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段注”中“延伸法”的探讨_普遍联系论文

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规律”论述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述论文,说文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说文段注》或《段注》)不仅具体论说与总结了古汉语词义引申的系统性(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2期:《对〈说文段注〉有关“引申的系统性”论述的整理研究》),而且具体论说与总结了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

之所以说《段注》论说与总结了古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有两个方面的证据:

第一,《段注》在分析词义引申现象时大多作出明确的断语,采用统一的表达格式。通过断语和表达格式既揭示某义项与由它引申出的新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概括这种引申的普遍性。

第二,《段注》分析了大量例证,每一类引申的例证至少在十个以上。

具体说来,《段注》论述与初步总结了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六条规律。

一、动静转移引申

动静转移引申,指表示动作的词义转移引申为表示名称、性质、状态的词义。反之亦然。

(一)作出断语,揭示动静引申的内在联系和普遍性

《说文·六上》:梳,所以理发也。《段注》:器曰梳,用之理发亦曰梳。凡字之体用同称如此。(《段注》第2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简称258,下仿此。)

“凡字之体用同称如此”是《段注》对动静引申作出的断语。“体用同称”揭示了引申前后两个义项的内在联系:表示名称的词义与表示动作的词义相互转移引申时,仍用同一个称谓。

段氏的断语用“凡”来概括,是有深意的。

《说文·十三下》:凡,最括而言也。《段注》:皆聚括之谓。举其凡,则若网在纲。杜预之说《春秋》曰:传之义例,总归诸凡。凡之言泛也,包举泛滥一切之称也。(681)

《说文·叙》:凡仓颉已下。《段注》:凡者,最括也。最括者,都数也。(760)

段氏认为,“凡”是概括“都数”(总数、大多数)的用语。用“凡”为“体用同称”现象下断语,意在揭示动静引申的普遍性。“举其凡,则若网在纲”,段氏正是通过分析大量例证,才总结出了动静引申的规律。

(二)分析大量例证,采用统一的表达格式,具体说明动静引申的普遍性

1.段氏分析的表示动作的词义引申转移为表示名称的词义的例证

①《说文·七下》:客,寄也。《段注》: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341)

②《说文·八下》饮,啜也。《段注》:水流入口为饮,引申之,可饮之物谓之饮。(414)

③《说文·十三上》:缚,束也。《段注》:引申之,所以缚之之物亦曰缚。(647)

④《说文·十四上》:料,量也。《段注》:量者,称轻重也。……引申之,凡所量度豫备之物曰料。(718)

⑤《说文·二上》:牵,引而前也。《段注》:引申之,挽牛之具曰牵。(52)

⑥《说文·五下》:糊,寄食也。《段注》:寄食曰糊;引申之义——《释言》糊饘也是。(221)

⑦《说文·五下》:餐,吞也。《段注》:餐犹食也。……引申之为“人所食”。(220)

⑧《说文·九上》:令,发号也。《段注》:发号者,发其号呼以使人也。……引申为律令,为时令。(430)

⑨《说文·五下》:饭,食也。《段注》: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220)

⑩《说文·九下》:砚,滑也。《段注》:按字之本义为后滑不涩。今人研磨才曰砚,其引申之义也。(453)

2.段氏分析的表示名称、性质、状态的词义引申转移为表示动作的词义的例证

(11)《说文·六上》:杷,收麦器。《段注》:杷引申之义为“引取”。(259)

(12)《说文·五上》:,涤器也。《段注》:此字从皿,故训涤器。……《易》曰:八卦相。《左传》:震播越。皆引申之义。(213)

(13)《说文·八下》:履,足所依也。《段注》:引申之训践,如“君子所履”是也。(402)

(14)《说文·九下》:磨,石硙也。《段注》:引申之义为研磨。(452)

(15)《说文·五下》:食,集米也。《段注》:引申之,人用供口腹亦谓之食。(218)

(16)《说文·十四上》:铩,铍有镡也。《段注》:镡,剑鼻也。……《淮南》书曰:飞鸟铩羽。许注曰:铩,残也。《左思赋》亦曰鸟铩羽。此等铩字乃引申之义。(706)

