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分析论文_赖宝珊

新时期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分析论文_赖宝珊

赖宝珊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六实验小学 3625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在新时期,开展对学生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技能,同样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成长。本文就新时期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50-01

前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德、智、体、美的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更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不仅符合新时期的要求,也顺应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会在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小学数学的知识、方法以及来源和发展,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分析讲解,浅显的提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新时期,教师想要为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深入的挖掘数学教材,数学教材中对学生思想教育并不明显,需要教师认真的钻研教材,将教材内容深入的挖掘,找到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将其有效的运用到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内容中,涉及到了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等等,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史料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智慧,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以通过数学家的相关故事,学习其刻苦钻研、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数学教材,找到其中的德育元素,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1]。

在学习有关于圆的知识时,教师为学生讲解圆周率时,可以为学生讲述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大约在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早了1000年。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著作中,欧洲不知道是祖冲之先知道密率的,将密率错误的称之为安托尼斯率。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才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通过数学家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德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时间最久的人物。所以,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可利用自己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又是学生常接触的人,所以,学生会对教师进行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语言、行为、仪态等等都要为学生带来美的感染,使学生以教师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成为学生自己的行为标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勤奋刻苦,为学生展现强烈的时间观念,使学生产生认真刻苦,把握时间,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师要正确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推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2]。

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会在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好奇心,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使学生真正的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3]。

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求学生4人小组合作,组长做售货员,组员当顾客,为学生提供交易的商品。教师在购物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文明购物,顾客要算好钱,售货员要认真找钱。在购物后学生互相交流,买完后互相说一说买的是什么商品,是怎么付钱的。教师为学生创设小组购物的真实生活情境,学生全部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模拟购物活动中心,学生不仅智力获得了发展,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结论

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长期的为学生渗透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小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利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为学生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田勇,赵峰.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教育渗透初探[J/OL].学周刊,2019 (17):349.

[2]王能景.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 148-149.

[3]韩信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德育教育的运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121+125.

课题名称:《“趣智″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基于“人人通”平台应用提高低年级数学预习实效的研究》。

论文作者:赖宝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分析论文_赖宝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