低术后呼吸道感染率。(2)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能提高病原学检出率,能够指导抗生素应用。(3)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严国珊[5](2021)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气管支气管异物(T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y,TFB)是耳鼻咽喉科、急诊科及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综合特征,了解儿童呼吸道异物的流行病学特点,优化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伤害的教育方式;探究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我院耳鼻喉科、儿科及急诊科确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共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支气管镜及普通胸部CT检查,两者均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分类变量间采用卡方检验方法,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间的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间的差异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或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同时,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运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呼吸道异物肉芽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其诊断性能进行一定的评估。结果:在纳入研究的6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中,男性共46例(66.7%),女性共23例(33.3%),平均年龄为19.5月;1-3岁的年龄段幼儿人数占总人数84.1%。气管支气管异物农村患儿的明显多于城市患儿,就诊时间主要集中于7天及7天后,约占总数43.5%,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单侧呼吸音降低、喘息、肺部喘鸣音,占总比约为47.83%~98.55%。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与单侧呼吸音降低呈弱负相关(r=-0.321,P=0.007),与呼吸衰竭及入住ICU(r=0.348、0.371,P=0.003、0.002)呈弱正相关。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与发热、单侧呼吸音降低及支气管狭窄存在呈弱到中等程度正相关(r=0.246~0.310,P=0.009~0.041),但其与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纵隔气肿、纵隔偏移、支气管闭塞、支气管扩张及呼吸衰竭并发症并未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病程时间后,呼吸道异物患有单侧呼吸音降低者相对于单侧呼吸音不降低者,呼吸道异物伴肉芽形成的风险增加(OR=5.72,95%CI:1.45-22.52);ROC曲线分析示单侧呼吸音减低、病程时间及回归模型诊断气管支气管伴肉芽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2、0.741、0.765。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常见于3岁以下患儿,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单侧呼吸音降低、喘息、喘鸣音等,单侧呼吸音降低存在与否、病程时间是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对判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呼吸道异物患有单侧呼吸音降低者相对于单侧呼吸音不降低者,呼吸道异物伴肉芽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
宾松涛,胡晓琴,杨炳艳,黄东雪,张自蓉,朱姣姣,王继[6](2021)在《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九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9例TBTB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因慢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就诊,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2例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在外院反复治疗无明显好转,误诊为大叶性肺炎4例、支气管哮喘2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异物1例。误诊时间20 d~16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入我科后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组织标本病理检查后确诊为TBTB。予全身抗结核治疗并结合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影像学基本恢复正常,气管支气管内的结核病灶被清除,气管支气管管腔、管壁恢复正常,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儿童TBTB具有症状、体征、影像学不典型的特点,容易被漏诊、误诊,且被延误诊治的时间较长。对反复咳嗽、喘息治疗无效的患儿尽早完善支气管镜检查,经确诊后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得到较好的疗效。
黄爱萍,温鑫,左路杰,权珊,宋英鸾[7](2021)在《儿童支气管异物继发肺实变的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支气管异物继发肺实变是儿童支气管异物较少见的并发症,但肺实变会加重支气管异物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大面积肺实变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术中患儿支气管内会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处理不当可增加围手术期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异物继发肺实变患儿33例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为提高该疾病的救治水平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1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支气管异物继发肺实变患儿33例,
洪刘艳,罗淼[8](2021)在《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可无明显特异性,可能导致诊断延误,从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但目前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还不足。该文从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史采集、临床特征和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片、胸部CT和支气管镜检查),并对治疗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概述,旨在加深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尽可能减少漏诊、误诊。