(17)《说文·十四下》:陷,高下也。《段注》:高下者,高与下有悬绝之势也。高下之形曰陷,故自高于下亦曰陷。义之引申也。(732)

(18)《说文·十一上》:清,朗也,澄水之貌。《段注》:朗者,明也。引申之,……凡人洁之亦曰清。(550)

(19)《说文·十三下》:,涂也。《段注》:涂泥可以附物者也。故引申之,用以附物亦曰涂。(686)

②⑩《说文·十三上》:洁,麻一端也。《段注》:引申之,围度曰洁。(661)

从以上例证看出,段氏分析动静转移引申时,采用的统一的表达格式是:某引申之亦曰某。这一表达格式与他作的断语“凡字之体用同称如此”是相互配合呼应的。体用(即“静动”)同称,所以虽然已发生转移引申,但是词的名称(也表现在字形上),却不改变。

二、物人转移引申

物人转移引申,指表示物的词义转移引申为表示人的词义。反之亦然。

(一)揭示“以物移人”转移引申的普遍性和内在联系

段氏注意到,《说文》全书对于物名和人名是加以严格区分的。例如:

①《说文·八下》:尾,微也。《段注》:人可言尸,禽兽不得言尸也。凡全书内严人、物之辨每如此。(402)

严人、物之辨,就是严格区分人名与物名的含义与使用的界限。这是《说文》全书的一个条例。例如:

②《说文·四下》:肉,肉。《段注》:《说文》之例,先人后物。……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167)

③《说文·四下》:腯,牛羊曰肥,豕曰腯。《段注》:按:人曰肥,兽曰腯,此人、物之大辨也。(173)

④《说文·四下》: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段注》:按:上文“膏”系之人,则“脂”系之禽。此人、物之辨也。(176)

⑤《说文·五上》:三字乃言牲血。此许书严人、物之辨也。(214)

⑥《说文·四下》:膏,脂也。《段注》:脂字不厕于此者,许严人、物之别。(169)

⑦《说文·四下》:臑,臂,羊豕曰臑。《段注》:许书严人、物之辨,人曰臂,羊豕曰臑,此其辨也。(169)

段氏是赞同《说文》严人、物之辨的观点与做法的,他曾强调说:

正名百物,不可紊也。”(169)

在注释时,段氏就曾把“站立”区分为:“人立曰侸”,“马立曰驻”。(467)

从实际语言材料出发,段氏对《说文》的观点作了发挥,认为在“严人、物之辨”的前提下,如果要把人名,物名加以沟通,那么——

“在人者可假以名物,……在物者不得假以名人也。”(169)例如:

⑧《说文·四下》:腴,腹下肥者。《段注》:此主谓人。……牛之腴,假人之称称之也。(170)

⑨《说文·四下》:肪,脂也。《段注》:《通俗文》曰:脂在腰曰肪。此假在人者以名物也。(169)

在处理人名与物名的关系时,中国上古的传统是:尊人,先人名,后物名。《说文》是讲本义的书,必然遵循这一传统,这就是它“严人、物之辨”的根本原因。例如《说文·四下》“臑”的解释语是:“臂,羊豕曰臑。”《段注》分析说:“不曰羊豕臂曰臑,而先言‘臂’者何也?尊人也。谓人之臂,在羊豕则曰臑也。”(169)

但是在现实中,人名与物名是密切联系的,而且,词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演变。由于受到“尊人”观念的制约,人名与物名的沟通最早是“在人者可假以名物”,也就是在假借时,只有人的称谓才可代替物的称谓,而决不能相反。可是,后来发生的大规模的词义引申却在处理人名与物名的关系上发生了飞跃。这就是:词义引申跨越了“严人、物之辨”的鸿沟,打破了“在物者不得假以名人”的禁区,物、人转移引申使得“在人者可移以名物”,“在物者亦可移以名人”,物名、人物得以相互转移了。段氏为这种引申作出了明确的断语:

《说文·七下》“家”《段注》:字义之转移多如此:牢,牛之居也,引申为所以拘罪之牢。庸有异乎?(337)

“字义之转移多如此。”这一断语的含义是:许多词义引申的情形与“牢”以物移人的情形是相同的。这样,就在阐说物、人引申的普遍性的同时揭示了引申前后两个义项的内在联系:通过同一个称谓使得表物的词义与表人的词义相互借用和代替。这种内在联系把物、人转移的众多例证归纳起来了。

