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经济秩序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目前正在进入一个攻坚阶段。这个阶段的重大变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出现了由局部到总体的改革,由经济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伦理的综合改革,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的发展,同时一些经济运行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尖锐,如道德风险、信用危机等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严重影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变化表明,市场经济要求注重人的行为机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市场经济建设与文化伦理建设的和谐互动机制。现在中国的改革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为此而全面建构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的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尤其如此。

一 市场经济建设与伦理建构的和谐互动机制

1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从一般意义上说,自由市场经济为现代经济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优化的资源配置,但是确保经济活动得以正常、有效、持久进行的则是市场经济的规则和有良好道德的人操作市场。因此,市场经济被公认为是一种理性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经济,或称“法制经济”、“规则经济”、“道德经济”。

从历史发展来看,伦理建构是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精神条件,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发展,同时,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模式影响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最早产生的欧洲,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形成了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形成。马克斯·韦伯曾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研究了宗教改革和宗教文化对资本主义的作用,他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萌芽和发展归功于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念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他认为,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价值观念决定着这种经济模式的成败兴衰。资本主义的兴起并不仅在于投入该行业的资金流,而是新的精神,即资本主义精神,凡是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且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它就产生自己的资本和货币供给,作为达到其目的的手段,反过来则不正确,新教伦理所倡导的节约时间、敬业乐群、节俭和禁欲等品格对于造就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价值。[1]研究表明,日本的民族精神及儒家文化伦理是日本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的支撑。有的学者认为,道德伦理问题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和东亚新兴工业国的兴起与西方的相对衰落。东方和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人们的道德观上,当西方社会经历道德多元化和道德相对主义时,东亚社会的伦理系统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具有社团色彩的“道德一致性”,道德的多元化使法律制度和合同的履行成本变得更加昂贵,而东方的道德一致性则使许多交易合同变得“自我履行”了。此外,道德一致性也保障了非正式交易的发育与发展,而这些交易在正式法律程序下往往是不值得进行的,其结果是使许多如传统的家庭以及企业的“内部市场”得以保存与发展,它们以更低廉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发展与经济进步。在这里,企业内部的调节和市场调节同样发挥作用,起到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

伦理价值观念对市场经济的启动和发展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市场经济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基础。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来看,市场经济是功利与道义相结合的经济。一是市场主体进出市场是有伦理要求的。从功利方面看,市场主体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一个“经济人”,从道义方面讲,自由市场有效运转的条件不仅是经济人的“理性”,而且还有他的人格。博弈论中著名的“囚犯两难定律”表明,虽然诚实和合作并非是自私者的最佳选择,但双方诚实与相互合作对整个社会来说比双方欺骗更有效率。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以其道德基础为保证的,市场主体应该在人格上、法律上是平等自由的,离开了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和关心,市场主体自身的利益是难以实现的。二是市场交易活动是人类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曾经说过W(商品)—G(货币)是“惊人的一跳”,最惊人之处是直接体现市场交易者的利益竞争关系,直接体现经济行为的道德要求和伦理观念。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等伦理观念调整着人们的行为。市场主体进出市场的规则及交易的公正性、伦理性体现并决定了经营的有效性和有序性。三是市场交易的结果不仅体现了伦理精神,而且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市场交易形成的分配结果,政府要按照公平与效率的伦理精神去进行宏观调控,用公平体现道义,以效率保证功利,促进经济的伦理发展和人的不断完善。

因此,市场经济与伦理建构存在互动机制,两者和谐互动时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不和谐互动时阻碍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就是伦理道德问题。

2 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要求和谐互动的伦理建构

首先,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滞后性要求伦理建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市场化的改革,它包括市场制度的形成,即在生产、经营、分配中用市场代替政府,它也包括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还有市场组织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了二十多年,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制度和规则建设明显滞后,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缺乏,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难题。中国只有实现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才是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因此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相应的伦理建构。

