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创新型社团在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用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前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学生社团;创新型社团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中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目标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学生社团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新型学生社团是一群立志于某一学科、专业或某一方向研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学生群众性团体,是以其独特的专业背景和服务对象推动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共赢。专业创新型社团可以将学生的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将校园活动与职业能力相统一,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实现专业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目前社会上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果显示,凡是参加过学校专业创新型学生社团的锤炼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学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反之,在选择就业及就业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参与到专业创新型学生社团的活动中,是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快大学专业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统一的管理模式禁锢专业社团的发展。目前较多大学中,社团的管理一般采用校团委、院系学生会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方式禁锢了一些专业社团的发展。对于专业创新型社团,学校管理方面照顾不周,有时会造成外行管理内行的状况。还有管理过程中专业人员的参与度不高,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不受重视,社团内部建设混乱,活动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创新性。
2.专业指导不到位,专业管理效率有待提高。大学的专业社团在建立之初基本都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来指导社团的发展建设,但是大学的老师课程任务比较繁重,没有更多时间开展指导工作,他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给予社团指导,指导力度远远不够,这对大学生专业社团的发展和前景无疑是致命的。
3.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匮乏,活动流于形式。目前大学中一些学生对专业课认识不够,知识积累不足,社团成员中真正的专业专研者很少。另外由于一些社团的活动内容空洞而缺乏吸引力,导致社团凝聚力下降、人员流失。这在客观上抑制了大学创新型社团知识与文化的积淀与发展。使社团严重缺乏文化知识底蕴,阻碍了专业创新型社团的发展。
4.社团活动辐射面窄,重数量轻质量。现今很多大学社团的管理部门将社团举办活动的次数作为评价标准,致使很多社团出现了为了成绩而搞活动,为了活动而搞活动的现象。活动缺乏创新,没有设计,往往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内涵。导致社团无法打造自己的品牌,无法吸引更多的社团成员。
5.创新社团资金保障工作受限。目前一些大学在社团建设资金投入上不足,管理不到位,极大影响了社团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
1.创新组织管理机制,盘活社团活力。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个良好的社团,要有完善的章程或者管理规定,才能稳定有序地开展社团活动。活动不应只追求效果,既要追求活动的创新性,又要注重社团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吸收更多的对本专业感兴趣的优秀成员加入。使社团更具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使创新型社团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运行。
2.创新型社团要向学习型、专业型方向发展,要强化实践,鼓励创新。学生社团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要把所学知识在社团实践中加以深化,多思考,多创新,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水平。
3.创新型社团活动要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大学生不仅仅要在校园里完善知识结构,更应走出校门,结合社会实践,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荀子》中有言:“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止于行而后止矣。”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大学生要把把知识变成财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创新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4.拓展社团活动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活动质量。任何社团都需要借助社团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在校园内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吸引更多同学的参与。社团的活动就必须具有高质量,具备本身社团的特色。为了保持社团的长久发展,不会半途而废。就需要将创新型社团活动内容课程化、学分化,可以将社团活动与毕业学分相挂钩,从政策上督促同学们尽全力完成社团的工作。通过高质量活动的举办以及政策的保障推动学生在社团内得到有效的锻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5.提高专业指导老师的参与度。在大学的专业创新型社团中,专业老师是创新思路的主力军,学生是社团新思路的实贱者,专业老师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专业社团的发展水平。因此,学校要通过政策保障专业老师在社团中的努力和付出。将社团成果与社团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挂钩,从精神层面对指导老师进行奖励,还要从物质上进行鼓励,给予指导老师适当的奖金,从政策上保障专业指导老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6.学校重视创新社团建设,拓宽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学校加大对专业社团的资金投入,推动社团的建设。也可以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争取企业的经费资助,既可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社团共建的方式,共享学校资源,共同推进创新型社团的成长。
大学创新型学生社团是促进学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创新型社团文化工作新领域的开辟,就是促进学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高效率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现代的大学学生思维活跃,不拘于格式,善于创新,我们要抓住创新社团工作带来的新机遇,不断探索社团文化建设,迎接创新社团文化工作的新挑战。大学校园应该适时握紧这支强有力的武器,立足人才培养目标,以大学生创新型社团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创新型社团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战斗力,推动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当今大学生开辟一条走向社会的绿色通道。
作者简介:
杨春阳,男,山东协和学院2017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
张萌萌,女,山东协和学院2017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
论文作者:杨春阳,张萌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社团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社团活动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