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间突触联系的形态学,电生理,以及模型研究

运动神经元间突触联系的形态学,电生理,以及模型研究

周晖晖[1]2000年在《运动神经元间突触联系的形态学,电生理,以及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支配同名肌以及协同肌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前角中形成纵行的细胞柱状结构,柱内神经元之间存在密集的树突-树突或树突-胞体投射。然而,这种特异的形态特征的生理意义目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1)以大鼠外侧腓肠肌(LG)和比目鱼肌(SOL)两运动神经元池为研究对象,采用CB-HRP逆行标记技术,研究它们胞体分布,树突投射特点;2)利用电生理学技术,观察运动神经元间树突-树突或树突-胞体投射建立直接的突触联系,相关的突触电位特性以及这种联系可能的功能意义;3)通过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电突触电位在神经元树突上传导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电突触的时空分布对神经元发放的影响。研究结果:1)LG和SOL两运动神经元池在脊髓横截面内分布存在很大重叠,在长轴上SOL神经元池分布更为靠近脊髓尾侧;支配LG的肌肉神经由3-4个初级分支组成,不同分支对应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横截面内位置相似,各分支的胞体在长轴各处的分布密度并不一致,分布的峰值出现在长轴的不同位置。将初级分支分为两个亚支,亚支之间神经元分布未见明显差异。LG和SOL运动神经元在横截面和长轴切面内都有丰富的树突分布,树突向多个方向伸展,但大量的树突-树突或树突-胞体投射存在于神经元之间;2)电生理的在体实验发现:用被记录运动神经元阈下强度刺激包含有该神经元轴突的LG神经分支(LG1),在胞内记录到一个小幅度去极化电位(0.68±0.38mV,n=7),其潜伏期(相对于逆行性动作电位起始点)为1.1±0.6ms(n=7);此电位具有分级特

殷勤伟[2]1988年在《对鸡胚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与分化的规律和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工作从鸡胚神经正常发生和实验性调节发生条件这两个角度出发,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其腰段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和调控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一)长期以来,对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树突发生和直接反射孤的组建过程一直不清楚。本实验应用CB-HRP逆行标记方法,首次对鸡胚腰段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树突生长、分化的全过程以及反射孤的组建过程等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1) 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在胚5至13天期间为指数倍增式生长,在13天至生后1天中为直线增长方式。二者的转变点可以作为神经系统胚期及胎期划分的参考指标。追踪运动神经元树突主干和分枝的出现时序,可见到在胚10天前主要为树突主干从胞体向各方位芽生,10天后树突才出现广泛分枝。此外,还可看到树突的聚集、束化、分束和束化消退等过程。作者提出胚胎期树突束化的演变规律是树突发生轨道的反映,它可能在早期运动神经元的电活动的扩布和同步、营养物质通过树突转运,调节过量运动神经元死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2);在胚胎脊髓中可在第5天,第10天和第12天分别直接观察到出现的三种不同感觉纤维投射到脊髓背角,分别形成间接反射孤、直接反射孤和呈网状分叉复杂的反射通路。其中直接反射孤组建过程的发现为电生理的间接推断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二)至今,对生前树突束化的演变和白质树突上突触分布的

