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技术要点论文_刘栋

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技术要点论文_刘栋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发展道路日渐开阔,如何平衡城乡发展,推动城市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海绵城市是对具有包容力的城市规模的一种简称,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发展,各地区也在积极申报和建设海绵城市。但是,由于改造步伐过快,步子迈的太大,使得海绵城市在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建设难点无法彻底清除,在技术上也缺乏科学的考量。针对目前城市在海绵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必须从城市严格规划入手,遵从相关的制度体系,解决城市现代化发展与海绵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推动城市发展朝着新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难点;技术要点

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工程的核心,对于推进国家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思路,在2015年更是再次提出城市建设要完善基础设施工程,打造海绵城市。短短几年间,海绵城市这一建设构想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追求的新目标,也是促进水文循环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城市建设思路的影响以及建设规模过快的制约,我国城市建设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建设模式、前期规划还是工程监督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找准城市定位,对海绵城市有一个新的认识,就必须做好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进行建设,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难点并在技术上予以完善。

一、海绵城市的概述

海绵城市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吸纳能力,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特点,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弹性特点,实现对雨水的吸收、渗水、净化等功能,并在旱季释放存储的水资源,维护好城市的生态平衡。

与一般的城市建设相比,海绵城市具备更突出的作用。其一,海绵城市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良好保护,打破“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思路,对降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建立循环的水资源体系;其二,海绵城市具备生态保护特点,可以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利用生态化的多项技术开展渗、滞、蓄等功能,避免出现水体污染;其三,在生态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水等的污染影响下,海绵城市能够发挥自身的建设作用,打破生态问题,通过城市道路、河道湿地等的建设,保护城市环境,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

(一)社会认知不明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水资源拥有量不足,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且雨水灾害的爆发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这样一来,我国很多地区还没有认识到雨水资源的循环作用,对海绵城市这一概念的理解也相对片面。现阶段,各城市开展积极的海绵城市申报工作,但是对其具体功效和作用还缺乏认知,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保证,建设工程相对混乱。

(二)“绿色海绵体”稀缺

“绿色海绵体”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绿地、草坪都是主要的绿色海绵体。随着近年来城市开发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开发过热,建设工程存在哄抬物价的问题,造成了“绿色海绵体”数量的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城市在建设中由于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导致湿地被占用,填湖造地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突袭式建设存在弊端和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将给城市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例如,改造道路绿化带为海绵体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支撑和安全评价,特别是在北方城市,植物品种普遍耐涝,夏季降水可能会瞬间发生,导致灾难性后果。雨水的后期净化和回用不仅成本高,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和利用率。此外,随着进一步建设和后期应用逐渐深入,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要点

要解决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突出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就必须找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技术构建海绵城市,促进城市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规划控制目标

规划控制目标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因素,具体则可以分为径流峰值控制、雨洪利用、径流污染控制等多种可选条件。由于城市建设环境、气候、水文特征等的不同,要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全面开发,就必须做好合理的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对此,要落实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职责,做好技术组合,侧重对雨水进行收集。

(二)依据投资来源,合理确定开发主体

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市政、规划、国土、交通、水务、园林等职能部门在各相关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格落实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内容。政府对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工程的投资,由当地政府筹集资金。社会投资项目由企事业建设单位自筹资金,政府可利用建设奖励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海绵系统建设。

(三)以完善的制度做支撑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与施工工作,国家应该将相关发展规划纳入重点工程之内,完善建立水资源保护政策,对雨水加以综合利用。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还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论证,以政府为主要的把关部门,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提高技术建设水平,做好综合分析。

(四)实施城市雨洪大数据系统监控

中国的海绵城市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正经历从传统雨洪管理到现代雨洪管理的转型,同样面临数据资料和技术知识的缺失。如能对雨洪流量数据实行动态监控和分析,则能倒推源头,实现点对点的控制。同时,能更客观更准确的了解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水资源收集的合理性,并能及时改进和纠正。另外,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设立专项的技术研发资金和部门,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组建一支高技术的团队。

结束语

从长远发展角度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必然会走向海绵城市,对雨水资源进行循环性使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契合改革创新和国家的发展,城市在确保城市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合理的利用自然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建立完善的海绵城市建设制度,严格遵守相关的原则,各方面密切配合,政策、财政、技术和评价体系全面到位,最终才能真正改善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充分节约和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参考文献:

[1]胡东起,陈星,张其成,蔡庆拟,湛忠宇.低影响开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7,35(04):18-21.[2017-08-02].

[2]栾勇,刘家宏.海绵城市建设中相关支撑技术简介[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6,14(05):374-378.[2017-08-02].

[3]吕红亮,于德淼,熊林.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思路与要点探讨——以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为例[J].建设科技,2016,(15):20-23+27.[2017-08-02].2016.15.002

[4]王二松,李俊奇,王文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设施及产品选择要点简析[J].建设科技,2016,(01):37-38.[2017-08-02].DOI2016.01.007

[5]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文亮,王建龙,王思思,宫永伟.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中国给水排水,2015,31(08):1-5.[2017-08-02].

论文作者:刘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技术要点论文_刘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