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郭玉红 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09
【关键词】 计免接种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97-01
计免接种工作是预防、控制和消灭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它既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面广量大、艰巨复杂的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也是一项科学性强和管理要求高的技术性工作.[1]计免接种门诊是实施这项工作的基本单位,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相应的传染病受到控制,家长防病注意力转移在安全接种上,这也是计免工作的重点和职责.如何保证接种的安全性,是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反应.根据接种室流动人员多,受种人员流量大,停留时间短,疫苗种类多,接种次数多,及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缺乏的特点,我们采取如下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护理管理措施
1.1 营造整洁干净的医疗部门形象,接种场所是疫苗接种的地方,也是接种后要观察休息的地方,其环境对受种者的心理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的接种室宽敞整洁,并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观察大厅配置有舒适的座椅, 正前方有一个电视,接种日播放疫苗相关视频,及妈妈课堂,音量控制在能听到为止.让儿童和家长在观察等候过程中获得预防保健知识.接种室周围除了张贴各种上墙的制度和操作常规、计划免疫程序,还张贴有色彩鲜艳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使儿童缓和情绪并在家长的的指导下配合接种.通过营造温馨的气氛,极大的消除了儿童恐惧的心理,使孩子们能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接种,大大提升了服务形象和质量.
1.2 合理安排接种人员,所有的接种人员都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法定周六从不休息,满足双职工孩子、及学龄前孩子接种疫苗.因疫苗种类多,孩子流动性大,逢周六或节假日接种人数更多,为此我们在法定假日安排高年资的护士负责开单和接种,调整班次,弹性排班,明确职责,以保证受种者在较短时间内安全接种上. 1.3 加强接种人员安全注射的教育1.4 随着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适龄儿童接种的疫苗种类剂次越来越多,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有从事预防接种的人员,必须取得预防培训合格证,熟悉疫苗免疫规划程序,疫苗的接种剂量、剂次,接种间隔、接种时间和接种途径等.严格执行预防操作规程,开单时进行受种者健康状况询问登记,以确认是否可以接种,接种时再次口头确认身体健康状况,由家长自报姓名并签字确认给予接种,告知受种者及监护人接种疫苗的品种,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并在现场休息观察30分针,无不适方可离开,做到从登记到接种环环相扣,加强观察、巡视,保证接种安全. 1.5 加强受种者的心理护理 接种日人流量多,特别是家长抱着孩子排队,经过咨询,登记,预检,缴费等项目,耗去相当长的时间,加上孩子的哭闹,易产生烦恼不满情绪.此时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来注射的每一位儿童多鼓励,热情接待每一为儿童及其家长,让其坐下,主动询问、关心,消除不安.[2]指导如何抱紧小孩,配合注射.对家长提出的疑问,根据受种者不同的心理采用不同的交谈方式,使其易于接受,达到提高接种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的目的.
2 计免健康教育2.1 接种登记时的询问和教育负责登记的的人员详细询问有无禁忌症, 有针对性地指导测量体温的正确方法,告诉家长儿童患病接种的危害,提高儿童家长对计免的认识,杜绝不合格接种,减少了异常接种反应及事故的发生. 负责接种的人员态度和蔼,向儿童家长详细介绍所接种的疫苗名称,用途,接种部位,接种时、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后可能发生的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 有针对性的指导特殊反应的处理方法.讲解儿童接种疫苗的保健知识,让家长得到计免相关知识,减少儿童家长恐惧心理.
2.2 健康教育形式 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运用多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群众喜闻乐见又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普及计免知识,让不同文化水平的儿童家长自主的选择自己的教育形式,接受自己需要的计免健康教育.不如不定期组织:“妈妈课堂”等.2.2.1 书面教育,在计免门诊发放、张贴图文并茂的小册子、折页等.使之认识到计免的重要性,及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方法.2.2.2 口头教育及咨询服务,利用登记、接种注射时,面对面进行,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口头教育,适应性强,可随时随地进行,几乎被所有的儿童家长接受.
3 体会
3.1 家长对预防接种有了正确的认识 有些家长认为预防接种可造成儿童抵抗力下降,长大后缺乏对疾病的免疫力等,有些认为疫苗可造成儿童的伤害,因此不愿意给儿童接种疫苗.通过接种前后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家长对预防接种有了正确的认识,使其对每个年龄段接种的疫苗心中有数,认识了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症状及简单的处理方法,了解了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使家长意识到计划免疫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带儿童参加预防接种,提高了疫苗的接种率,有效的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2 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依从性 通过上面所说的接种全程管理和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儿童、家长有良好的心态配合预防接种,可避免了晕针和心因性反应.通过登记前的的咨询和填写健康询问表,评估的过敏史及免疫缺陷等,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通过告知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等知识,减少了不必要的医院就诊和恐慌,甚至引起的纠纷,极大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参考文献[1] 单夫香,张世英.?预防接种培训教程?[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5 [2] 谢林 门诊预防接种室的护理管理[J],CHINESE GENERALPRACTICENURSINGJune2014VOL.12No.16:1512
论文作者:郭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疫苗论文; 家长论文; 儿童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人员论文; 免疫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