(二)在分析大量例证时使用统一的表达格式

段氏在分析物、人转移引申的例证时使用的统一表达格式是:本谓人,引申言物。本谓物,引申言人。例如:

1.由“人”到“物”的转移引申

①《说文·八上》:佶,正也。《段注》:本言人,引申言马。(369)

②《说文·八上》:伾,有力也。《段注》:本谓有人力,引申谓马。(370)

③《说文·八上》:褭,以组带马也。《段注》:《百官志》注曰:秦爵二十等,三曰簪褭,御驷马者。按于本义引申之,因以为马名。(397)

④《说文·叙》“据形系联”下《段注》:“毛”谓眉发之属,“而”谓人须,引申乃用于鸟兽。(781)

2.由“物”到“人”的转移引申

⑤《说文·十上》:犺,健犬也。《段注》:本谓犬,引申谓人。(475)

⑥《说文·十二下》:好,媄也。《段注》:凡物之好恶,引申为人情之好恶。(618)

⑦《说文·六下》:溷,豕厕也。《段注》:引申之义,人厕或曰溷,俗作溷。(278)

⑧《说文·六下》:员,物数也。《段注》:本为物数,引申为人数,俗称官员。(279)

⑨《说文·十上》:駪,马众多貌。《段注》:《皇皇者华》云:駪駪征夫。传曰:駪駪,众多之貌。按:毛(亨)不曰马者,以《诗》言人也,其引申之义也。许言马者,字之本义也,以其字从马。(469)

⑩《说文·二上》:喁,鱼口上见。《段注》:喁本状鱼,引申他用。……《淮南书》:群生莫不喁喁然仰其德。《司马相如传》:延颈举踵喁喁然。皆是也。(62)

(11)《说文·十三上》:颣,丝节也。《段注》:丝之约结不解者曰颣,引申之,凡人之愆尤皆曰颣。(645)

(12)《说文·二上》:哭:哀声也。《段注》:“本谓犬嗥,而移以言人也。”段氏还归纳说:“窃谓从犬之字,如‘狡狯狂默猝猥狠犷状獳狎狃犯猜猛犺戾独狩臭獘献犹’卅字皆从犬,而移以言人。”(63)

以上例证表明,由“物”到“人”的引申用例大大多于由“人”到“物”的引申。

段氏分析物、人转移引申的大量实例时,自觉地把统一的表达格式贯串于其中,可见他是归纳了物、人转移引申的体系的。

三、因果转移引申

因果转移引申,指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存在因果的联系。引申过程或是由“因”到“果”,或是倒“果”为“因”。

(一)归纳义例,揭示因果转移引申的内在联系与普遍性

《说文·七下》:饰,刷也。《段注》:饰、拭古今字。……凡物去其尘垢即所以增其光彩,故刷者饰之本义,而凡踵事增华皆谓之饰,则其引申之义也。……凡许书之义例,依此求之,无不可得者。(360)

“饰”表示的是拭去尘垢的行为,这正是它的引申义“增其光彩”(即“踵事增华”)所以产生的原因。可见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段氏认为“饰”的“拭去尘垢”义与“增其光彩”义的关系体现了《说文》全书中因果转移引申的义例。他归纳出这一义例,就揭示了因果转移引申的内在联系。确立这样的义例,也就把握了因果转移引申的普遍性:“依此求之,无不可得者。”

(二)分析实例时采用统一的表达格式,贯串与体现因果引申的义例

1.由“因”到“果”的引申

①《说文·八下》:欠,张口气悟也。《段注》:欠者,气不足也,故引申为欠少字。(410)

②《说文·四上》:省,视也。《段注》:凡省必于微,故引申为减省字。(136)

③《说文·十一上》:没,湛也。《段注》:没者全入于水,故引申之义训尽。(557)

④《说文·十一上》:翼,翅也。《段注》:翼必两相辅,故引申为辅翼。(582)

⑤《说文·十四下》:陂,阪也。《段注》:凡陂必邪立,故引申之义为倾邪。(731)