喻赛男[3]2013年在《嗅小球电生理网络建模及平台期型球周围细胞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嗅觉系统中,嗅球是嗅觉信息在大量传送到各种次级结构之前的最后处理阶段,是对嗅觉信息进行整合和编码的重要部位,因而对嗅球电生理的研究是了解嗅觉系统信息编码机制的基础。嗅球上的嗅小球中包含很多对嗅觉信息输入执行多种、不同操作的复杂微网络,在嗅觉信息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球周围细胞是参与嗅小球回路的重要中间神经元,它们在嗅觉信息处理中所起的功能还有待研究。球周围细胞存在很多亚类,不同亚类在功能上也存在差异,其中一个亚类在刺激下发放平台期电位。平台期电位型球周围细胞具有能够将嗅感觉神经元轴突的高频输入转化为低频输出的特性,很有可能参与了调控嗅小球活动的时序模式,这类细胞正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本论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平台期型球周围细胞、僧帽细胞及细胞间突触联结的嗅小球网络模型,为研究嗅小球回路在嗅觉信息编码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并初步分析发放平台期电位的球周围细胞在嗅小球网络中的作用。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嗅觉产生机理与嗅球解剖结构,详细介绍了嗅小球及其模型研究现状,并对球周围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建模进展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介绍了建立的嗅小球网络模型所采用的神经元电缆模型、离子通道动力学模型、神经突触动力学模型以及建模工具软件;再次,介绍了网络模型中加入的各类细胞模型以及各类突触模型的参数设置,并对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介绍;最后,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初步分析研究了平台期型球周围细胞的作用,发现平台期型球周围细胞对投射到同一个嗅小球中的僧帽细胞的峰值发放同步有作用。本论文建立的嗅小球电生理网络模型为嗅觉神经系统编码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对嗅觉神经系统编码理论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程时刚[4]2009年在《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在体外突触形成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大鼠脊髓前角与盆神经节之间植块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盆神经节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神经组织的植块培养法建立新生大鼠脊髓前角与成年大鼠盆神经节之间植块的联合培养体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神经元之间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联合培养体系中神经组织的植块在体外培养时均生长良好,脊髓前角植块生长出的部分神经突起与盆节神经元的神经突起交织分布在一起,形成明显形态上的接触。【结论】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形成明显形态上的接触,提示在体外联合培养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与盆节神经元之间可能形成了功能性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在体外的联合培养一新生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分离与培养【目的】研究新生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从新生1d大鼠的脊髓前角组织中分离脊髓运动神经元,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差速贴壁及无血清限制性培养基等措施获得相对纯化的运动神经元。应用脊髓运动神经元特异的胆碱乙酰转移酶多克隆抗体(ChAT)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细胞体外培养72h后,神经元生长出许多神经突起,具有运动神经元的特征形态。神经细胞能存活2w以上。脊髓运动神经元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呈ChAT阳性反应。【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成功进行新生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为运动神经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二成年大鼠盆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目的】研究成年大鼠盆节神经元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建立脊髓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的联合培养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从成年雄性大鼠盆神经节中分离盆节神经元,经过充分摸索采用胶原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酶消化、分次吹打及无血清限制性培养基辅以神经生长因子等方法进行盆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以神经微丝单克隆抗体(NF-200)对成年盆节神经元进行鉴定。