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奶量及品质的影响因素_奶牛论文

奶牛产奶量及品质的影响因素_奶牛论文

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的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牛论文,牛奶论文,因素论文,质量论文,产奶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影响奶牛产奶量和奶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 主要通过育种工作来改良品种。

二、环境因素 1、饲料与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2、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对产奶量和乳成份的影响

(1)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不足,会影响产奶量和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多汁饲料:在精料水平固定的情况下,饲喂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促进产奶量及乳脂率的提高,如喂山芋和南瓜,能明显提高乳脂率和产奶量。

(3)粗饲料:日粮中粗饲料比例过低特别是粗纤维不足时,乳脂率下降,因此,粗饲料比例一般不低于日粮中总干物质的40%,粗纤维不应低于干物质的17%。

(4)饲料添加剂:如在高温季节添加乙酸钠,在奶牛日粮中(尤其是精料偏高)添加磷酸氢钠,都有助于提高乳脂率,补饲碳酸氢钠,乳脂率可提高约0.3%,喂量为精料量的1.5~2.0%,与精料充分混合后饲喂。

3、饲喂技术(1)饲喂次数:一天饲喂3次优于饲喂2次。(2)饲喂方式:饲喂要定量、定时,先粗后精,少喂勤添,饮水多在饲喂后进行。突然变更饲料,产奶量下降。(3)饲料要相对稳定。突然变更饲料,产奶量下降。(4)粥料:喂粥料对提高产奶量比较明显。夏天可抽出精料的1/3,冬天1/2的量做成粥料来喂。

4、产犊季节及外界温度

荷斯坦奶牛的适温范围是0~20℃,生产环境温度上限为27℃,下限为零下13℃,产犊季节以冬春季为好,夏季产奶量及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下降。

三、生理因素 1、年龄和胎次:荷斯坦牛产奶量最高出现在4~5胎。

2、泌乳期:一般母牛分娩后产奶量逐渐上升,高产牛在产后40~50天,低产中在产后20~30天泌乳量达到高峰,高峰过后产奶量开始下降,低产牛每月下降9~10%,高产牛每月下降4~5%。最初几个月下降幅度较小,到泌乳末期(妊娠5个月以后)由于胎儿生长快,胎盘激素和黄体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脑垂体分泌促乳素,因此产奶量下降幅度较大。

3、产犊间隔:乳牛的产犊间隔一般以12~13个月最好。奶牛产后一般60天适合配种,产后超过90天配种,受胎率明显下降,产犊间隔延长,影响终生产奶量。

4、干奶期长短:一般2个月左右为宜。

5、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初产的母牛最好每天挤3次奶,挤奶前用40~50℃的温水擦洗乳房,试验表明,充分擦洗按摩乳房,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乳脂率提高0.2~0.4%。

6、体型大小:一般情况下奶牛体重在600~700公斤时,产奶量相 对较高。

7、疾病与药物:奶牛患有乳房炎、酮病、消化道疾病、肢蹄病时,泌乳量显著下降。

8、初产年龄:一般认为荷斯坦奶牛25~27月龄产犊较好。

9、其它因素:如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界噪音的干扰等对产奶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联系电话:029-7345429

标签:;  ;  ;  

奶牛产奶量及品质的影响因素_奶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