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北京人应该特别关注的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湿地论文,北京人论文,生态环境论文,特别关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湿地?“湿地”是1956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展湿地清查和编目时开始使用的,是生态学意义上的概念。湿地除了有水,还要有依托其生存的植物和动物,三者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才能形成生态学意义上的湿地。1971年2月,由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签署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对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湿地范畴。了解湿地的人们往往把湿地比喻为城市的“肾”。有专家指出,没有湿地的城市,是枯燥的城市,是不会呼吸的城市,是没有血脉的城市。由此,专家学者通常把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
湿地有两大作用,一是涵养水源;二是使生物多样性。由此,湿地又被称为“会呼吸的土地”和“天然物种库”。在现代社会里,湿地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处理污水,提供动植物方面的农副产品,开展科普和文化教育活动等。由此,研究湿地的学者认为,湿地是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北京历史上的湿地
从自然地理来看,历史上的北京是一个河流入海形成的冲积平原,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布局,这种地势必然使西北地势高的水资源流向东南,形成多条河道流域。据专家统计,历史上北京地区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在这些河流中,与古代北京城市关系密切的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等。其中,对北京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永定河。永定河历史上曾被称为“无定河”,它的流域范围不固定,出现了以门头沟山前出水口(今三家店地区)为轴心,由北向南扇面形状的摆动,给昔日的北京地区留下了大片湿地。现在流经北京城的高粱河水系形成的紫竹院、积水潭、后海、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为明代开凿)就是永定河昔日流经的故道。以前北京积水潭北、复兴门内立交桥东南各有一处叫“太平湖”的水域,也是这条水道南北的延伸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人熟悉的什刹海到民国年间仍然保持着湿地的一些生态特征。在老舍的作品《老张的哲学》里是这样描述的:“到了德胜桥。西边一湾绿水,缓缓地从净业湖向东流来,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穗鱼。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几只白鹭,静静地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一位学者读到这里,感叹地写到,这就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1] (P143)
北京多湿地,20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会有深刻的感受。北京地区湿地被破坏和减少是随着人的活动日益加剧开始的,尤其是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开发,使湿地日趋减少,以至现在危机逼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南端的东方广场内,有保留完整的距离今天不到两万年的北京人活动遗迹。从保存的泥土断面可以看出,当时此地的自然环境水草丰美,河流、湿地遍布。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从古燕国以蓟城为都开始,一直到辉煌的金中都城,城市周边始终有大片湿地存在。因此,到13世纪,由北方南下的蒙古贵族才选中了金中都城北的大片湿地作为新的都城规划中心。这片大的湿地就是当时被称为积水潭的“海子”。
元大都的修建是空前的,也是辉煌的。元代保留下来一幅名画,名叫《芦沟伐运图》,描述的就是人们大规模采伐西山林木的场景。
15世纪初,明朝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又一次加剧对西山林木的采伐和对房山石料的开采。但是,一直到清朝末年,北京湿地的生态环境还是能够适应当时城市发展需要的。北京地区有着良好的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如果它所承载的人口不超过200万,城市占地规模不超过100平方公里,仍然是人类非常理想的宜居城市。然而,随着城市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北京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由解放初期的200万人发展到1700多万,成为世界罕见的特大型城市。由此而来的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告诫我们,北京城市产生热岛效应的面积越来越大,水资源全面紧张,湿地严重退化和减少。2006年春天沙尘天气频繁光顾北京上空,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干旱、少雨、缺少湿地的直接后果就是环境恶化。即使我们年年进行绿化,如果对水资源只是进行索取,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强行开采,不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与涵养,绿化的植被也很难生存,干旱是产生沙化的必然之路。目前沙漠化已经逼近北京城,据专家测量,北京西北地区的沙丘直线距离北京大约是70公里,而且每年还在推进。