【结果】我们培养的盆节神经元生长良好,神经细胞存活2w以上。盆节神经元呈NF-200阳性反应。【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成功进行成年大鼠盆节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能获得较高存活率的盆节神经元。该方法经济、高效、省时。三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在体外突触形成的研究【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与成年大鼠盆节神经元之间体外突触的形成情况,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成年大鼠盆节神经元与新生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建立联合培养体系,观察联合培养体系中神经细胞的生长情况及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两种神经细胞均能较好的存活、生长成熟。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在联合培养3-4 d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明显形态上的接触。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抗体染色结合形态学观察提示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突触的形成。【结论】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在体外能够形成突触样连接,为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中膀胱的功能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巩腾[5]2009年在《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机理与颈髓周围性神经通路体系间关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神经并发症(上肢麻痹)和颈髓内周围神经通路体系间的关系,免疫组化逆行示踪观测颈髓内运动性固有神经元及其突起的走行分布,氯化锰顺行示踪结合MRI手段观测感觉性固有束纤维体系的走行路径,拟初步阐明颈椎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实质并同时提供解剖形态学证据支持。方法临床研究:(1)回顾性分析脊髓型颈椎病行外科治疗患者共计297例(来自总医院、人民医院)。因颈间盘退变性突出所致193例,其中经前路间盘摘除、植骨及钛制钉板系统内固定126例,经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67例。因后纵韧带骨化所致104例,全部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297例随访患者中,有37例(前路组共计126例)和36例(包括退变性突出9例,后纵韧带骨化27例,后路组共计171例)发生上肢麻痹症状。按照美国脊髓损伤研究会和国际截瘫学会推荐各髓节主要支配肌节或皮节的定位标准,并以此定位术后受累脊髓节段与术后上肢麻痹症状间关系,比较发生并发症(麻痹组)和未发生并发症(非麻痹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及MRI高信号改变、颈椎曲度和脊髓漂移距离差异。基础研究:(2)选择性大鼠颈8、胸1脊神经前根分别逆行示踪研究:选取成年SD大白鼠80只,保留颈8或胸1前根,切断颈3至胸2脊神经前、后根,自目标脊神经前根(切断对应后根于结扎处近心端)导入1%荧光金(FG)及伪狂犬病病毒(PRV)Bartha减毒株以进行逆行双重标记,4小时后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制作8μm冰冻切片,FITC及TRITC免疫荧光及DAB法显色后光镜下观察记录不同髓节内阳性固有束纤维和固有神经元分布,胆碱酯酶染色用于标记靶髓节前角运动神经元。(3)选择性大鼠颈8、胸1脊神经后根分别顺行示踪研究:同上述脊神经根的预处理方式,选取成年SD大鼠40只,应用超导型3T的MRI扫描仪和专用小动物线圈,分别于颈8或胸1后根(切断对应前根于结扎处近心端)注射MnCl2溶液,于注射后10小时行活体颈段脊髓MRI矢状和轴位上T1像薄描。结果(1)本文随访麻痹患者中,大部分病例术后即刻发现有中指(C7)和小指(C8)为主的全指或尺侧三指刺痛或麻木、过电感等感觉障碍;合并中指屈指或握力(C8)或小指伸展(T1)肌力下降等运动障碍,绝大多数病例为多节段神经受累的运动和感觉混合障碍型,而术后上肢麻痹症状以肘窝桡侧(C5)或桡侧半手指、拇指(C6)感觉异常;屈肘(C5)或伸腕(C6)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占少数。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自行逐渐缓解,前、后路两组减压术后上肢远端麻痹发生率均远较上肢近端麻痹症状为高;颈膨大以上部位和颈膨大本身节段减压时的两样本麻痹症状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后路组中麻痹组和非麻痹组间在颈椎曲度变化值及脊髓漂移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2像高信号区范围或强度较前扩大或增强者更易并发上肢麻痹;多数患者术后T2像上新出现的高信号区为在纵向上邻近术前水平分布;麻痹组和非麻痹组随访患者在T1像上均未发生异常信号改变。