王宁波,尚婉媛,朱丽,孙曼曼[9](2021)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24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同时根据患儿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37例)和无并发症组(208例),采用单因素方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年龄在1~5岁占比82.86%;患儿入院病程在0~7天占比82.05%;患儿男女比例约为2∶1;患儿临床表现咳嗽占比94.29%;引起发病的异物性质90.20%为植物性;异物长径在0~10 mm占比92.24%;异物位置为单侧支气管者占比94.29%;CT影像学特征:肺气肿占比55.51%、局限性阻塞占比48.57%、纵膈移位占比33.06%。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1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年龄、病程、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异物长径是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低龄、病程较长、异物较大以及出现发热和呼吸困难的患儿在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临床需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吴金凤[10](2020)在《反复喘息婴幼儿临床及支气管镜检查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反复喘息婴幼儿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反复喘息患儿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特点及其与非喘息肺炎患儿、同龄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01月-2019年09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378例反复喘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及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体液免疫及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92例非喘息肺炎患儿及83例门诊体检健康儿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反复喘息组婴幼儿CD3+比值明显降低,显着低于非喘息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19+比值明显升高,显着高于其余两组(P<0.05)。反复喘息婴幼儿CD19+CD23+明显高于非喘息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反复喘息组患儿IgG较正常组低,IgM值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gA值上三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反复喘息组患儿血小板中位数为380×10^9/L,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反复喘息组三个年龄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6月组CD3+CD4+、CD4+/CD8+比值较 12-36月组高,CD3+CD8+值较 12-36月组低(P<0.05);6-12月组CD3+、CD3+CD8+值均较12-36月组低,CD4+/CD8+比值较12-36月组高(P<0.05)。5.反复喘息组组间两两比较,≤6月组患儿IgA、IgG、IgM低于6-12月及12-36月组患儿(P<0.05)。6.反复喘息组婴幼儿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33%,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6.7%,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75.7%,两者均阳性占17.6%,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36,P<0.001)。7.食入性过敏原检出阳性前三位由高到低依次为牛奶58.9%(33/56)、蛋白41.1%(23/56)和牛肉17.9%(10/56),吸入性过敏原检出阳性由高到低为尘螨组合80%(4/5)、霉菌20%(1/5)、狗上皮20%(1/5)。8.378例反复喘息婴幼儿有特应性体质者共183例,占48.4%,非喘息肺炎组特应质婴幼儿共29例,占31.5%,反复喘息组特应质婴幼儿百分比明显高于非喘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6,P=0.004)。不同年龄组特应质婴幼儿不同过敏原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反复喘息婴幼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失衡。(2)反复喘息婴幼儿体内血小板计数升高。(3)反复喘息婴幼儿食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高。(4)反复喘息婴幼儿特应质患儿比例高,特应质为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 反复喘息婴幼儿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液检查结果分析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术在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诊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01月-2019年09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行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检查的441例反复喘息及106例非喘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及肺泡灌洗液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常见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 A、B 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 and B,Inf-A 和 B),副流感病毒 1、2、3 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1-3,PIV1-3);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用 RT-PCR 法检测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和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niaevirus,hMPV);采用改良版莱特-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同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441例年龄1-36个月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的反复喘息患儿,其中男336例,女105例,支气管镜下病因以支气管内膜炎症最为多见,占97.9%(432/441例),其次为气管支气管软化,占16.5%(73/441例),较常见的还有气管支气管开口及位置异常及喉软化,分别占5.4%(24/441例)和4.7%(21/441例)。不同年龄组患儿镜下病因比较,支气管内膜炎症、气管支气管软化及喉软化在三组间比较有差异,支气管内膜炎症在12-36月组检出构成比最高,而气管支气管软化、喉软化在≤6月组中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镜下表现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F检出病原学肺炎支原体最常见,占39.0%(172/441例);其次为细菌,占19.5%(86/441例),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病毒58例,占13.1%,以人博卡病毒为主。不同年龄组反复喘息患儿细菌、病毒及MP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年龄组患儿总病原检出率分别为 58.7%(44/75 例)、72.1%(114/158 例)及 76%(158/208 例),总病原检出率12-36月组患儿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8,P=0.017)。反复喘息组患儿BALF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喘息组,而吞噬细胞比例低于非喘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反复喘息婴幼儿支气管镜下表现最主要的是支气管内膜炎症,气管支气管软化、喉软化多发生于小婴儿。(2)MP是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最常见病原体。(3)反复喘息婴幼儿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比例升高。