其次,我国伦理道德的多样性要求伦理建构。我国地域广,人口多,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复杂。农村和城市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发展极不平衡,与传统自然经济形式相对应的存在着人们的社会联系依赖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存在着因循守旧、随遇而安的小农意识和等级尊卑的伦理思想。同时,经济运行中包含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成分,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相对应的存在平均主义的伦理观念,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存在市场经济观念。另外由于对外开放、劳动力流动带来了很大外来文化伦理观念的冲击。伦理道德的多样性反映了我国伦理文化的复杂性、落后性,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因此要用市场经济观念、国际准则提高国民素质,引导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建构,建设市场经济的人文环境,实现制度的伦理性和伦理的制度化。

 再次,市场经济的转型性要求伦理建构。就我国的伦理条件来说,我们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集中表现在我国正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封闭社会转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经济转型对社会的震动是前所未有的,它更直接地引起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价值观念、思维坐标、行为方式的转变,也就是伦理模式的转变,引起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容易形成道德无政府状态。[2]市场经济的转型要求伦理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要求政府在伦理建构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要求引进外来伦理、先将成熟的市场经济伦理运用于推进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过程。而在发展过程中,人们要用传统的心智接受现代观念的激荡,这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要经过多次调整后才能回到市场经济的常规轨道。有的地区适应了这种伦理道德的转型,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地区不适应这种伦理道德的转型,形成了伦理道德的无秩序状态。

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要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理性精神和应该准则,才能促使人们理解制度,接受制度并能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和引导。

二 市场经济秩序的三重伦理建构

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秩序需要的伦理建构是以保护产权为实质内涵的行为准则系统或价值系统,这套伦理价值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确立产权的伦理和道德

产权是指人们对某种经济物品拥有的所有权及带来的处置权、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产权制度决定社会中谁有权运用资源,并因此获得相应经济利益的规则,这些规则表现为成文的法律制度、社会习惯和道德规范。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自己投入的资产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权力、责任、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产权的安排对人的经济行为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而个人的行为,又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业绩。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在权利的让渡上,简单的产品交换,体现为最基本的权利让渡关系,资源的转让、买卖、合作生产,则表现为复杂的权利让渡关系。产权存在着排他性、流动性及明确严格界定是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要求,它由法律、习惯和规则来认可和保护。因此,产权的伦理和道德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前提,是市场经济秩序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产权的伦理和道德包括人们认可产权和处理产权关系的基本伦理观念、道德规则和相应的行为规范。首先是确认产权在道义上的合法性,其次是尊重和维护产权。现代市场经济中,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产权一经明确界定,经济主体便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资源运用组合,努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最有权威最有力度的产权保护是法律,而法律对产权的保护离不开伦理道德的义理性辩护和精神支持。

2 确立信用的伦理和道德

信用是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信用是市场经济下人们维系彼此关系的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人们依赖血缘、地缘、亲缘、宗族维系关系的方式,是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必不可少的品质和行为规范。信用特别是对经济能力的信任是市场经济下人与人建立广泛信任关系,实现分工合作的价值前提,也是节省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信用的伦理和道德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和道德的核心。信用的伦理和道德包括人们认可信用和处理信用契约关系的伦理理念、道德规则和行为模式。首先是确认信用的合理性,其次是尊重和维护信用。市场经济发展中,信用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人们的交易行为应该采取建立和达成契约的方式,双方讲信誉、信守诺言。关于信用的伦理和道德是尊重产权的体现,也是经济主体实现权责利的基本要求,它对现代经济发展至关重要。[3]

3 确立市场主体权、责、利的伦理和道德

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既包括赢利性机构,也包括非赢利性机构。市场主体通常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赢利性机构。市场主体权、责、利的伦理和道德是在超越私人联系的市场关系中处理自身的权力、责任、利益方面应该坚持的伦理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模式,它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和道德的主要内容。首先包括市场主体的权利。市场主体是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实体,它拥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并且市场主体之间地位平等、权利平等,因此具有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尊重每一主体的“财产权利”、平等互利、强调协作精神等伦理规范。其次是市场主体的责任。每一位经济当事人必须承担与权利相关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及行为后果负责,权利与义务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基准,并且要求承认市场主体的利益多元化。市场主体既看重个体的“私”利,又强调社会的“公”利,既不能因“私”废“公”,也不能随意因“公”废“私”。公私兼顾、义利合一、权责利三者合一是市场主体权、责、利的伦理和道德的基本内涵。关于市场主体权、责、利的伦理和道德是产权伦理道德的进一步要求,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秩序和扩大现代交换关系所必须的伦理基础。