(2)选择性大鼠颈8和胸1脊神经前根逆行和后根顺行示踪研究:①颈8(胸1)髓节内运动性固有神经元多分布在同侧前角Ⅷ、Ⅸ板层,在颈5-7髓节则多位于双侧后角基底、中间带,而在颈3-4髓节多处于双侧后角尖、头、颈部,在颈1-2髓节则集中于对侧前角。②颈8(胸1)髓节内运动性固有束分布在同侧前外侧索(前外侧沟附近),颈5-7髓节多集中于双侧的侧索背侧及后索腹外侧份,颈3-4髓节多存在于双侧侧索腹侧和中间份,在颈1-2髓节主要分布于对侧前索。③除颈8、胸1髓节和颈1、2髓节同侧与对侧运动性固有束纤维面积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上位各髓节两侧的运动性固有束纤维面积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仅颈8、胸1髓节的同侧与对侧感觉性固有束纤维区域大小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他髓节内同、对侧相应区域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④嗜神经病毒标记的二级及多级运动性固有神经元数量总体上在颈3~4髓节最多,颈1~2髓节次之,颈5~6髓节又次之,颈7髓节几乎未见;⑤荧光金标记的初级运动性固有神经元在颈7髓节最多,颈8或胸1髓节次之,颈5~6髓节又次之,颈4髓节几乎未见;⑥病毒标记的运动性固有束神经纤维总体上在颈3~4髓节面积最广泛,颈5~7髓节次之,颈8或胸1髓节又次之,颈1~2髓节最少:⑦感觉性固有束在颈8或胸1髓节走行多集中于同侧后外侧沟附近,在颈5~7髓节主要分布于双侧侧索腹侧份,颈3~4髓节集中在双侧外侧索背侧及中间份,颈1~2髓节多存在于双侧后索外侧份;⑧颈8和胸1神经根的髓内上行感觉和运动性固有束阳性纤维区域有部分重叠,总体而言,颈8神经根的固有束边缘较胸1神经根更靠近中央管。结论(1)此神经并发症与手术操作不慎损伤颈髓内下运动神经元通路及最后公路有关,与单一神经根麻痹损害症状(如颈5或颈6)不符,上肢麻痹症状发生与否与颈椎曲度变化及脊髓漂移距离等参数无显著相关;(2)术后T2像高信号区改变能在较大程度上提示上肢麻痹的发生,术前MRI最狭窄椎间隙水平或原有高信号分布髓节及其毗邻区域更容易受到不良手术操作干扰、伤害,上肢麻痹发生与否和严重程度均与术后脊髓自身膨隆及漂移长度无显著关联;(3)选择性脊神经前根逆行示踪双重标记有助于区分观测运动性固有神经元中的初级和多级固有神经元;(4)感觉性和运动性固有束纤维成分在空间和断面上的走行布局中,组成上位脊神经根的固有束纤维越靠近灰质,反之亦然,这与皮质脊髓侧束、脊髓丘脑束中来自各髓节的上、下行纤维成分排列顺序一致;(5)颈5髓节以上部位系由颈膨大发出的下位诸神经根所属固有束纤维共同经过、整合编组的复杂重要区域,故颈膨大以上部位同颈膨大自身区域减压一样,两者均可引发上肢麻痹,其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别;(6)综合顺、逆行示踪结果发现,注射神经根对应同位髓节前、后角内运动、感觉神经元,均需经上位邻近诸个髓节内固有神经元及其突起中介,才能联接于上运动神经元通路系统,协助完成各髓节内、间的信息交换、贮存、整合和中转介导功能,且构成一侧神经根的固有束纤维成分在颈髓双侧均有分布,运动性固有束围绕髓内长下行运动纤维传导束最终投射于锥体交叉腹侧及外侧网状核,感觉性固有束伴随髓内长上行感觉纤维传导束走行至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翁史钧[6]2005年在《哺乳动物视网膜方向选择性神经节细胞生理、发育及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视网膜方向选择性是神经计算的一个典型范例。我们在重要的哺乳类模型动物——小鼠的视网膜中,显示了给光-撤光型(ON-OFF) 方向选择性神经节细胞(direction-selective ganglion cell, DSGC)的存在,研究了其生理学、形态学、药理学特征,并追踪了方向选择性环路最早在何时形成。小鼠ON-OFF DSGC对静止闪光点的给、撤分别呈现瞬时的动作电位发放,并对移动的光条呈现很强的方向选择性反应。施加多种药理学试剂的结果证明,小鼠ON-OFF DSGC使用和家兔类似的一系列递质和受体来计算运动方向。膜片钳记录显示,当刺激沿零方向移动时,小鼠ON-OFF DSGC接受比刺激沿偏好方向移动时更强的抑制性输入;当刺激沿偏好方向移动时,则接受相比刺激沿零方向移动时更强的兴奋性输入。胞内灌注神经生物素后显色可见,此类细胞即为先前我们实验室在形态学上鉴定的RGD2类神经节细胞,它具有双层树突野,树突常有回折而形成环状结构。对新生小鼠的发育学研究提示,早在出生后第11 天,紧随双极细胞带状突触的出现,亦即由光感受器到神经节细胞的通路刚形成连通时,小鼠ON-OFF DSGC就已经出现明显的方向选择性反应。综合看来,小鼠的ON-OFF DSGC表现出与家兔视网膜上的对应细胞几乎完全一致的特征,提示就计算运动方向的神经机制而言,从小鼠到家兔,可能再到更高级的哺乳动物,都是保守的。在幼鼠上所得的结果则暗示,方向选择性环路在双极细胞对神经节细胞提供输入前就已成型。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小鼠ON-OFF DSGC的详细特征,并为进一步理解视网膜方向选择性环路的结构及其成熟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吴添舒[7]2017年在《碲化镉(CdTe)量子点对大鼠海马体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兴的纳米科技可以极大地改变目前的医疗现状,可解决许多医学难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医学诊断和治疗。量子点(QDs)作为常用纳米材料之一,独特的光学性质不仅能保证其荧光强度长期稳定,而且能够同时检测多个信号。但是,若要将量子点应用于生物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领域,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其生物安全性,因此,深入探讨量子点的毒性、毒作用机制及生物安全性评价就变得至关重要。关于量子点毒性效应的研究已有多篇报道,但是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毒理学研究资料却十分匮乏。