⑥《说文·十二下》: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段注》:弭可以解纷,故引申之训止,凡云弭兵、弭乱者是也。(640)

⑦《说文·六上》:标,木杪末也。《段注》:标在量上,故引申之义曰标举。杪末,谓末之细者也。(250)

⑧《说文·七上》:多,緟也。《段注》:多者胜少者,故引申为胜之称。战功曰多,言胜于人也。(316)

⑨《说文·十上》:冯,马行疾也。《段注》:冯者,马蹄著地坚实之貌,因之引申其义为盛也、大也、满也、懑也。(466)

2.倒“果”为“因”的引申

⑩《说文·五下》:饎,酒食也。《段注》:由黍稷而炊之,为酒为食,其事相贯。饎本酒食之称,因之名炊曰饎,因之名黍稷曰饎,引申之义也。(219)

由于有“黍稷”,仍能“炊”。由于“炊”,乃有酒食,这是由“因”到“果”的过程。而“酒食”名为“饎”,由此推溯酒食使成的过程,于是“炊”、“黍稷”亦名为“饎”,这是引申转移中的倒果为因。

以上例证表明,由“因”到“果”的引申绝对地多于倒“果”为“因”的引申。

段氏分析因果引申实例时,采用的统一的表达格式是:被训释词包含某义,故(因之)引申为某义。这一格式是严格地体现了他归纳的因果引申的义例的。对上述众多实例的分析虽散见于《稷注》全书不同的注文中,但表达格式却如此整齐划一,以与他归纳的义例密切照应,这反映出段氏对因果转移引申的分析是形成了体系的。

四、正反转移引申

正反转移引申,指词义在演变中出现了本义与引申义正相反对的情形。

段氏对正反转移引申着重给予理论的说明,并用特定的表达格式把这类引申实例贯串起来。

(一)作出断语,阐说理论依据,揭示正反转移引申的普遍性与内在联系。

①《说文·四下》:副,判也。《段注》:副之,则一物成二,因仍谓之副。因之凡分而合者皆谓之副。训诂中如此者致多。(179)

“副”的本义指一物分为二份。经过引申,分而合之亦称为“副”。可知本义与引申义正好相反。段氏对这种现象作出断语:“训诂中如此者致多。”从而揭示了正反转移引申的普遍性。

正反引申为什么能够产生?段氏作了理论的说明:

②《说文·九上》:面,颜前也。《段注》:引申之为相向也;又引申之为相背之称。《易》:穷则变,变则通也。(422)

③《说文·十二上》:扰,烦也。《段注》:扰得训驯,犹乱得训治、徂得训存、苦得训快,皆穷则变,变则通之理也。(601)

④《说文·十下》:,穷治罪人也。《段注》:引申为凡穷之称。……《蓼莪》传曰:养也。养与穷相反而成,如乱可训治、徂可训存、苦可训快。(496)

比较以上三例可知,段氏认为:“穷则变,变则通”,就是“相反而成”。这是他分析正反引申时所持的理论依据,也是他揭示的正反引申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理论依据体现出来的典型例证,就是“乱可训治、徂可训存、苦可训快”。在段氏看来,穷通转换、相反相成是客观变化与人们思维之常“理”,反映到词义演变上,就是“乱可训治”这一类正反转移引申。

(二)以“治乱、徂存、苦快”作为表达格式

段氏认为“治乱”、“徂存”、“苦快”这三对两两相反的语词相互训释,是词义正反转移引申的典型例证,因而以之为统一的表达格式,在分析正反引申的实例时,大多用“治乱、徂存、苦快”加以比况。《段注》采用这一格式来分析正反引申实例有十五处之多。例如:

⑤《说文·五下》:既,小食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尽也、已也……正与“小食”相反,此如乱训治、徂训存。既者终也,终则有始,小食则必尽,尽则复生。(216)

五、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这类引申,是指表示具体事物的词义引申为表示抽象事物的词义。

(一)分析大量实例,确立常见的表达格式

《段注》谈及引申的字词条有1163条,而分析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实例的词条占三分之二以上。

对于这种引申,段氏确立了常见的表达格式:“某引申为凡某之称。”此外还有一个表达格式:“甲引申为乙。”例如:

