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惠民项目跨越发展论文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跨越发展论文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跨越发展

孙大志

【摘要】 发展文化惠民项目益于助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保障民众文化权益。但就目前来看,文化惠民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了一些因素的阻碍。为此,需科学分配资金、丰富内容形式、加强人才建设,加快文化惠民项目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 文化惠民项目 文化需求 文化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经济转型不断加速,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这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展文化惠民项目益于助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保障民众文化权益

发展文化惠民项目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科学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使得我国经济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产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民众的精神文化消费水平也随之显著提升,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强烈,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发展文化惠民项目,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刺激民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从而助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其二,药物质量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监测药品进购渠道,确保药品质量,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如今药品市场当中造假药材很多,因此对中药真假进行准确的辨别,是保证药物质量的主要方式,因此采购人员需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对于变质或者发霉的药物需及时进行清除,避免调配人员使用不当危及患者健康,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在当今社会当中,有很多人在利益的趋势之下,不惜任何代价制造假冒伪劣药品,该种情况对患者临床治疗会产生严重影响。比如橘红或者白菊花药材,若发生变色情况,患者使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当中药物质量问题占总比25%。

发展文化惠民项目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民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文化的独特作用得到凸显,其内含陶冶情操、缓和情绪的功能,利于引导人们提升道德素质与文化素养。因此,通过发展文化惠民项目,民众可以享受到质量更优、水平更高的文化大餐,从而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营造出友善互助、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在新零售的趋势下,注重消费者互动性和情感的场景化营销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所谓场景化营销,是基于线下门店销售功能做出的延伸,指品牌针对消费者在具体现实场景中或虚拟场景中所具有的心理状态或需求而进行的营销行为,简而言之,便是以场景激发消费者购物欲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发展文化惠民项目有助于促进城乡公共文化的协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这种不平衡、不协调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体现在文化层面。此时,通过发展文化惠民项目,使得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势必有助于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层次,从而促进城乡间公共文化的协同发展。

发展文化惠民项目有助于保障民众的文化权益。当今,民众对于高层次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对于自身权益的诉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同时也希望维护自身的文化权益。然而,当前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民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民众的文化权益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发展文化惠民项目,有利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之成为民众获取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平台,能够有效保障民众的文化权益,从而提高民众的道德文化素养,促进民众的全面发展。

智能机械加工技术,即通过提高加工单元及其组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追求产品加工整体过程的最优化。由于机械加工技术在产品制造中的主流基础地位,因此,智能机械加工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支撑。

科学分配资金,有效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为了给群众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各地方政府有必要科学分配资金,将更多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用于发展精品文化项目,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以及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从而推进文化惠民项目的快速发展。其一,可着力发展一批精品文化项目。各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的群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精品文化项目,凸显群众文化的特点,形成带动作用,着力将本地文化项目打造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文化项目,为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奠定基础。其二,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数字化已逐渐成为文化资源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快构建公共文化信息中心,完善配套电子设施。注重确保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全覆盖,与教育网、政务网等实现资源共享,融合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拓展服务、远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使得群众能够随时享受优质的数字文化服务。其三,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就大部分群众而言,前往公共文化场馆是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途径之一。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公共文化场馆分批、有序实现免费开放,及时更新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内容,确保群众可以体验到最新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丰富内容形式,确保文化惠民项目始终与时俱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因此,各地方政府有必要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内容与形式,确保文化惠民项目始终与时俱进。第一,深化区域文化合作。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合作洽谈会,引导不同地区的各类型文化企业或机构进行对接、深化合作,为各个地区的群众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例如,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青海省群众艺术馆、内蒙古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贵州省文化馆联合主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摄影作品巡回展,使得五省区市群众观赏到了具有不同地域风情的文化作品,此举为丰富文化惠民项目的服务内容提供了新思路。第二,深化国际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深化国际文化交流,无疑能够为我国群众带来内容更具多样性的文化服务。例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影展单元的参赛影片数量从2015年开始逐年递增,这使得我国群众接触到了更多高质量的电影。可见,国际文化交流对于丰富文化内容,推动文化惠民项目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第三,借力“文化+”发展文化惠民项目。各地方政府可以尝试构建“文化惠民项目+创意”“文化惠民项目+科技”“文化惠民项目+金融”发展新格局,加快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创意、科技、金融等业态的融合,为文化惠民项目注入新元素,持续丰富文化惠民项目的内容形式。这些举动有利于推动文化惠民项目的绿色崛起与跨越发展,为群众提供内容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多元的文化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加强人才建设,为文化惠民项目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任何文化服务的供给都需要依托人,若缺乏人才支撑,文化惠民项目往往流于空想。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当加快培养群众文化事业人才,着力引进关键、特殊人才,提升人才选聘过程的透明度,为文化惠民项目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一,文化惠民项目的发展,需要真正热爱群众文化事业、文化专业能力卓越的人才来推动。在过去的群众文化事业人才培养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寄希望于通过简单的几次培训与实践,培养出符合文化惠民项目发展要求的人才。然而,多年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经验表明,唯有在加强培训与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挑选出真正热爱群众文化事业的人才。同时,保障人才的各项待遇,使得真正热爱群众文化事业的人才更愿意坚守群众文化事业,从而为文化惠民项目发展做贡献。第二,着力引进关键、特殊人才。文化惠民项目的发展不仅要求优化文化服务,还需要文化创新。因此,在发展文化惠民项目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办法和规划,加强对关键、特殊人才的吸纳,将不同的文化门类纳入文化惠民项目中,将那些群众不够熟悉但却具备深刻内涵的文化引入公众视野。第三,提升人才选聘过程的透明度。选聘过程的透明度可能直接影响选聘结果,进而影响文化惠民项目的发展。因此,在文化惠民项目人才选聘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应当本着公正透明、优中选优的原则,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使得更多真正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的群众文化事业人才能够有机会、有舞台参与文化惠民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高文华:《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文化平衡充分发展——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图书馆建设》,2017年第12期。

②姜雯昱、曹俊文:《以数字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供给:实践、困境与对策》,《求实》,2018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 G249.27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责编/周小梨 美编/王梦雅

标签:;  ;  ;  ;  

推动文化惠民项目跨越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