鉴于量子点能够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神经毒性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论文主要探讨量子点对大鼠海马体的神经毒性,结合本课题组长期以来对巯基丙酸(MPA)修饰的CdTe量子点已经进行的肝毒性、肾毒性、呼吸毒性等的毒理学研究结果,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模式生物、整体动物的不同研究水平,探索了 CdTe量子点可能导致大鼠海马体发生的毒性作用,以及导致这些毒性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CdTe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应用电化学方法合成高质量的水溶性MPA修饰的CdTe量子点,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UV-visible light spectrophotometry)、荧光分光光度仪(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和 Malvern 粒径分析仪(Malvern size analyzer)等对量子点进行表征分析。2.探讨CdTe量子点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秀丽线虫或线虫)的神经毒性作用。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研究CdTe量子点对其运动行为、摄食行为、学习记忆等神经系统相关行为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CdTe量子点导致这些毒性效应可能参与的在基因水平上的神经递质传导和接收途径。3.研究CdTe量子点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体外研究模型,研究CdTe量子点对神经元活性、凋亡发生、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和胞内钙平衡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量子点的特殊理化性质,分析了不同粒径的CdTe量子点导致的细胞毒性效应间的差异。具体从神经电生理角度分析了 CdTe量子点导致神经元胞内钙水平升高的作用机制。4.研究CdTe量子点对大鼠海马体的神经毒性作用。给予Wistar大鼠一定剂量的CdTe量子点,观察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从大鼠的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找寻量子点造成这些行为学损伤的原因;再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更为深入而全面地研究CdTe量子点对大鼠海马体造成的毒性效应,以及参与的分子作用机制和靶点;并根据转录组测序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CdTe量子点参与的三条主要分子信号通路——与学习记忆能力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以及与炎症反应相关的NF-κB信号通路。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量子点的制备和表征:本研究所用水溶性MPA修饰的CdTe量子点是通过完善而成熟的电化学方法制备合成。通过水浴低温反应2 h和20 h分别制备获得了平均直径为2.2 nm和3.5 nm的CdTe量子点,分别发射绿色和红色荧光。经各种理化检测发现,制备的CdTe量子点光学性能良好,荧光强度至少可保持四周不变。电镜结果显示量子点呈球形、颗粒分散均匀、稳定性良好。两种量子点在细胞培养液中均带负电。表明制备的水溶性MPA修饰的CdTe量子点达到设计标准,可满足本研究的所有实验要求。2.秀丽线虫研究表明:CdTe量子点暴露可以损伤秀丽线虫的运动行为、摄食能力、化学趋向性学习能力和温度趋向性记忆能力,并且量子点暴露72 h造成的毒性效应比24 h明显(P<0.05)。而这些毒性效应发生的原因与CdTe量子点可以影响编码神经递质谷氨酸、五羟色胺和多巴胺转运蛋白和受体的基因表达量有关。此外,CdTe量子点暴露的线虫体内ROS生成量的显著增加,可见量子点导致的氧化应激与染毒线虫表现出的神经行为毒性反应也密切相关。但是,由于生物体神经传导的复杂性和相关基因的多元性,CdTe量子点对生物体神经系统可能造成的毒性效应以及毒作用机制需要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3.体外研究表明:CdTe量子点可以显著降低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活性,促进其凋亡,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这些毒性效应的发生可能是由于CdTe量子点促进神经元胞内ROS过量生成,从而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胞内钙失衡导致的。我们通过抗氧化剂NAC验证了 ROS过量产生是CdTe量子点造成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而对于作用机制更为复杂的细胞内钙水平升高,除了可以通过CdTe量子点造成的氧化应激反应来解释,还通过神经电生理学经典的膜片钳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CdTe量子点增加了细胞膜上被激活的HVA钙通道的数量,同时抑制其失活,从而促进钙离子从胞外流向胞内。CdTe量子点还可以增加钠通道的电流幅度,加速钠通道的激活和失活,减缓了其失活后恢复,通过细胞膜上钙钠交换活动,间接促进胞外钙离子内流,而神经元内严重的钙稳态失衡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神经元损伤。