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在新生儿与婴儿听力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应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的35例新生儿与婴儿应用ABR进行听力检测,分析总结筛查结果。结果:结果31(占88.57)例ABR检测异常,有28(占80.00%)例听阈测定为耳聋,其中有7例为轻度,8例为中度,7例为中重度,4例重度,1例极重度。结论:应用ABR对经耳声发射仪检测未通过的婴儿与新生儿进行检查,能够对听力障碍类型与程度进行了解,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听力检测;婴儿;新生儿;耳声发射仪;听性脑干反应;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084-01
新生儿、婴儿听力障碍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尽早诊断与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婴儿进行听力筛查,只有“未通过”、“通过”两个结果,不能判断听力障碍性质与程度。本院应用听性脑干反应对经耳声发射仪检测未通过的患儿进行检测,可有效检测出患儿听力障碍类型与程度,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017年在我院经耳声发射仪检测显示“未通过”的新生儿与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15例,男性17例,年龄在1个月~10个月之间。纳入患儿均于出生后2d~3d经耳声发射仪筛查结果为“未通过”。
1.2 方法
应用由美国智听公司(IHS)研制的听觉诱发电位诊断系统SmartEP进行检测,患儿在接受测试前应用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实施灌肠。均在隔音屏蔽室,于睡眠状态下实施检查。应用银/氯化银盘状电极,Cz放置记录电极,同侧乳突放置参考电极,前额Fpz接地。极间阻抗在4KΩ内,选用带屏蔽的耳机,以0.1msec短声进行刺激,在V波消失前一次刺激量为V波的反应阀,分析时间10ms,刺激重复率19.3/sec,叠加次数1024次。每个刺激强度至少重复2次,必要时重复4~8次,直到得出波Ⅰ、Ⅲ、Ⅴ或肯定它们消失。
1.3 观察指标
根据WH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听力损失标准,将听力障碍分为五级,大于90dB为极重度,71~90dB为重度,56~70dB为中-重度,41~55dB为中度,26~40dB为轻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核对,(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仅有4例完全正常,约占11.43%,有31(占88.57)例ABR检测异常,有28(占80.00%)例听阈测定为耳聋,其中有7例为轻度,8例为中度,7例为中重度,4例重度,1例极重度。 详细情况如表所示。
3.讨论
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因素较多,主要危险因素有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注射史、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等。新生儿、婴儿不同程度听力障碍会导致患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降低、表达能力欠缺以及语言困难等问题。早期对听力障碍类型与程度进行诊断,并积极实施有效的干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与康复效果。
现阶段耳声发射仪是国内进行新生儿与婴儿听力筛查的常用工具,能够获得早期听力信息。耳声发射仪具有操作便捷、快速、灵敏度高和费用低的特点,但是对ABR异常或听力障碍导致对声音的无反应不能有效区分,也不能评价听力障碍程度,这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了困难。与耳声发射仪相比,ABR具有特异性强、无损伤性的优点,同时不会受意识水平、年龄影响,能够准确、客观反映被检测者听力障碍水平[1]。ABR检查通过对听觉通路功能状态进行了解,推测脑干功能发育情况,因此能通过婴儿与新生儿ABR的异常结果推断出其脑干功能的发育情况。ABR共有7个波组成,I~Ⅶ波分别起源于听神经颅外段、听神经颅内段和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下丘、内侧膝状体和丘脑听放射[2]。ABR的形成是由各级听神经元触电后的电位,通过观察ABR各波的出现率和波形的分化程度,测量各波的潜伏期来判断听觉传导通路对应区域功能结构情况。另一方面,I~Ⅲ峰间潜伏期IPL能够对脑干听觉传导通路的下方节段的传导情况进行反应[3],Ⅲ~VIPL能够对该通路的中桥脑上方以及中脑部分传导情况进行反应[4],因此对经耳声发射仪筛查“未通过”的婴儿与新生儿进行ABR检查,通过分析ABR检查结果,能够推断婴儿与新生儿脑干功能情况,判断听力障碍是否与ABR异常相关,为临床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分析35例在我院经耳声发射仪筛查结果为“未通过”的患儿ABR检查结果,31(占88.57)例ABR检测异常,有28(占80.00%)例听阈测定为耳聋,其中有7例为轻度,8例为中度,7例为中重度,4例重度,1例极重度。该结果表明ABR不仅能区分患儿听力障碍类型,还能判断耳聋程度,分析听力障碍是感音性耳聋还是脑干听觉通路异常所导致的。需要注意的是ABR只能反映脑干听觉通路神经传导能力和外周听敏度,不代表真实的听力,ABR异常的患儿在低频区可能存在残余听力[5]。
综上所述,应用ABR对经耳声发射仪检测未通过的婴儿与新生儿进行检查,能够对听力障碍类型与程度进行了解,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海峰,刘南平,周立明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听力检测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3):267-268,274.
[2]刘芳,宋建敏,陈俊等.早产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听力检测[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8,17(1):37-40.
[3]郑波.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听力检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31-1633.
[4]刘华君.NBNA、BAEP及听力检测对诊断胆红素脑病的探讨[D].昆明医学院,2000.
[5]刘会林,牛朝诗,凌士营等.听神经瘤患者BAEP特征和术中面听神经保留情况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2):145-148.
论文作者:马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听力论文; 新生儿论文; 脑干论文; 障碍论文; 婴儿论文; 听觉论文; 患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