二、北京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湿地
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湿地与建设北京城市的相互关系。据北京市林业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北京保护和新恢复的湿地面积约有5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3.5万公顷,人工湿地约1.5万公顷;已经建成野鸭湖、汉石桥、金牛湖、拒马河、白河堡等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万多公顷。2006年北京将全面启动湿地保护工程,再建密云水库、三家店、金海湖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使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数达到10个。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北京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一年,也标志着北京保护湿地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在顺义汉石桥湿地还建成了北京第一个候鸟观测站和野外水下生物观测窗。人们站在20余米高的观测台上,可以将湿地的芦苇荡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各种鸟类在芦苇荡中飞翔。据统计,汉石桥湿地内有野生鹭类、雁鸭类、鹬类等各种候鸟50余种,其中还有北京地区不常见的黑卷尾、灰椋鸟等,是北京市比较理想的野外鸟类观测点。此外,观测站还建有水下生物观测通道,并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湿地教育展览室,是目前北京市条件最好的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北京还有多处人工湿地。清水河是永定河在门头沟区内最大的支流。为了改变清水河区域生态环境,门头沟区投资120万元在清水河畔修建了3万平方米人工湿地。观看清水河湿地可以到斋堂镇,那里的湿地是一道数公里长的风景线。整个湿地系统分成了水质净化与观赏区、河岸生态湿地水土保持区、亲水活动区、山地景观区等4个部分。其中,在水质净化与观赏区内,种植了各类适宜水生的去污植物,并在岸边建造了亲水广场、亲水码头、观景平台等景观设施。在北京动物园鹈鹕岛北侧有一块湿地,是动物园内的人工湿地,目前已经建成,并向游客开放,有灰鹤、蓑雨鹤等水禽在湿地中游戏。动物园的这块湿地很像一块大沼泽,大约有1000平方米,水面区域占一半,水深仅有几厘米,周围是灌木和大树。说到园林中间的湿地,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设计的湿地景观也非常有趣,值得一看。这块人工湿地在牡丹园西侧,也就是北土城西路,园内的“银波得月”、“紫薇入画”、“蓟草芬菲”景观中可以看到人工修建的潺潺流水,水中种植有水生鸢尾、水葱、菖蒲、马蔺等多种水生植物。据说,这是北京园林景观中最有创意的湿地景观设计。在丰台区水衙沟二期治理工程中,也将同时建有5000平米人工湿地,建成后将是城南首个人工湿地景观。最值得关注的是即将修建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森林区域,也将建设湿地生态环境,并且努力追寻自然的意境。
野鸭湖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湿地建设面积大约4000公顷,是目前北京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类型最丰富的湿地景观。按照最新制定的《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约用6年时间,完成对现有自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培育和优化,使其达到国际湿地建设标准。这些措施包括退耕还湖,利用三年的时间,退耕还湖700公顷;补植水草等植被,将水域植被退化严重的地段补植水草,栽种荷花、芦苇、蒲草、菱角等水生植物1000公顷;进一步优化水体,涵养湿地生态环境,从白河、潮河进行生态调水,同时做好中水利用,扩大湖区水域面积,增强湿地功能。进一步加强各种候鸟栖息保护,建设湿地植物园和候鸟保护、研究、观光区域和设施。目前,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湿地博物馆已在规划设计中,同时还将建设一个约20公顷的湿地植物园。另外,便于游客观鸟的300米观鸟通道也在规划设计中。到2010年,这里将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在野鸭湖自然保护区内目前分布的鸟类有几百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禽有黑鹳、东方白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禽有30多种,其中有白天鹅、灰鹤等。