但是,基于体外培养细胞的毒理学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仍然不够,还需用CdTe量子点对活体动物的神经系统毒性效应进行研究。4.体内研究表明:用大鼠海马体在体注射CdTe量子点的方法,模拟量子点定向给药,并使得CdTe量子点在大鼠海马体成功聚集。该染毒方式避免了量子点结合的生物分子可能对其生物效应的影响,选择了与前期研究同样的CdTe量子点,保证了整个实验的连贯性。CdTe量子点暴露可以导致大鼠的学习效率和空间记忆能力出现一定的损伤,这可能与在大脑海马区观察到的病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和突触连接上超微结构的变化有关。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了CdTe量子点造成神经毒性可能作用的靶点基因。根据这些调控基因提供的生物学信息,进一步完善分析了 CdTe量子点造成海马体毒性效应参与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表明CdTe量子点暴露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生物分子蛋白AKT和ERK1/2的磷酸化,直接或间接下调核蛋白c-FOS表达,损伤突触可塑性,抑制LTP的形成,从而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活动。此外,CdTe量子点还可以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中的MyD88/TLR2/NF-KB信号通路和NLRP3炎症小体,导致小胶质细胞分泌促炎性因子IL-1β增加,诱发炎症反应。鉴于目前有关量子点神经毒性的研究十分有限,本论文旨在揭示CdTe量子点对大鼠海马体的生物效应和参与的毒性作用途径。本论文不但明确了 CdTe 量子点对体外海马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以及模式生物神经系统和大鼠海马体的毒性效应,并验证了 CdTe量子点造成这些毒作用参与的途径,例如ROS生成、神经传导损伤等。此外,还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对CdTe量子点毒性效应可能参与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进行了较完整的研究。我们希望本研究的一系列指标可以作为毒理学观察终点来评价量子点的神经毒性,并能够为后续量子点更为深入的神经毒性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侯天勇[8]2005年在《神经干细胞源性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并且使其功能得到恢复,一直是广大神经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伴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在脊髓损伤救治的实验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胚胎脊髓移植、转基因治疗及营养因子治疗等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但离临床应用还有距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脊髓损伤的病理损伤过程不仅是由初始的机械损伤决定的,继发的缺血、缺氧、自由基及兴奋毒性损伤也起重要作用;体内的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可抑制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的轴突再生;内在的功能性神经元的大量丢失;损伤晚期形成的胶质瘢痕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主要障碍,需要不断地研究解决。目前常规的单纯药物、手术等治疗很难解决上述难题,最近开展的胚胎脊髓移植、转基因治疗及营养因子等的实验治疗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也由于再生轴突的质量和数量有限,加之突触形成十分困难,导致最终的功能恢复也不理想。近年兴起的组织工程学方法为此带来了新的希望。组织工程学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设计、构造、改良、培育和保养活组织,以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结构,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将细胞、合成材料或处理过的天然材料以及组织、细胞因子和基因治疗广泛应用于体内的组织再生或体外的组织构建,主要包括三部分:种子细胞的筛选、支架材料合成与塑型和组织的构建。近来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发展起的细胞假体(cellular prostheses)治疗新策略,即是组织工程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拓展应用。细胞假体是借用残疾人康复工程中电子耳、电子眼、假牙、假肢等概念,利用组织工程原理制作修复缺损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生物细胞性替代物。由于细胞假体具有填补缺损、细胞功能替代、提供营养支持和可人工调节再生微环境等优点,而被认为是目前脊髓损伤修复治疗最有希望的治疗策略。目前脊髓细胞假体研究主要采用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其中包括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材料多为合成材

