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姚秀娣[1]2016年在《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质疑与求异,注重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李静[2]2009年在《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中认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才能够进行创新,国家拥有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加快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焦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的非常重要。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大胆创新,进而具备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陈伟秀[3]2002年在《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中认为时代呼唤有创造力的人才,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以培养人为己任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教育也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任。然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仍有待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系统地探讨,以便探讨出方便有效的理论体系。 全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叁部分。前言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内涵。正文分叁个部分,分别论述了右脑的开发,创造性思维中几种重要的思维的培养,即发散思维和复合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培养,论述了创造性个性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培育中,右脑的开发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奠定物质基础,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突破,而创造性个性的培养为创造性思维提供非智力因支持。这叁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为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因素。

姚杏春[4]2008年在《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单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龚晓林[5]2005年在《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忽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给我们提出了重视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入手,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结合国内外先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教学中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 全文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论题重要性的认识。主要从审视语文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创造力以及体悟语文教学的性质叁个方面入手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其培养的具体内容。从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角度,对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及其特点进行尝试性的归纳整合。在区分与其它思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内容。 第叁部分,主要探讨了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及其途径。 第四部分,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对策思考。这主要是从操作的层面上,即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上加以探索,这是本文写作的重点,分四个方面来论述:首先,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要有教材、教师、学生叁个方面的先期准备,因为这是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叁个必要要素;其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疑(质疑)”“议(争议)”“求(求真)”叁个环节,力求在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中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第叁,阅读教学中试图在思想、教学、学习方法叁个维度上探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四,尝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五部分,批判性思维培养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主要是在第一、二、叁、四部分的基础上,针对其可取之处,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有益启示,以供借鉴。

彭榕华[6]2002年在《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文中认为知识经济呼唤创造型人才 ,创造型人才呼唤创造性教育 ,作者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对如何结合课内教学 ,拓展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韩静[7]2011年在《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文中提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不时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那么

郭文戟[8]2010年在《论语文教学中思维的独立性与广阔性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在不断地创造中发展,没有创造就没有发明,没有发明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一种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一种必备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职责。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学富五车的两脚书柜,而是富有创造思维能力的开

贺岳[9]2012年在《论语文教学中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一直是语文界重视的教育目标。高考《考试说明》中"写作"部分"发展等级"一项对考生的大胆合理的想象更是作了明确要求。教师的教学可根据这一要求,充分利用语文这个大课堂,从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入手,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周丽[10]2001年在《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我国在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由此,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作为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地应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一伟大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学现存在不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围绕语文教学的现实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寻求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是本文的主要意图。 论文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导论。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和应试教育的危害两个方面,说明提出本课题的背景与缘由,并对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概念作出界定。 第二部分,语文教学扫描。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学主义的极端发展与应试教育的危害,使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课堂教学效率偏低,语文教材与教参偏离了培养健康思想的目标,造成语文教学过程的模式化。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教育思潮的干扰,尤其与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模糊有关。 第叁部分,围绕着语文的审美化教学对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教育具有发展人的素质和改变人的状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语文教育首先要符合教育的目的,以“开发心智,培养个性,建构理想” 为目标,而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教育具有叁大功能:知识教育功 能、道德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文课文是内容 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语文课文是艺术美的集中体现。有实施审美化教学的 物质基础。 第四部分,探讨语文教育、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语文的审美 化教学能陶冶人格、开启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德育、提高审美素养,促使人 的素质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耍基地。尤为重要的,是语文的审美化 教学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提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 第五部分,结束语。语文教学活动是实行审美化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语文教育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是半个世纪未能很好 解决的问题(叶圣陶语)。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语文教育要和其他学科一起,共同探索,共同努力,来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姚秀娣. 成才之路. 2016

[2].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李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3].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 陈伟秀. 湖南师范大学. 2002

[4].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姚杏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

[5]. 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 龚晓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05

[6].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彭榕华. 南平师专学报. 2002

[7]. 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韩静. 新课程学习(中). 2011

[8]. 论语文教学中思维的独立性与广阔性的培养[J]. 郭文戟.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

[9]. 论语文教学中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J]. 贺岳. 考试(教研版). 2012

[10]. 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 周丽.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标签:;  ;  ;  ;  ;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