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的应用论文_李黄毅

城市滨水景观的应用论文_李黄毅

李黄毅

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宿迁市位于淮北中部, 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地处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交会处的中心。我国著名的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和中国为数不多的二级水质湖骆马湖,象一对孪生姐妹滋润这个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河流纵横,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城而过。近年来,宿迁以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为目标定位,挖掘自身优势,引湖纳山,着力打造城市滨水文化特色。本文就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理念,做深层次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应用

1.城市滨水景观要具有开放性

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美学角度的“风景如画”上,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关键是要重视城市滨水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注重景观美的同时,更要考虑到滨河景观带的开放性。城市滨水景观带一般地处人口密集区,为方便广大市民的生活要求,在四周应设置多个出入口,方便居民进出,这样才能够体现滨水景观空间的开放性。以宿迁河滨公园为例,在东南北四个方向设置大小不同的几个出入口,方便市民进出,园内条条道路相同,避免游人走回头路。

2.城市滨水景观要具有亲水性

我国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们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为这样的水景充满动感,更加自然,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许多城市滨水景观对于水岸的处理,往往采取传统的工程措施,即截弯取直,石砌护坡,高筑岸堤等。此举确能立竿见影,使滨水区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干净”,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其中拉直的岸线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功能,同时由于这样的岸线垂直陡峭,落差大,加之水流快,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使人们行走在岸边,有一种畏惧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使滨水区成为冷冰冰和缺乏生活情趣的堆砌体。亲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辉之下无疑是心旷神怡的一大乐事。对于水岸可以利用亲水平台、台阶、水生植物等措施建成开敞的滨水空间,不仅能够使游人有机会亲水,而且能够让游人有兴趣亲水,拉近人与水面的距离,同时通过水面折桥,局部水中增加亭台等园林建筑,使游人能更进一步深入水面中间,近距离接触水面,满足人们亲水喜水的自然天性。骆马湖边的园博园在水岸的处理上就采用这种手法,自然的驳岸线条边,以植物、石块、平台、栈桥等小品建筑进行建造,满足了游人亲水嬉水的天性。

3.城市滨水景观要具有多样性

城市滨水景观是大型的综合性公园,因此景观要素不能单一。如果单一,会使得公园内部的景点部署显得单调乏味,满足不了游人的视觉享受和游憩需求。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山石、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综合搭配合理,能够起到丰富景观要素,提升景观效果的作用。

3.1山石与水景

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今天,园林用石尤广,能固岸,坚桥,又可为人攀高作蹬,围池作栏,叠山构峒,指石为坐,以至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在景石造型中,可作庭园的点缀,陪衬小品,也可以石为主题构成依水景观的中心。品石中较典型的有太湖石,黄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运用品石时,要根据具体素材,反复琢磨,取其形,立其意,借状天然,方能增色景观。湖滨新城园博园内就大量运用了山石景观,或在驳岸处,或在中心景区处,使得整个园区内增加灵动色彩。

3.1.1 雕塑型山石

雕塑型山石一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稍以加工,寄意于形,酷似风物禽鱼,若兽若人,神貌兼有。一般布置在公园入口、景区中心轴线处,以一定的主题来表达景石的一定意境,往往成为景观中心,深化园意,丰富园景。

3.1.2筑山型山石

筑山型山石常用岩、壁、峡、涧之手法将水引入园景,以形成河流、小溪、瀑布等。溪涧及河流都属于流动的水体,由其形成的溪和涧,都应有不同的落差,可造成不同的流速和涡旋及多股小瀑布等。这种依水景观的形成,对石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石的形状要有丰富的变化,以小取胜,效仿自然,展现水景主体空间的迂回曲折和开合收放的韵律,形成“一峰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

3.2.植物与水景

滨水景观中各类水体,无论其是主景还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植物的姿态、色彩以及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3.2.1水边植物配置

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水杉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野趣的作用。 河滨公园靠近古黄河边栽植了许多垂柳,罗曼园和园博园骆马湖边栽植了许多水杉和垂柳,整个景区更加显得诗情画意,自然美观。

3.2.2驳岸植物配置

驳岸分土岸、石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增加活泼气氛。

3.2.3水面植物配置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3.2.4堤、岛植物配置

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3.3 建筑与水景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中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滨水景观在现有的地形环境基础上,沿线应设置亭、榭、舫等建筑设施,为居民提供多处景点休息区与观赏游乐区,既能达到游玩休息与观光的功能要求,又起到点缀风景的景观效应。

3.3.1亭

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之一,在功能上能够满足园林游赏的要求,点缀园林景色,可作为游人休息凭眺之所,又可临近水面形成水中之亭。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亟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怀,各有其妙。一般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

3.3.2榭

建于水边,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游憩建筑,常见做法是:水边筑一平台,在平台周边以地栏杆围绕,在湖岸通向水面处作敞口,平台上建单体建筑,四周开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长窗。

3.3.3舫

建于水边,一般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选址宜在水面开阔处,既可取得良好的视野,又可使舫的造型较完整地体现出来。建造时应注意水面的清洁,避免设在易污垢的水区。

论文作者:李黄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城市滨水景观的应用论文_李黄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