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探析论文_徐兴彩

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探析论文_徐兴彩

云南云盛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对于建筑桩基工程来说,要想进一步的提升桩基承载性能,以确保建筑工程更加的稳定与安全,要求在应用旋挖钻孔成桩技术时,应当进一步的进行完善与优化处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当依据具体工艺流程进行规范化作业,同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采用适宜的机械设备,从而确保旋挖钻孔成桩技术应有的作用以及价值可以更好发挥出来,为桩基承载性能的提升提供保障。本文探讨了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建筑桩基工程;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对于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桩基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强度和承载能力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增强桩机的承载能力,也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旋挖钻孔成桩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灌注桩法进行灌注施工之前,需要实现成孔,而从现有的成孔方法看,与人工挖孔相比而言,采用钻孔技术的施工效率高,并且施工安全更有保障,因此,当前在道路桥梁等桩基工程中实现了推广性运用。而其中的旋挖钻孔技术,则指的是借助埋设钢护筒,采用旋挖钻机来进行钻孔,在此基础上,实现钢筋笼与导管的置放,然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基于旋挖钻孔施工技术下,能够适用于淤泥、黏性土、砂土与碎石类土中,相应钻孔孔径最大为4m,深度在90m 左右。基于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下,其是借助机械设备来实现的自动化施工,在此过程中,就为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与传统人工挖孔相比而言,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此外,借助该施工技术的运用,一次成孔率较高,且钻孔质量较好,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因施工中的冲击与振动力相对较小,因此,能够很好的保护钻孔周围土壤结构,并降低污染。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钻杆的旋转,促使钻斗逐渐被带入到土壤之中,同时,在底部存在切削齿,实现对土块的切割后倒入钻斗,当钻斗中盛满土壤时,将钻斗提出。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土层较厚,使得钻斗无法依赖于自重切入其中时,则需要借助液压油缸的运用,通过加压来促使钻斗切入土层;同时,要想实现该施工技术的完善运用,则就需要在明确相应施工流程的基础,确保实现技术的完善且规范操作。

2 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

2.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点:旋挖钻机选择、场地清理、桩基定位等。由于原先该工地为垃圾处理厂,现场存在较多杂物、地面起伏不定、存在多处坑洼,所以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填补坑洼的地方,整平土地,改善原先土层的质量。在桩基定位时,经过数据分析,合理设计图纸,并按照图纸设置轴线坐标控制点,后进行桩中心放样。此过程中,误差不允许超过5cm。

2.2 制备泥浆

由于该工程所在地的土层主要由黏土构成,还有部分砂土,所以在钻孔过程中极易破坏其平衡。因为黏土质地较软,而砂层土内部的黏结性较差,为保持孔内压力相对稳定,除采取相对合适的钻孔力度,还应使用质量较好的泥浆,增加泥浆的黏度。同时,泥浆自身的比重也是增加孔壁坚固与稳定的影响因素之一。比重过小,护壁就不能阻止土体坍塌;比重过大,泥浆会导致泥浆泵的堵塞甚至影响混凝土的灌注,无法保证成桩质量。

2.3 埋设护筒

通过埋设护筒能够有效保护桩孔,防止钻孔坍塌,同时也确定了桩体实际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采用钢制护筒,合理设计护筒内径,为保证护筒的刚度,还需在指定位置焊接箍筋,提升整体刚度。由桩体位置引出轴线端点,护筒中心竖直线与其保持一致,平面误差不得超过5cm,倾斜度偏差控制在1% 以内。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地质条件确定护筒埋设深度,若地表土层较为松软,护筒应深入坚硬土层0.5 m 以上,待护筒达到设计深度之后,分层回填黏土,并组织施工人员夯实。护筒顶部高出地表100~200 mm,采用锤球或水平尺检查护筒垂直度。

2.4 钻孔工作

钻孔工作是灌注的基础工作,分为两部分:钻孔前,要对地面做整平处理,调整钻机位置,保证钻机不会发生沉降或位移。此外,钻孔前,要对现场地质作准确调研与判断,对地下土层的变化需有一定了解和认识。在钻孔作业时针对不同土层调整钻孔速度,确保钻孔施工质量安全,提升钻孔施工效率;钻孔之初,速度放慢,缓慢加快钻孔速度,待确定钻孔方向垂直于地面时,适当加快钻孔速度,为避免碰到护筒,钻机尽量不要倾斜。即在旋挖钻孔过程中,钻头中心要与护筒中线、钻杆中轴三点一线,进而确保桩孔质量。在钻孔到1/3 处时,如碰到硬质石块,可加快冲程,以较快的钻孔速度达到粉碎石块目的。

2.5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首先,检验钢筋材料的直径、强度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禁止将质量不达标材料应用至施工之中。并将钢筋表层的锈蚀、油渍等清除干净,调直弯折钢筋,随后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制作钢筋笼,节点处必须牢固焊接,在主筋较多的情况下,可采用交错点焊的处理方式。待钢筋笼验收合格之后,分节制作吊装入孔,根据钢筋笼总体长度确定具体节数。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通常设置两个起吊点,第一吊点位于骨架下部,第二吊点在骨架长度中点以上。钢筋笼下沉过程中应对准孔径,呈垂直状态缓慢下放,不得出现旋转现象,对孔壁造成破坏。若下沉时遇到障碍物,应及时停止下放,并对其进行处理之后方可继续作业。

2.6 混凝土灌注

在旋挖钻孔成桩施工中,采用导管提升法灌注混凝土,所选用的导管材料应保证内壁光滑、内径一致,且接口严密,防止出现浆液渗漏现象。导管管节通常为2~3m,在混凝土灌注施工之前应进行试拼,合理控制导管组装后的轴线偏差,应保持在10cm以内。以孔深及工作平台高度为依据,确定导管实际长度,导管底口与桩孔底部保持30~40cm的距离,在接头处采用丝扣型接头,避免出现松动现象。随后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质量不达标材料应及时清退出场。在导管顶部的漏斗中注入混凝土,坍落度保持在18~22cm左右,且和易性良好,防止堵塞导管,待混凝灌注面达到设计标高之后,方可停止施工。

2.7 成桩施工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

(1)孔底沉淤控制

孔底沉淤的质量控制对钻孔成桩施工技术非常重要。旋挖钻斗是通过钻斗把孔底原状土切削成条状,然后装入钻斗提升出土,因此在切削、提升上屑过程中,要降低提升速度,保持底面平缓,因此要加强稳定液的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固相含量,提升粘度。与此同时,还要控制终孔前两钻斗的旋挖量,这样才能对孔底沉淤实现良好的质量控制。

(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是钻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又一重要指标,混凝土配比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经常测试坍落度,防止导管堵塞;通过数据测算再提拔导管,可以防止导管脱离混凝土面;浇筑混凝土的工作要采用连续浇筑法,供应混凝土不得中断时间过长。通过多方面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建筑桩基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着整体建筑的建筑质量,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保障桩基工程质量,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具备的高效、保质的技术特点已经使得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筑项目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宁,杜志强.旋挖钻机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

[2] 魏春锋.浅谈旋挖桩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6(12)

[3] 陈建锋.探析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J].居业.2017(06)

[4] 焦松奇.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08)

论文作者:徐兴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应用探析论文_徐兴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