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以创汇为中心,还是以效益为中心——中国外贸:你走哪条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心论文,你走论文,中国论文,效益论文,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外贸发展增长迅速,但外贸的规模究竟要做多大,何种效益下的规模才是可行的,是不是越大越好呢?这是每一个关注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人士所长期思考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10多年来一直发展较快,每年平均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进出口总额也已由原来200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2899亿美元,出口则达到了1510亿美元。外贸的规模越做越大,但外贸企业的效益却仍然比较困难,原因何在呢?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在我们外贸企业的脑子中形成了“以创汇为中心”的观念,我们的外贸发展主要围绕完成出口创汇指标来进行,只要能完成出口任务,可以不计成本,不计效益。这种出口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对保证国家急需的外汇收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00亿美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以创汇为中心,一切服务于创汇,却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教训。企业片面追求创汇数额,往往不顾效益,一味降价出口,盲目出口,有的甚至亏损也要出口。据统计,我国出口香港的160多种商品中有120多种售价比应有价格低20%以上。山地自行车的世界合理价为每辆60—70美元,而我们卖给某些国家仅30美元;美国出口韩国的玉米每吨130美元。我国出口韩国的玉米每吨仅90美元;过去我国出口人参曾卖6万多美元一吨,现在只卖1万美元。从1991年开始,我国外贸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并出现了外贸规模越大,亏损越多的奇怪现象。此外,以创汇为中心,一些地区为了完成创汇指标,经常发生抬价抢购、低价竞销;在商品交易会上出现成交则喜、不成交则悲,或虚报数据、夸大规模的现象。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企业效益和国家对外贸易的整体利益,更为主要的是也给外商压价以机会,同时,低价出口造成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反倾销调查和配额限制,最终影响了我们的出口市场。
我们传统的对外贸企业下指标、压计划的做法,应该让位于效益第一的原则,不要盲目地追求无效益的出口或亏损的出口,而应在讲求效益的基础上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对一个地方的考核,不是简单地以增量和增长作为标准,不是哪一个省的外贸出口多、增长快就是好,那不一定。要全面分析、评价外贸的工作质量和效益,如果贸易增长数额大,亏损也大,那么就是差的。而且,一味地追求规模的扩大,也可能会导致经济过热的发生。
我国外贸出口长期是靠增量投入来扩大规模的,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这种靠实物增长维持规模的增长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如果在这种方式下继续盲目追求外贸出口规模的话,那么,规模越大,我国资源的流失就越多,产品被压价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就越能发展和打入国际市场,更不可能实现用“出口导向”政策来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了。
那么,外贸的规模要多大呢?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具有经济效益的外贸出口规模才是真实的,片面追求规模扩大和数量增长的观念必须加以克服和转变。转变经营观念和思想,不盲目追求创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质取胜,即使是小规模的,只要是有效益的,这才是我国外贸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