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F-36生活质量得分、治疗依从性、血糖有效控制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促进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生活质量;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308-0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二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1]。据相关调查显示,冠心病在成人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可达55%,合并症患者病情更复杂,治疗难度更大[2]。为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护理质量,笔者着重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方面等开展合并症优质护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资料,患者均经生化指标检测、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4],排除合并严重肝、脑、肾及周围神经病变者。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期间50例患者作为观组,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7±6.8岁,将 2017年6月—2018年2月间50例作为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9±7.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发放疾病防治宣传手册,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监测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异常变化,及时上报医生处理。出院发放健康手册。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特点制定综合性优质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 慢性病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心理、生理均承受了较大的痛苦,易产生抑郁、恐慌等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引导患者发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治疗,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提高治疗配合度。(2)健康宣教 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冠心病发病原因、进行血糖检测、心电图检测的重要性、以及血糖仪的、胰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药物功能及用法用量。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与行为,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的能力。可以适当安排每周1~2次的专家一对一交流,由专家给予患者专业答疑。(3)冠心病护理 糖尿病在输液尽可选用盐液,输液过程结合密切注意血糖,电解质平衡,以免出现高血钠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应多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4)饮食、运动护理 由营养师依据患者饮食习惯、饮食结构,针对性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饮食建议。患者应选择血糖指数较低、高优质蛋白质、高纤维含量食物,严格控制食盐、油脂、高胆固醇含量食物摄入。帮助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应结合个体情况制定科学锻炼法,避免过量运动引发机体不适。(5)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定时定量服药,每天记录血糖检测结果,注意日常采取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嘱患者定期参加门诊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改善情况调整用药。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及生活质量(采用SF-36)、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统计两组血糖有效控制率,患者出院前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则为血糖控制优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相较行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SF-36生活质量得分、治疗依从性、血糖有效控制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 与对照组相较,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不稳定心绞痛4例,心律失常3例,心肌梗死1例,观察组出现不稳定心绞痛1例,心律失常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0%(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重要并发症之一,而合并症患者病情更为复杂,病程凶险,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合并症难度较高,患者疗效并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糖尿病、冠心病并发症[5,6],故对护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优质护理模式得到广泛研究与开展,该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职能重新进行了定位,更加注重病人的人文关怀,促进护理质量的改进、护理内容升华,契合现代护理学的要求。
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均得到有效提高。过高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合并症治疗效果极为不利,患者甚至有诱发急性心衰,心肌梗死的风险。心理护理可以引导患者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康复信念,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与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手段,文中针对不同层次健康教育需求,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及胰岛素使用方法,提高疾病护理水平。韩玉亭[7]报道,采用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与遵医行为显著提升。时二俊[8]研究表明,综合性护理对控制血糖水平,并发症均有明显效果,促进合并症患者的康复。饮食运动护理是优质护理重要补充[9],营养师根据患者饮食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合并症患者的饮食建议,可针对性推荐食谱,逐步改善患者饮食结构[10],促进血糖水平并降低冠心病并发症风险[11]。提倡适量运动,改善患者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机能,提高康复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配合度及自我护理水平,改善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国库,高雅楠,赵丽娜,等.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HPA水平与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22(5):328-330.
[2]侯晓沛,田艳蒙,吴永健,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策略选择[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38(2):145-150.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30(8):447-498.
[4]沈卫峰.冠心病诊治进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5]丘彩连.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28(4):278-280.
[6]王咏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6.
[7]韩玉亭,孙正凯,宫振霞,等.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38):65-67.
[8]时二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综合性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18):1877-1878.
[9]林少娜.双心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222-224.
[10]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6,10(07):289-307.
[11]李慧荣,杨丽,李春炜,等.低血糖指数及低血糖负荷饮食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7):2061-2063.
[12]伦媛媛,宋增新,赵梅花,等.运动与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和慢性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6,27(8):1318-1319.
论文作者:朱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合并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