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尾巴》为例
罗 琳
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六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喜欢新鲜事物,注意力难集中。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一年级老师的一个难题。情景教学顺应了一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综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投其所好”结合课文本身精心设计虚拟的故事情境和教学环节,让学生融入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教学方法。本文将以《比尾巴》为例——简析情境教学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学习
一、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一年级,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刚入学的孩子对于小学生活充满着幻想,很多规则还没有形成,学习习惯也尚未养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特别强,喜欢新鲜、活泼、赋予变化的事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关注,对于身边事物的记忆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他们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极易受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影响。基于这些原因他们的听课效率较低,很多孩子常常游离于课堂之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一年级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唤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模拟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自主的去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二、情境教学是什么
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 根据文本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 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小荷才露尖尖角---瑞金小语工作室”将情境教学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广泛的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上,而一年级语文对于刚入小学适应阶段的儿童来说更为适用。
三、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一方面适应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本身喜欢玩耍、游戏、天真活泼的一年级孩子想去学、主动去学。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景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将文中的重点内容或环节,与生活中或自然界的一些事物进行关联再创造,为学生营造一个逼真、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化身为故事中的一员参与其中,紧紧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避免了学生不适应小学课堂形式、上课规则等,出现上课分心的现象,提高了听课效率、学习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景教学是基于孩子不能持久的专注于课堂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结合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等心理特点,将知识与情感进行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孩子们在情景活动中,积极性被激发,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知识,完成任务,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整个世界。”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一个老师创造的虚拟环境之中,在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情景中的事物之时,将文本的内容、知识点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纳知识,通过想象拓展文本内容知识,丰富内心世界,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从而锻炼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案例简析情境教学在课堂中怎样应用
情景教学要求老师要学会做“编导”,会根据文本编故事,用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内容、情节,贯穿课堂,深入学生的心中,让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老师塑造的角色之中进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潜能。我以指导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比尾巴》一课为例,简析怎样在课堂中运用情景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尾巴》是一首对话式的儿歌,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其富有儿童情趣。在课程设计时我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在孩子眼中,动物是他们的最爱。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将整个阅读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很多的角色体验,既是一个阅读的小学生,同时又是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观众、一个小裁判、一个小记者,使整堂课在一个轻松、愉快地环境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首先,是激情导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情景导入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教师可以利用谜语、音乐、图片、语言等方式导入学习内容和主题。一年级的小孩子天真无邪,喜欢幻想,喜欢漫画,他们都会以为动漫世界里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一些故事情景,先领着他们走进情景中,再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任务。“小朋友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藏着许多非常非常可爱的小动物,想看一看吗?用你们最响亮的声音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小动物的名字、图片)这些小动物们今天要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还邀请了我们一(5)班所有的小朋友做小裁判呢,要比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课题)”孩子们参与其中,轻松、愉快的氛围开始了学习任务。
其次,巧妙的环节设置,游戏内容必不可少。在课堂中如果能将情境融入每一个环节的设置中,更是锦上添花。做做小游戏,就可以让孩子跟着情境的内容顺着老师的知识点设置,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接受知识。在《比尾巴》一课中,紧紧围绕动物王国的比尾巴大赛的比赛流程,运动员点名—激烈的比赛—裁判评奖、宣读奖项、颁奖牌、记者招待会,三个主要的环节分别完成字词的复习巩固、朗读的指导、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和儿歌背诵的任务。环节设置层层深入,紧密联系,充满童真童趣。以“裁判评奖—朗读奖项—给动物颁发奖牌”这三个环节为例,评奖时的朗读,可以增强孩子们对比赛的参与感,同时也能了解孩子对文中字词的掌握程度,朗读文段的情况,不仅能认识动物们尾巴的特点,而且整个过程孩子们非常开心,对课堂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朗读奖项的环节,反复朗读是对课文巩固最有效的方式,但多次的朗读也会让孩子们感到疲累,所以设计时多种形式的朗读尤其的重要。师生之间、小组之间、拍手等形式的朗读,既能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也能让孩子们越读越开心、越读越想读,同时加深对儿歌的记忆。按照比赛情境的设置,小组比赛结束,公布比赛结果,召开记者招待会。比赛流程清晰,孩子们好像真的亲身参与了一场比尾巴大赛。还做起了小记者、采访赛事的裁判。多个角色的转换,有了这么多的表演的机会,让孩子们开心不已。读起来、背诵起来也更加卖力了。这些既是课堂环节,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既学到了知识,又游戏其中。
最后,教师的语言——导语和评价也尤为重要。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起着“织梦师”的作用。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教师的语言必须细化,简洁明了,句句斟酌。老师也要始终投入在自己创设的情境,在评价学生的发言或朗读时,不仅要避免打破自己所创设的情境,更要用情境中的角色和语言来增添真实效果,让虚拟的故事更加的逼真。比如,《比尾巴》中复习词语的环节,学生读完后,老师评价“读得真准!小猴子都忍不住要来给大家鼓掌了。可是,它被一条河挡住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大家读对一个词语,就能帮他前进一步,读完所有词语,他就能顺利的过河。下面请坐得最端正的小组先来帮它。”老师的导语设置就抓住了学生爱护小动物和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心理,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读词语的积极性。在评奖、颁奖环节,有个孩子把“兔子的尾巴短”读错了,教师引导孩子朗读时要仔细,可以说“做裁判可得认真,评错奖项,我们的小动物可要伤心了。”读对了老师可以评价“代兔子谢谢你,小裁判。”老师的评价语紧贴情境设置中的小动物,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才能学好知识。而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学习、乐于学习。情景课堂中,老师也往往“身兼多职”,既是心理分析师、编剧,在备课时就要提前分析孩子们学习程度、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等的特点,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投其所好”结合课文本身精心设计情景和教学环节;又是导演、演员,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既把控着课堂全局,又充当着情境中的重要角色,用自己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情绪,时时调节整个课堂的氛围,让课堂的每一环节流畅、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晓东. 小学生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蒋秋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 年.第1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版
论文作者:罗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孩子们论文; 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情景论文; 孩子论文; 尾巴论文; 课堂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