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应与证券适度对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与论文,银行论文,证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实行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银行的证券业务(主要是股票业务)被完全剥离。但在此期间,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却向证券领域大肆渗透,形成了所谓的合业经营格局。分业经营虽然有助于防范金融风潮的发生,然而却导致了银行竞争力的持续下降,最终可能成为银行长期风险的隐患。随着中国加入WTO,面临全能型的外资银行大兵压境,中资银行若依然不能适度开展证券业务,其发展前景难料。
分业经营削弱银行竞争力
从资金供应方来看,按其对资金安全性或资金收益性的偏重,其金融需求可分为保值需求和增值需求。传统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保值需求,这是由金融的本源决定的。金融活动的最初起源是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之间的简单的资金融通。在这一阶段,社会资金的供应主要来源于表现为节衣缩食后的少量结余的居民储蓄。这种储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将来某种特定的“生计”需要,因而对安全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流动性尤为倚重,对收益性却并不强调。对于这样一种保值需求,传统的银行存款业务无疑能予以充分满足。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人均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而资金的保值需求居于主流。这正是中国长期以来只有银行这样一种惟一的金融机构的根由。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形成的整个社会收入的不断提高,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积累了较为可观的“闲散”资金。这种资金与“生计”需要无关,故而具有强烈的逐利特性。由此形成的金融需求显然属于增值需求。在现代金融领域,由于人们的收入增长正在不断超越一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资金的增值需求的上升速度自然会远远超过保值需求的上升速度,从而成为金融需求的主流。
从西方国家的现实情况看,随着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投资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基金理财方式的进一步规范和成熟,人们纷纷增加自己持有的非存款金融资产,促使银行的储蓄资金大量分流,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濒临枯竭。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份额不断被非银行金融机构蚕食,这正是金融需求由保值需求为主向增值需求为主转变的结果。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西方各国政府为了避免整个银行业被彻底挤压出局,转而为商业银行办理证券业务大开绿灯。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也急剧增加。尽管由此带来了居民储蓄的猛增,但流向股市的资金的增速更是令人吃惊。据此可以推断,在中国,增值需求也在逐步成为金融需求的主流。换言之,尽管银行储蓄的绝对数仍然会迅速上升,但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其相对数却会渐次出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倘若中国的银行业只能被迫局限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这样的狭小范围内,那么银行业的生存将会变得岌岌可危。可见,尽管限制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的初衷是为了防范金融危机,但结果却仅仅是延缓了危机,其代价是削弱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由此埋下了更深层危机的隐患。
直接融资“蚕食”银行信贷
资金需求方的金融需求同样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呈现明显的变化。以企业的金融需求为例,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也愈加强烈。与银行借款相比,发行证券,尤其是股票以筹措资金的成本显然要低得多。股票融资不仅可以免却偿付期限和支付利息的强制性约束(股息的支付毕竟取决于公司本身,更确切地说是取决于公司股东),甚至还不必偿还本金。即使是债务融资,企业也逐步转向了发行债券的方式。金融证券化的趋势使得企业的金融需求更便于通过直接融资得到满足。从全球来看,进入90年代后,资金流动已从银行信贷为主转向了证券化的债务工具。
随着直接融资规模的持续上升,融资成本也越来越低,使得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进一步转向证券市场得到满足,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期限结构的短期化,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与盈利性因此恶化。同时,随着优质客户不断脱离商业银行,其客户质量也持续下降。由于银行的资金不能根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按照有利的投资组合进行运作,这就使得银行的盈利空间缩减,风险不断积聚。
金融需求的变化会使整个社会对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的需求相对下降,银行业继续赖以生存的惟一出路是与证券业部分对接,适度经营部分证券业务。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主要风险在于用客户的存款购买股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关键是在其间构筑牢固的防火墙。因此,金融监管机构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规、技术和控制手段以构筑一道防火墙。在这样的前提下,允许银行经营股票的代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乃至资产管理业务并不会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性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