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防水工程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一个建筑质量的好坏,地下建筑保障的重中之重就是防水工程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它决定着日后整个建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以及长久性和安全性。另外,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因素在地下防水工程中都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无论是在采买施工材料还是设计图纸都要做到最好。但是目前在防水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必须有效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防水工程中存在的渗漏部位以及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水对策。希望能给我国建筑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下防水;渗漏原因;防水对策
前言: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进步,地下建筑也随之增多,不在只是局限于地上建筑。地下建筑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幅度增加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场地。但地下建筑不比地上建筑,在建设地下建筑时,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而其中之一就是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地下防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地下水主要由毛细血管水、上层滞水、潜水以及地表水所组成,地下建筑会受到地下水的严重危害,不仅会影响地下建筑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会影响地下建筑的正常使用。所以,很难做好地下防水工程,主要是因为其施工比较困难,经常会因为施工不严谨,材料不合格,设计不够全面等原因,导致地下经常出现漏水现象,并伴有裂缝、变形等现象。由此可见,分析渗漏部位以及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水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刻不容缓。
1.渗漏部位及原因
1.1 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
施工工序组织不当经常存在于地下防水施工过程中,从而造成工序衔接不当,不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浇筑过程不持续等。而地下工程往往由于钢筋过密等结构设计的原因,造成新浇筑的混凝土少震或漏震,混凝土振动棒不易插入混凝土中,最后导致混凝土不够密实,另外,由于上面结构赶工期,会造成地下结构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没有按规定养护到日期。此外,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只是流于形式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从而使地下防水工程出现渗漏现象,造成施工现场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严重影响了防水工程的质量。
1.2卷材防水层的渗漏
卷材防水层在地下防水过程中,出现漏水几率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配合不够默契,没有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还有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环境以及误差等因素,还有可能是选择的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比如,经常会存在选用的卷材接触不严,连接的接头宽度大小不同,以及承受压力不够等原因,都会造成这一漏水现象。除此之外,转角处的卷材和地面不能很好的接触,大大减少了防水效果和承受的压力,导致对卷材在回填时造成了二次伤害。
1.3防水混凝土结构渗漏及原因
目前在地下防水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渗水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浇足够水,没有清理干净表面,拼接时没有紧密接触,没有均匀涂抹脱模剂,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以及没有充分搅拌等,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水现象。另外,在板面之间的缝隙很容易渗透出地下水,主要因为在技术操作时,没有处理妥当墙板与墙板之间或墙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若长时间没有及时处理,就会破坏混凝土结构,改变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或砂石脱落,从而造成漏水。
1.4变形缝处渗漏及原因
大多时候都是止水带的原因,导致变形处出现渗水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止水带偏离了原本预设位置,发生了偏差,防水质量会受包裹不严实的严重影响,并没有达到原本的包裹效果。在振捣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混凝土离析的现象,主要因为其钢筋铺设太过密集,混凝土表面会因为不能充分的振动从而出现不平整或空洞现象,从而导致出现漏水现象,施工不符合规范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混凝土防水效果也会受到浇筑时周围环境干净度的影响,如果清理不干净,就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在浇筑时出现中间夹层。因此,只有做好止水带工作,才能保证变形处不渗水,才能有效防止这些影响止水带质量的因素。
2.防水对策
做好预防工作就是防止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在后浇带以及变形缝施工过程中,做得更加细致,具体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变形缝处渗漏的防治方法
影响地下防水工程的原因之一就是变形缝,由于地下建筑会因为地下结构的微量运动而导致变形,从而最终产生了变形缝,因此,在设计结构和选择材料时,在不影响变形缝处的伸缩、沉降性以及原本防水功能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要选择高分子防水材料,具有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在地下防水工程中;其二是选择具有高强度抗拉材料在卷材材料中铺设两层,主要应用在没有水压的地下防水工程中。同时止水带应选择整条的,最好避免设置在转角处,要做好防油类侵蚀的准备,并在进行固定工作时采用钉子固定或采取打孔固定,最后要清理和涂刷相容基层处理剂,从而有效防止变形缝出现渗水的现象。
2.2后浇带的防治方法
浇筑时应在混凝土准备完毕后进行,并在设计好的位置浇筑,四周设计可是阶梯形式也可是垂直形式,主要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另外,应选用完整钢筋在浇筑过程中,若需要截断,在断裂时需要加设辅助钢筋,而且主钢筋长度必须是钢筋直径的45倍。浇筑后要留缝,边缘要重点处理,断口要干净利索,留缝位置要准确无误,并要保证周边环境,防止留缝后杂物混入其中。除此之外,应处理对接缝处的混凝土,再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并且要保持其表面清洁不出现蜂窝或空洞现象。要在湿润的条件下,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而且要高于两侧接缝混凝土强度,最好选择在雨后或温度较低的季节进行施工。要保证不能对28小时内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动工,防止后期出现渗水现象。
2.3防水混凝土结构渗漏的防治方法
(1)补救方法
要根据不同渗水的情况,对防水混凝土结构采取补救方法和补救材料。要秉承将大面渗漏变成小面积渗漏的补救原则,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序开展渗漏水的补救过程,成排的渗漏变成以点渗漏,成片的渗漏变成孔漏,主要是为了方便最后的堵塞,将渗漏点汇聚成一点。
(2)补救材料
大多时候都是选择的快凝水泥泥浆补救材料,其主要是由水泥和促凝剂拌制而成的,这种材料对大面积的快速填补比较适用,但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型填补材料也随之越来越多,目前用的比较广泛的就是膨胀水泥,其与普通材料相比,膨胀水泥具有超强的抗渗堵漏效果。但是对于更小的裂缝而言,效果最为明显的还是化学浆处理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益缺,农村人口大面积向城市转移,促使城市地下工程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的防水工作越就越来越重要。地下建筑防水有隐蔽工程的特点,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工程,在地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地下防水工程,其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使用和质量,不管是在人员素质要求,工程的实施以及设计开展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要对防水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切切实实的抓好,并在日后检修和监测也要做到位,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不仅可以保障地下工程的长久使用,还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防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文武.浅谈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
[2]白辛.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综述[J].工程科技,2008,5.
[3]朱志威.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之浅析[J].科技资讯,2010,13.
[4]王邦波,王波.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探究[J].质量与安全,2016,10.
论文作者:何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地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防水工程论文; 现象论文; 原因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