三、值得重视的湿地文化建设
在北京的湿地建设中,大兴区麋鹿苑湿地和海淀翠湖湿地,以及筹划恢复中的颐和园周边湿地值得重视。因为这些地区在历史上不仅有湿地生态环境,还有历史人文景观,从而使这些湿地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麋鹿苑湿地位于今日大兴区旧宫、瀛海、亦庄三镇之间,是大约有1000亩地的自然园林区。在北京古代社会里,这里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皇家猎苑的一部分,元代因为这一带水草丰美,野生动物出没其间,被正式命名为“下马飞放泊”,与大都城内的海子(今日积水潭、后海、什刹海)和太液池(今日北海、中海)遥相呼应,成为封建统治者围猎、娱乐的场所。明代这里除了正式被命名为“南海子”,还开始修建围墙和衙署,成为北京皇家著名的园林——南苑。明永乐年间修筑的围墙为黄土夯筑的土垣墙,长达60公里,将200余平方公里的猎场围筑起来。围墙内,地势开阔,林木茂密,河道水洼遍布,水中有各种植物,各种野生飞禽栖息,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还保留有一个小水库,归南郊农场管理。每到夏季,农场的职工在水库里还可以捕捞到活蹦乱跳的鱼虾。
最值得庆幸的是1979年我国著名动物学家谭邦杰等人呼吁把在我国已经绝迹,在国外流落半个多世纪的麋鹿物种引领回国。1985年,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发现,大兴区南海子还保留有近千亩的湿地自然生态景观,由此,流落海外的麋鹿得以回到故土。可以说,麋鹿的“四不像”形态是几千年来在湿地生存进化的结果,也是麋鹿对湿地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例如,麋鹿尾巴细长是由于湿地中蚊蝇比较多,长尾巴便于摇摆,驱赶蚊蝇;麋鹿的蹄子宽大,便于在沼泽地上行走而不至于下陷。另外,麋鹿还擅长在浅水中游泳等。麋鹿的这些特征,说明它与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是典型的湿地物种。因此,北京恢复南海子麋鹿苑湿地建设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南城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还有利于南城的生态环境恢复。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南海子的湿地面积还太小,周边生活垃圾太多,不但危害麋鹿的生命,同时也严重污染环境。
翠湖湿地位于海淀区西北部的上庄镇,占地700公顷,是通过挖环湖生态渠将上庄水库北侧的1000余亩低洼地围成具有湿地生态特征的湿地生态园。目前在低洼湿地内引进各种动植物400余种,同时招来各种候鸟栖息,已经形成典型的湿地生态景观。据2005年夏天统计,翠湖湿地鸟类和水禽已经达到50多个品种。现在,湿地景区内动植物标本展陈馆已经建立,完全用木头制作的生态小屋可以接待来客。最值得观看的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候的候鸟起飞和戏水。在水面上种植有大面积的荷叶、芦苇等浅水植物,游人可以划小船在水道中漫游,享受湿地的生态环境。目前,从林业部门获悉,国家建设部已经批准整体规划1000余亩的翠湖湿地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届时,北京市民可以游览观光距离市区最近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翠湖湿地所在地上庄镇,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村落,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这里还是北京高新技术研发区——中关村的后花园,区域位置十分重要。
筹划中的颐和园周边湿地最值得重视。翻开《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北京出版社1989年出版),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清代西郊静明园(今玉泉山)与清漪园(今颐和园)之间有大片湿地。在清乾隆年间,在这片湿地中还修建了“高水湖”和“养水湖”,用来调节水资源,确保皇家园林用水。在颐和园东南,原为泄洪形成的沼泽地,以后开垦成大片稻田。这些农舍水田,不仅与颐和园皇家园林景观遥相呼应,相映成趣,而且起到涵养昆明湖水源的作用。由此可见,颐和园的园林环境与周边湿地生态是紧密相连的,是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声。但是,在整治颐和园周边环境时,人们由于不了解湿地生态的重要性,稻田消失了,土地硬化了,修建了柏油路和高楼,自认为没有伤害颐和园园林景观,实际上已经破坏了颐和园的整体生态环境。现在,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恢复颐和园周边湿地的重要性,开始筹划湿地的修复和利用南水北调契机,恢复昔日的高水湖和养水湖。
可喜的是,围绕北京湿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批专家学者脱颖而出。我们衷心希望,每个北京人都来关心湿地建设,使北京真正成为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城市。
注释:
[1]什刹海研究会,什刹海景区管理处.什刹海志[Z].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