①《说文·六上》:桡,曲木也。《段注》:引申为凡曲之称。(250)

②《说文·七上》:晰,昭晰,明也。《段注》:本谓日光,引申为人之明哲。(303)

以上两种表达格式虽有不同,但体现的引申方式是一致的,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曲木”、“日光”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词义,引申义“凡曲之称”、“人之明哲”是表示抽象事物的词义。

段氏对这种引申虽未作出断语来说明,但是这类引申实例有八、九百条,段氏又有统一的格式贯串于如此众多的实例的分析中,所以说,段氏的分析是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的普遍性的。

(二)揭示具体词义引申为抽象词义的内在联系

段氏指出,具体词义引申为抽象词义,往往要通过比喻的方式。例如:

①《说文·十三上》:纲,网纮也。《段注》:引申之为凡维系之称。《诗》曰:纲纪四方。笺云:“以网罟喻之。(655)

②《说文·十三上》:緛,衣戚也。《段注》:衣戚,衣部所谓襞。……引申之为凡戚之称。……緛以衣喻。(656)

③《说文·十三上》:络,絮也。《段注》:包络字,汉人多假“落”为之,其实“络”之引申也。《扬雄传》曰:绵落天地。以絮喻也。(659)

④《说文·一上》:瑞,以玉为信也。《段注》:引申为祥瑞者,亦感召若符节也。(13)

⑤《说文·七下》:疾,病也。《段注》:依经传多训为急也、速也。此引申之义,如病之来多无期无迹也。(348)

段氏采用“以甲喻乙”、“甲如(若)乙”的术语分析上述例证,“喻”、“如(若)”揭示了具体词义与抽象词义的内在联系:就是引申前后的两个义项指称的事物在形象特征或性质上有某种相关,能引发人们的联想,把两个义项连接起来。例如由“疾病”引申为“急速”,是因为二者在“来去无期无迹”的特点上相关。

六、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

这种引申,是指代表个别事物的词义引申为代表同类的一般事物的词义。

(一)采用统一的表达格式,分析大量实例

①《说文·六上》:柄,柯也。《段注》:柄之本义专谓斧柯,引申为凡柄之称。(263)

②《说文·十二下》:匠,木工也。《段注》:以木工之称引申为凡工之称也。(635)

③《说文·四上》:雏,鸡子。《段注》:鸡子,鸡之小者也。……引申为凡鸟子细小之称。(142)

④《说文·四下》:骸,胫骨也。《段注》:引申为凡人骨之称。(166)

⑤《说文·四上》:鸣,鸟声也。《段注》:引申之,凡出声皆曰鸣。(157)

⑥《说文·七上》:粉,所以傅面者也。《段注》:引申为凡细末之称。(333)

⑦《说文·十四上》“”下。《段注》:箱本谓大车之舆,引申之而凡车之舆皆得名箱。(723)

⑧《说文·一上》:气,云气也。《段注》:气本云气,引申为凡气之称。(20)

⑨《说文·二上》:牲,牛完全也。《段注》:引申为凡畜之称。(51)

⑩《说文·四下》:胡,牛颔垂也。《段注》:引申之凡物皆曰胡,如老狼有胡……是也。(173)

(11)《说文·九上》:颗,小头也。《段注》:引申为凡小物一枚之称。珠子曰颗,米粒曰颗是也。(418)

(12)《说文·九下》:库,兵车藏也。《段注》:此库之本义也。引申之,凡贮物舍皆曰库。(443)

(13)《说文·十上》骈,驾二马也。《段注》:骈之引申,凡二物并曰骈。(465)

(14)《说文·七下》“帑”下《段注》:本谓罪人之子孙为奴,引申之则凡子孙皆可称奴。(361)

(15)《说文·十上》:驷,一乘也。《段注》:四马谓一乘。……引申之,凡物四曰乘,如乘矢、乘皮、乘韦、乘壶皆是。(465)

(16)《说文·十一下》“雾”下《段注》:晦本训月尽,引申为日月不见之称。(574)

(17)《说文·十二上》:拜,首至手也。《段注》:拜本专谓空首之称,引申之,则稽首、顿首、肃拜皆曰拜。(595)

