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艳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艳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具备全面的施工准备和科学的施工技术支持,这些都是作为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石。所以施工人员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具备良好的施工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工程质量观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在结合公路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基础上,灵活地应用施工技术来达到增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体水平。本文探讨了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沥青混凝土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工程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对公路工程使用年限等造成极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公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不断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工艺,重视其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

1 沥青路面的性能特点

沥青路面是指在柔性或半刚性基层上铺设具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的路面结构,相对于普通路面,在铺设时需要分析它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等特点。

1.1高温稳定性由于温度的升高,沥青路面的抗形变强度会快速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沥青的粘滞度和集料的粘结力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弱。一旦高温稳定性下降,在停车站和公路交叉口的路面极易由于推移和车辙出现塑形和剪切变形。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在混合料中添加粗集料的方法,以提高内摩擦力,形成空间的骨架结构。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沥青原料的粘稠度,以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

1.2低温稳定性影响沥青路面的低温稳定性,造成路面低温缩裂的主要因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路面基层的冰冻作用,造成了路基收缩而产生裂缝;另一类是由于温度下降,使沥青混合料低温收缩,造成路面开裂。第一类裂缝由基层开裂,逐渐延伸到公路表面;而第二类缩裂则从表面发生,逐渐使整个路面开裂。判断是否为低温裂缝主要从裂缝的方向和缝隙间距进行低温裂缝大都为横向裂缝,其缝隙间距大多是6m~10m。一般采用低粘稠度的沥青和增加路面厚度的方式来提高路面的低温稳定性,除此之外,采用改性沥青也可预防低温缩裂。

1.3水稳定性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水损害,具体表现为水分对沥青的乳化,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下降,使水分进一步浸入到集料面,导致集料丧失粘结力,最终导致路面破坏。一般的沥青路面,水损害往往从下层开始,逐渐渗透到路面。通常采用添加改性剂或纤维的方式提高路面的水稳定性。

2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原材料的选择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主要应用的材料有沥青、碎石、细集料及填料等。在选择沥青时,需要对所选定的沥青材料按相关规定进行检测,确保所选定的沥青与施工的具体要求相符。选择碎石时,需要以坚硬、洁净及多棱角的碎石为主,同时还要确保所选碎石无杂质、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对进场的碎石要进行抽检,严禁不合格碎石进入现场。细集料要保证具有较好的洁净性,所选的细集料还要无风化及无杂质现象,并与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相符。矿粉作为填料,要保证具有较好的干燥性和洁净性,没有杂质,与施工的具体要求相符。

2.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施工准备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施工材料的配比工作。总所周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在某些方面能够直接决定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就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一般,没有达到标准的配比将会使得整个公路工程毁于一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施工企业考虑到施工准备阶段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已经生产配合比等几个不同的准备阶段,这需要我们施工人员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的配合比要求,从而真正的提高施工材料质量。

2.3沥青混凝土料的拌合与运输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所使用的沥青拌合料需要在施工时提前2小时进行,将拌合完成的沥青混合料贮存装卸在自卸卡车上运往工地进行摊铺使用。沥青拌合料拌合完成后需要对出厂的拌合料进行严格的温度检测确保质量,对于发现存在花白料或是质量温度不达标的沥青拌合料不得进行摊铺使用。在运输沥青拌合料的自卸卡车车厢中应当涂抹防粘液,同时在装料是自卸卡车应当前后移动以避免沥青拌合料产生离析。在向摊铺机进行卸料时,自卸卡车应当保持在摊铺机前20cm 左右的距离同步前进,在前进的同时向摊铺机中进行倒料。

2.4沥青混合料摊铺

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的基层处理工作必不可少,基层处理的主要内容是基层表面杂物清理、表面修整、透层油浇洒。路面清理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再生混合料中混入杂物,影响混合料的粘合度。一般来说,透层油多为乳化沥青,用量控制在1 L/m 2较好,面层混合料摊铺前4~8h 就可以进行透层油浇洒工作,便于施工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

路面铺设的过程中,根据铺设路面的宽度选择合适的摊铺机,摊铺机就位后,需要首先预热一段时间至熨平板温度铺设要求后开始摊铺;摊铺时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应该保持低、匀速摊铺,且过程中不得间断,为了使摊铺面层初始强度符合要求,需选择级别合适的夯锤对摊铺面进行夯实;摊铺机前混合料数量足够,可以保证摊铺过程不间断后正式开始摊铺,运料车应根摊铺机保持一段距离,防止过程中不小心撞击到摊铺机,为避免混合料卸载时溢出,必须缓慢均匀的倾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时刻监测摊铺厚度,保证松铺系数,施工现场有地质雷达等设备时,也可以利用它们检测路面的厚度,路面完全冷却后,还可以通过钻孔检测沥青层的厚度;摊铺过程中收斗时间过长,频率太高也会造成离析现象,因此,摊铺时应保持匀速,尽量缩短收斗时间,减少收斗的频率。

2.5沥青混合料碾压

当施工技术人员完成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后,需要对道路的中线进行审查,若是发现公路的某一阶段存在中线不规则的问题,需要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对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压实施工需要分三个施工阶段,分别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沥青混合材料压实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的就是温度的控制,每一个压实施工阶段对于温度控制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初压施工阶段温度需要保持在120℃以上,在复压施工阶段温度控制下调,控制在90℃以上就可,终压施工阶段温度则是需要控制在70℃以上,呈现逐渐下调的趋势。除了温度,对于材料压实施工方向也需要进行控制,必须要纵向的进行施工,压实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不能出现加速、或者是急停等现象,避免对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

2.6施工缝处理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不仅仅需要在摊铺技术和碾压技术上做出适当的处理,还应该需要接缝处理技术的合理支持。施工人员应该选用适当的加高挡板或者采用切刀进行切割裁齐,并且应该确保接缝处理过程中的缝边应该清理干净然后再涂洒少量的粘层沥青。其次,施工人员应该铲走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同时施工人员还应该在使用混凝土接缝处理技术过程中深入新铺层宽度20cm。只有保证全部在新铺层上才能够修改为纵向碾压,从而保证了接缝处理的合理性。

总之,沥青混凝土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工程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对公路工程使用年限等造成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燻盛. 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技术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30)

[2]任进军,张敏.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6)

[3]郑桂金.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J]. 科技展望. 2016(27)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