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刘宇枫

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 150010

摘要:目的:对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2月份到2018年7月份进行治疗7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参照组患者未实施预防控制策略,研究组患者给予预防控制策略干预,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症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缓解症状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检验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将预防控制策略应用在肺结核患者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肺结核;发病现状;预防控制策略;干预效果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患者在发病之后,常会出现盗汗、乏力、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的得到治疗,会出现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癌等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为了有效的避免这一现状的发生,我国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策略[1]。本文主要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肺结核患者,并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研究组预防控制策略,对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进行探讨,现整理成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入时间为2017年2月份到2018年7月份,选取患者均经影像确诊为肺结核,总例数为72例,该研究是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的,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参照与与研究组,参照组(36例)未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男性人数为25例,女性人数为11例,患者年龄分布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45.22±6.48)岁。研究组(36例)给予预防控制措施,患者男性人数为24例,女性人数为12例,年龄分布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年龄(45.75±6.77)岁。将参照组资料与研究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的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可对比探讨。

1.2方法

参照组不实施任何防控措施,研究组给予预防控制策略,本文主要对研究组的预防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1.2.1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的预防知识教育,使其对肺结核有基础的认知,具体医护人员可以利用视频、讲座、宣传册、网络公众号向患者讲述肺结核的成因、危害、预防、治疗等,使其认识到防治肺结核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2]。由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医护人员也要指导患者在咳嗽、说话时远离他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尽量不随地吐痰,以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1.2.2控制病房环境

在病房中,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的进行开窗通风,使室内外可以形成空气对流,并且要对病房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消灭结核分枝杆菌,具体可以利用紫外线灯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可以在其基础上给予臭氧处理,在消毒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保证消毒时间在30分钟以上,消毒的间隔期间不能超过7天[3]。

1.2.3控制污染源

肺结核的主要污染源就是肺结核患者,所以想要切断传染源头,需要对疑似肺结核的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进行及早的发现与诊断,以此来控制的病情的发展以及病情的传播,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来评定预防控制策略的干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2例肺结核患者的所有临床数据输入到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在该统计学软件中选择X2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缓解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以%形式呈现,P<0.05则说明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讨论分析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症状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为94.44%,参照组患者的缓解率为61.11%,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检验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症状对比

3.讨论

肺结核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肺结核的主要发病特征为胸痛、盗汗、乏力等,并且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若不能对该疾病进行及时的救治,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在对其他人的健康造成威胁,所以现阶段我国需要从健康宣教、控制病房环境、控制污染源等方面对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防控干预效果。

本实验中将我院在2017年2月份到2018年7月份进行治疗7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研究组实施预防干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病症缓解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94.44%、5.55%,参照组患者的病症缓解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为61.11%、36.11%,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病症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却远低于参照组,且最终的检验结果均为P<0.05,此结果与高卫仁[5]的研究结论相符,表明对肺结合患者实施预防控制策略,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艾苗苗.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有效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医学信息,2018,31(16):90-91,94.

[2]于佳男.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3):11-13.

[3]姚新华,方颖群.肺结核的发病现状以及有效预防控制策略[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378.

[4]问进盈.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6):135-136.

[5]高卫仁.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56-57.

论文作者:刘宇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刘宇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