(18)《说文·三上》:谓,报也。《段注》:盖刑与罪相当谓之报。引申凡论人论事得其实谓之报。谓者,论人论事得其实也。(89)

上述各例,都是指称个别事物的词义引申为指称同类的一般事物的词义。段氏的表达格式是:某引申为凡某之称。他用统一的格式分析众多相同类型的引申实例,从而体现了这种引申的普遍性。

需要说明的是,段氏分析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时,采用的常见格式也是“某引申为凡某之称”。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这两种方式有相似之处,所以表达格式也有相同之处,但具体到抽象的引申还有一个表达格式——“甲引申为乙”,则是个别到一般的引申所没有的。在揭示引申的内在联系时,段氏对这两种引申的不同也作了区分:他认为个别到一般的引申是“小大分系”,具体到抽象的引申要通过比喻。

(二)揭示这种引申的内在联系

(19)《说文·五上》:,取虮比也。《段注》:引申为栉发之比。……栉者,梳比之总名也。(191)

(20)《说文·十一下》: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段注》:州为州渚字,引申之乃为九州。俗乃别制洲字,而小大分系矣。(569)

段氏关于“总名”、“小大分系”的观点揭示了由词义个别到一般的引申的内在联系。“取虮比”是指称个别物的名称,引申为“梳比”,就成为与“取虮比”同类的总的名称。“州”本义为州渚,词义指代的范围小,引申为“九州”,词义指称的范围大。可见,从个别名称引申到总的名称,从范围小的词义引申到范围大的词义,这就是“总名”、“小大分系”揭示的这种引申的内在联系。

(三)从理论上说明这种引申产生的必然性

《段注》全书在十多处论及“别”和“属”两个语词及其相互关系。“别”的词义指代个别事物、范围小的事物,“属”的词义指代同类的一般事物、范围大的事物。例如:

(21)《说文·一上》:,玉属也。《段注》:凡言某属者,谓某之类也。(17)

这就是说,是玉这个大类中的一种玉。

因而,别的属的关系,就词义而言,是词义指代的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的关系,范围小的事物与范围大的事物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含义,段氏在分析实例时作了辨证的阐说:

(22)《说文·七上》:秔,稻属。《段注》:重其同则言属,粳的稻属是也。重其异则言别,稗为禾别是也。(323)

(23)《说文·八下》:属,连也。《段注》:凡言属而别在其中,……言别而属在其中。(402)

(24)《说文·十上》“猴”下《段注》:二者可相为属而非一物。(477)

从这些阐说可知,段氏认为,指代同类的一般事物的词义汇集了指代个别事物的词义的共同点,指代个别事物的词义体现了这种共同点,而又各有其特点。共同点与特点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存在于众多事物及其词义中。共同点与特点不能等同,每个特点彼此也不能等同。人们突出其特点时用“别”指代,同时就体现了共同点;突出其共同点时就用“属”指代,同时就包含了特点。这些阐释,反映了指代个别事物的词义存在的合理性,也反映了指代同类的一般事物的词义存在的客观性,还反映了由个别引申到一般的必然性。所以,段氏有关“别”和“属”关系的阐说,是对于词义由个别引申到一般所作的较为深入的理论说明。

至此,我们对《段注》总结引申规律的情况作一归纳说明。段氏分析了每一种引申的大量实例,通过作出断语、采用统一表达格式和分析大量实例来概括与说明每种引申的普遍性,揭示与体现每种引申的内在联系,从而初步总结出汉语词义引申的六条规律:

第一,动静转移引申。内在联系:体用同称。表达格式:某引申之亦曰某。

第二,物人转移引申。内在联系:在人者可移以名物,在物者可移以名人。表达格式:本谓人,引申言物;本谓物,引申言人。

第三,因果转移引申。内在联系:本义与引申义存在因果关系。表达格式:被训释词包含某义,故(因之)引申为某义。

第四,正反转移引申。内在联系:相反相成。表达格式:此如“治乱、徂存、苦快”。

第五,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内在联系:相关比喻。表达格式:某引申为凡某之称,甲引申为乙。

第六,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内在联系:小大分系。表达格式:某引申为凡某之称。

标签:;  

“说段注”中“延伸法”的探讨_普遍联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