二、气管、支气管异物208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管、支气管异物20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小儿肺段支气管异物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器械 |
1.3 手术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2)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特征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临床资料 |
三、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一、年龄和性别 |
二、诱发因素 |
三、异物种类 |
四、临床表现 |
五、异物在气管支气管内不同滞留时间的血常规变化 |
六、异物在气管支气管的位置 |
七、影像检查手段与支气管镜检查准确性比较 |
八、异物滞留时间与术前肺部并发症、呼吸困难程度、住院时间的关系 |
1 异物滞留时间与术前肺部并发症、呼吸困难程度关系: |
2 异物滞留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关系: |
讨 论 |
(3)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设备与耗材 |
1.3 方法 |
1.3.1 术前准备 |
1.3.2麻醉方法 |
1.3.3 喉罩的使用 |
1.3.4 术中操作 |
2 结果 |
2.1 异物类型 |
2.2 异物嵌顿部位 |
2.3 影像学特征 |
2.4 镜下常见并发症及发生率 |
2.5 异物的获得途径及吸入的诱因 |
2.6 异物取出方式和工具 |
2.7 治疗效果 |
3 讨论 |
(4)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
2.2 研究组采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的分析 |
2 两组患儿一次手术取异物成功率、术后感染率、病原微生物检出率的比较 |
3 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咳嗽、喘息、呼吸道感染的比较 |
4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的比较 |
讨论 |
1 气管异物概述 |
2 硬质支气管镜取异物 |
3 可弯曲支气管镜取异物 |
4 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取异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农村和城市的划分标准 |
1.3 病程时间的分组标准 |
1.4 胸部CT检查方法 |
1.5 支气管镜检查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流行病学特征 |
2.2 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 |
2.3 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症状、体征的病程时间差异 |
2.4 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发症的病程时间差异 |
讨论 |
3.1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3.2 气管支气管异物伴肉芽形成的临床特征分析 |
3.3 气管支气管异物病程时间、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
3.4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断 |
3.5 影像设备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 |
3.6 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疗价值 |
3.7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 |
3.8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预后及防治 |
3.9 研究创新性、局限性及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6)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九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2.1 临床症状: |
1.2.2 体征: |
1.2.3 影像学检查: |
1.2.4 病原学及病理检查: |
1.2.5 支气管镜检查所见(主要病变特点): |
1.3 误诊情况 |
1.3.1 大叶性肺炎: |
1.3.2 支气管哮喘: |
1.3.3 肺炎并肺不张: |
1.3.4 支气管异物: |
1.4 诊断 |
1.5 治疗与预后 |
2 讨论 |
2.1 TBTB疾病概述 |
2.2 鉴别诊断 |
2.2.1 反复或慢性肺炎: |
2.2.2 支气管异物: |
2.2.3 支气管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 |
2.2.4 支气管肿瘤: |
2.3 误诊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
2.3.1 大叶性肺炎、肺不张误诊原因: |
2.3.2 支气管哮喘误诊原因: |
2.3.3 支气管异物误诊原因: |
(7)儿童支气管异物继发肺实变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支气管异物继发肺实变 |
3.2 麻醉方法 |
3.3 手术体会 |
3.4 术后处理 |
(9)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 |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 讨论 |
(10)反复喘息婴幼儿临床及支气管镜检查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反复喘息婴幼儿临床特征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反复喘息婴幼儿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液检查结果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病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气管、支气管异物208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硬性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小儿肺段支气管异物的应用[J]. 黄桂亮,孙昌志,罗仁忠,谢志伟,童志杰,刘少锋.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2(01)
- [2]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特征的回顾性分析[J]. 刘洪根,陈晓琪,李继云. 临床肺科杂志, 2021(12)
- [3]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J]. 吴振波,黄宝瑶,蔡志明,文嫣红,卢文锋,陈卓杰,陈美娟,张丽霞,邓筹芬. 中国内镜杂志, 2021(07)
- [4]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研究[D]. 张海燕. 青岛大学, 2021
- [5]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D]. 严国珊.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6]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九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J]. 宾松涛,胡晓琴,杨炳艳,黄东雪,张自蓉,朱姣姣,王继.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4)
- [7]儿童支气管异物继发肺实变的诊治分析[J]. 黄爱萍,温鑫,左路杰,权珊,宋英鸾.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04)
- [8]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进展[J]. 洪刘艳,罗淼. 华西医学, 2021(04)
- [9]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 王宁波,尚婉媛,朱丽,孙曼曼. 安徽医学, 2021(01)
- [10]反复喘息婴幼儿临床及支气管镜检查特征分析[D]. 吴金凤.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