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用国产尿激酶150万单位,经静脉冠脉再通疗法,观察临床疗效、副作用及病死率。结果? 35例获得再通,冠脉再通率为63.3%,9例未发生坏死性Q波,住院病死率(5周)为7.7%,轻度出血为13.4%,无内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疗效可靠,安全而副作用小,使用方便,而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应用。
关键词? ? 心肌梗死 ? 尿激酶? ? 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缺血心肌重获灌注,已成为临床上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经皮穿刺冠脉再通受到许多条件限制,不能紧急广泛应用。经静脉冠脉再通简单易行,在急诊室便可立即进行成功的治疗[1]。本院采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的条件 ? (1)持续性胸痛≥30min,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2)相应两个或多个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3)发病≤6小时者。(4)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5)年龄≤70岁。70岁以上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根据梗死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6)无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禁忌症。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有适应症而无禁忌症的入院病人52例,男41例,女11例,年龄39-71岁,平均59岁。按WHO1979年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5例,前壁3例,前间壁11例,下壁13例,下壁加前间壁7例,下壁加正后壁3例。其中并发心源性休克3例,心脏骤停1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衰2例。
1.2 ? 药物使用方法及剂量(1)将尿激酶150万u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100m15~10%葡萄糖液体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2)尿激酶滴完1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小时1次,持续3~5天。(3)用尿激酶同时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150~300mg,以后每日150~300mg,3~5日后改服50~150mg,出院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1.3? ? 监测方法及项目(1)症状及体征:经常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及减轻的程度,仔细观察皮肤﹑粘膜、咳痰、呕吐物及尿中有无出血征象。(2)心电图记录:溶栓前做12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后3小时内每半小时复查一次12导联心电图,以后定期做全套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严格固定[3]。(3)用肝素者监测凝血时间。(4)发病后6小时每2小时抽血测定CK或CK-MB1次。
1.4? ? 溶栓后再通指标(1)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注尿激酶开始后2小时内,在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降≥5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胸痛自输入尿激酶开始后2~3小时内基本消失。(3)输入尿激酶后2~3小时内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者下壁梗塞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4],窦房阻滞伴或不伴有低血压。(4)血清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小时以内或CK16小时以内。
具备以上4项中2项或以上者判定再通,但第2与第3项组合不判定为再通。
2? 结果
临床疗效:52例急性心肌梗死中35例静脉溶栓成功,再通率为67.3%。胸痛基本消失23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16例。CK峰值前移28例,于发病后15小时内出现;ST段迅速回降28例,于用尿激酶后2小时发生。有9例未出现梗死性Q波。不良反应:6例静脉穿刺部位皮肤瘀斑,2例黑便,经用止血药后消失,无内脏大出血及出血而死亡者。死亡率:死亡4例,病死率为7.7%。其中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难治性泵衰竭1例,猝死2例。4例均为静脉溶栓血管未通者。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经过几十年来认识的反复,已公认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并粘附、聚集、血栓形成,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正确的认识带来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进展,溶栓治疗是疏通冠状动脉的最佳选择,是80年代以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大突破,急性心肌梗死后进行溶栓治疗可使心肌梗死的相关闭塞冠脉血管再通,恢复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不但可改善急性期预后,也可改善长期预后。尿激酶有激活微血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对血栓表面及内部均可起溶解作用。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5],再通率为67.3%,其静脉溶栓再通率和国内报告再通率73.5%相近。本组再通的35例中有28例心电图在用尿激酶后2小时内抬高的ST段下降>50%,CK及CK-MB峰值时间提前是判定再通较为可靠的指标。本组尿激酶试验用量均统一在150万u,仅6例静脉穿刺部位皮肤瘀斑,2例黑便,无内脏大出血及出血死亡者,提示此剂量是安全的。住院死亡率(5)周⒎7%,死因为猝死2例,心源性休克1例,难治性心衰1例。4例死亡者均为静脉溶栓血管未通者。通过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认为该方法疗效可靠、安全而副作用小,使用方便,而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廖国清.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7)
[2] 杨兴生,孙静平. 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进展(上)[J]. 中国医刊. 2004(07)
[3] 王忠云.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 吉林医学. 2013(29)
[4] 姜巍.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5)
[5] 陈吉汉.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07)
论文作者:马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尿激酶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静脉论文; 溶栓论文; 小时论文; 心电图论文; 胸痛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