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翊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国土资源局 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对土地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占补平衡,确保数量质量双到位;但是也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加之土地时间、客观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比较多且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1导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土地整治工作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主要手段,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土地整治项目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工作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时会影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效果,所以应提出一些切实的解决办法。
2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
2.1.1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标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土地整治工程所遵循的设计标准是2000年颁布的一项制度,即《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年代久远的政策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需求,而且这项政策标准很显然缺乏对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考量,如果全国范畴内的项目均按照这项标准来进行的话,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1.2专家论证会流未达预期
土地整治项目在设立之前都会有交通、水、林、农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把关,其目的就是确定项目的可操作性,并提出具体建议,但是由于群众意愿、用地纠纷、部门之间的要求不一、缺乏村庄规划等原因,这种论证的形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2.1.3群众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
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并得到群众的支持、配合是做好规划设计的关键,而规划设计成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施工,但因宣传还不够到位,群众对项目建设内容、目的意义不够了解,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配合度还不高。
2.1.4土地开垦后备资源匮乏
广西地处山区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地开垦后备资源严重匮乏,要通过实施土地开垦项目补充耕地工作难以持续,年度补充耕地任务量难以完成。
2.1.5项目申报时间长、程序多、工期紧
土地整治类型项目按程序完成前期工作至少要耗时6-8个月或更长时间,导致一些项目施工期压缩到只有三个月期限,并且往往错过有利的施工季节,造成延期完工,以至于年度任务要求在一年内考核完成就相当困难。
2.1.6规划设计报告内容不科学、不客观
规划设计报告中涉及到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当下环境中,多数是语焉不详,交代不清,针对一些专业的问题,例如有关技术经济问题,缺乏详细的论述和透彻的研究分析,这种不理性的规划设计报告实际上是不具备可实施性的。
2.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过程中缺乏科学性
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其意义和目的的充分认知。部分地方规划目标不明确,落实措施不得力;规划整合性不强,土地整治没有与扶贫、旅游、交通、水利、电网、林业、农业等相关规划很好的衔接,“统”的功能不够;规划深度不到位,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要求,有的只有片区规划,没有全区域整体建设规划;规划落实不够,项目随意性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土地整治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高
土地整治、土地开垦、耕地提质改造、土地复垦项目和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项目同步展开,交错交叉进行,工作量大、要求高、时间紧,整理中心技术力量薄弱,尽管各级领导给予了极大支持帮助,中心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但工作开展中仍难免顾此失彼,部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不理想,离领导和有关要求仍有差距。在现阶段,从事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的人员,其基本的业务和技能尚不熟练,实际上这项岗位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胜任的,这需要懂得水利、林业、农业、土地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保障土地整治项目顺利进行下去,但是现在专业的技术队伍尚未建立起来。
3构建完善的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制度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制度主要包含进度管理、施工管理、资料管理三个方面。具体来说,为了确保土地整治项目能够如计划般完成实现,项目主管单位就要积极联合项目编制单位等其它相关参与方共同构建并实施统一的土地整治项目进度管理体系。而在施工管理方面,就要严格依照国家或地方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生产责任制,将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管理人员身上和一线工人身上。需要注意的是,同时也要重视起来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只有在有比较完备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之下,才能正式开始施工,并且没有经过检察的安全设施也不能够应用到施工中。而在资料管理方面,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大部分土地整治项目都存在一定的资料不足、管理混乱等情况。究其原因,乃是当前我国对土地整治项目相关资料的管理对人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就需要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借助制度的稳定性、持续性来更多地将对资料的管理回归到资料本位视角。具体来说,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中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各个工作领域的相关负责单位,都要做好各自职责范围之内相关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并且还要及时将其移交给土地整治项目的承担单位,履行相应的审核签字手续。
3.1强化项目检测评价体系建设和执行
对于土地整治项目中科学而严密的检测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实施检测包括对社会影响、财务进度、工程进度、采购进度的检测,其中检测主要包括对安全、水资源、土壤、环境的检测。所以应重视检测工作,增加检查的次数,并且填写完整的项目进度报告,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经济效益等。
3.2强化项目资金审批的管理
对于项目资金在使用上并不是无偿的,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资金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和制度进行,以保证专款专用,还应该加强财务的手续和流程的规范,以保证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贯彻落实。
3.3制定实施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审计等资质相应的管理法
对于参与计、施工、验收、审计等单位,现在还没有专业资质的要求,导致从业的单位人员素质、真实性、科学性、严密性、规范性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这些从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得这些从业单位、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毫无危机感还应该对设计、审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招投标评分制度及标准规范进行制定,选择有能力的投标单位,防止出现承揽以后转包的情况,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的用在项目上。
3.4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工作需要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就要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总的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借助新闻等形式向工程管理人员宣传那些比较简单的土地整治项目知识。同时开设培训班,向工程管理人员讲授那些比较深奥的土地整治知识,传授土地整治技能。
4结束语:
总之,中国虽然是一个领土大国,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人均占有量少,有效使用的土地很少,这就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治和管理,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的使用,土地整治需要社会、政府、施工单位等共同的努力,只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各级部门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才可以使中国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问题逐渐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奇格.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城市地理,2016(20):25-26.
[2]蒋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6(22):5-6.
[3]王维娜,李峰.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38-39.
论文作者:黄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土地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