以上内容是有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秩序建设所要求的伦理建构的主要内容。

三 市场经济秩序伦理建构的途径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不发达国家所需要的,是将千百万受愚昧习俗、传统所束缚的,并有能力、勤勉、精力充沛的人们的能量释放出来。这样的人民存在于每一个不发达国家之中。”[4]市场经济秩序建设需要的就是建立市场经济伦理基础,把国民的能量释放出来。

韦伯也认为,构成理性资本主义也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可预见性的条件包括;一是所有的生产手段都是私人专有的,并处在企业家的集中控制之下;二是劳动力必须是自由的,能在需求条件的指引下流动到任何一个工作位置上;三是市场中的交易不能受到非理性因素的限制;四是在司法和公共行政中必须存在着可计算的法律。一般地说,在传统社会中非常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这四个因素,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清除各种阻碍因素,从而使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转让成为可能,形成支撑大规模市场的制度性结构。

目前市场经济的整体轮廓已经出现,但是伦理建构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侵犯产权、不守信用、相互拖欠、恶意经营、市场主体奉行投机性的、利己主义的行为准则,不受约束。转型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失落无秩序状态的延伸,造成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发展缺少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是一个制度整合与伦理建构的互动过程。[5]因此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的途径包括:

1 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

市场经济是规则的,它的正常运行表现在:一是每个人在遵守信用和法律的条件下,可以自由择业,可以自由经营,可以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二是每个企业在遵守信用和法律的条件下,可以自由选择生产、经营、分配方式,自由选择合作、买卖、转让,经营亏损企业依法破产赔偿;三是政府只在法律规定和限制的职能范围内活动,政府行为也必须在法律约束下进行。因此,市场经济、经济自由建立在遵守信用和法律等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则之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和健全法律约束,是市场经济重要的制度和规则。促进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用制度创新促进伦理构建的创新,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构建的重要途径。

制度创新首先是建立信用制度,强化信用约束机制。信用制度包括个人信用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完善信用制度必须建立个人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的制度,建立资信评估、资信调查、信息咨询的中介机构,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监督系统。

其次是强化法律保障,维护信用秩序。要从立法上明确法律责任,从司法和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样,制度的约束有利于道德约束的硬化;有利于个体的道德意志上升到群体道德意志;有利于人们在遵守制度中,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必然到自由的超越。制度创新是伦理建构的前提和保证。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约束体系

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推进道德建设的现代化,是伦理建构的内容和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为基础。不仅要树立利益导向、等价交换、社会需求决定生产的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观念,而且要继续进行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教育宣传。

其次,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体现市场主体的基本特征及主体间的伦理关系。要促使血缘伦理、地缘伦理、亲戚朋友伦理乃至单位伦理向适合于整个市场整个社会的普遍伦理发展,普遍尊重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的主体责任伦理,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还有,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把伦理体系的选择、继承、创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的儒家伦理,它以善为价值取向,以人的群体为价值主体。发展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公而忘私、集体协作。选择创新西方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伦理观,以功利为价值取向,以个体作为道德主体。

3 加强社会组织结构的道德协调

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关键在于实施和运作,因此,离不开社会组织结构的道德协调。

首先是通过政府进行道德调控,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不偏离市场的目标,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其次是加强社会结构包括消费者、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的道德监督管理。

还有营造公众舆论环境,通过教育和宣传进行道德评价、道德教育,提倡规范的伦理观念,制约和约束不守伦理的行为。

标签:;  ;  ;  ;  ;  ;  ;  ;  ;  ;  ;  ;  ;  

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