陆启韶, 刘深泉, 刘锋, 王青云, 侯中怀[9]2008年在《生物神经网络系统动力学与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生物神经系统是由数量极其巨大的神经元相互联结的信息网络系统,在生物体的感觉、认知和运动控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介绍神经元、大脑和一些生物神经网络的生理结构和理论模型,然后分别介绍其放电活动和网络动态特性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神经元的复杂放电模式、耦合神经元网络系统的同步活动和时空动力学、大脑联合皮层神经微回路的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工作记忆和抉择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等.最后对今后研究给出一些展望.

宿长军[10]2000年在《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正常或模拟失重状态下对血压变化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已知孤束核(NTS)、延髓腹外侧区(VLM)、A5区、结合臂旁核(PB)、兰斑(LC)、中脑导水管中央灰质(PAG)、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杏仁中央核(Ce)以及边缘皮质等结构参与心血管调节,但哪些结构对血压变化反应敏锐,在高、低血压对有何不同,哪些结构参与压力感受器反射报道不一。抗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是目前常用的机能形态学方法之一,用以了解与某机能相关的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 星形胶质细胞(AS)被认为是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和保护功能,但随着研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S并非惰性细胞,而是与周围神经元之间存在双向通讯,可通过改变细胞外空间神经活性物质的浓度或通过控制神经元的微环境来调制神经元的活动。 本研究利用静脉注射硝普钠或苯肾上腺素制作瞬间低血压和高血压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系统观察了大鼠脑内Fos蛋白表达的情况,以及与TH阳性神经元的关系,从整体水平了解中枢参与血压反射性调控部位的全貌;同时观察GFAP表达的变化,并结合与抗Fos和抗酪氨酸羟化酶(TH)三

参考文献:

[1]. 运动神经元间突触联系的形态学,电生理,以及模型研究[D]. 周晖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0

[2]. 对鸡胚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与分化的规律和调控的研究[D]. 殷勤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88

[3]. 嗅小球电生理网络建模及平台期型球周围细胞功能研究[D]. 喻赛男. 浙江大学. 2013

[4]. 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与盆节神经元之间在体外突触形成的研究[D]. 程时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5]. 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机理与颈髓周围性神经通路体系间关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 巩腾. 天津医科大学. 2009

[6]. 哺乳动物视网膜方向选择性神经节细胞生理、发育及功能的研究[D]. 翁史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5

[7]. 碲化镉(CdTe)量子点对大鼠海马体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添舒. 东南大学. 2017

[8]. 神经干细胞源性运动神经元假体的构建及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D]. 侯天勇. 第三军医大学. 2005

[9]. 生物神经网络系统动力学与功能研究[J]. 陆启韶, 刘深泉, 刘锋, 王青云, 侯中怀. 力学进展. 2008

[10]. 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正常或模拟失重状态下对血压变化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D]. 宿长军. 第四军医大学. 2000

标签:;  ;  ;  ;  ;  ;  ;  

运动神经元间突触联系的形态学,电生理,以及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