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工程项目的质量是由建设单位负责的,为了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做好建设项目的质量,对于项目的管理工作是建设单位应该重视的工作内容,因此,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决定了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项目建设中要对工程的所有环节加强管理,从而提高建设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使项目的质量符合企业在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促进建设单位能够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一、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是指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关于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建设醒目合同中对建设项目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征的综合要求,其中包括工程建设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和工程实体质量。首先,工程建设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体现在实用性、真实性、经久性、生态和谐性等方面。建设工程项目具有相对性,是根据不同业主的需要而设定的,具有多样性。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由概念环节向实体质量建设环节转换的过程,其中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是转换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随着质量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始不断更新,迎来了现代质量管理阶段。现代质量管理阶段的第一个标志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提出,第二个标志是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发展。其中,质量第一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有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建设过程中,要秉着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并依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采用数据统计的途径,科学分析组织工作对象和建筑项目实体,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起伏的现状进行探究,通过数据分析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并根据采取合理的完善策略,切实了解改进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准则。
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动态响应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进行的事前主动质量控制,通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制定施工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可能导致质量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事前质量预控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整体优势,把长期形成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经验智慧,创造性地应用于工程项目。事前质量预控要求针对质量控制对象的控制目标、活动条件、影响因素进行周密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地控制措施和对策。
2、建设单位应做好项目造价管理
2.1施工投资计划要认真编制。在整个建筑项目中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要以造价程序为标准。在编制投资计划的过程中要加强投资款项的管理、加大款项清单的审核,确认投资之前要仔细分析工作量,并通过分析拟定成本投资的详细计划,同时加强款项的复核管理。
2.2加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为了能够使建设工程顺利进展,应该加强管理项目施工的造价控制,并保证项目施工中的支出符合投资计划规定的范围,同时加强审核和符合工作,主要是针对额外的工程量和单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要做到详细细致,对决策阶段、招投标、合同、设计、施工技术、材料选择,施工人员等方面都要做好造价控制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做出调整。
2.3在项目造价控制中采取偏差分析法。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控制造价的分析,特别是对实际造价的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招价找出与造价计划中的偏差,同时对偏差进行详细的探析,及时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同时,进行造价的重新评测,从而能够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降低造价成本。
3、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建设单位应做好相关测量
3.1将造价、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处理好。工程的完善能够为建设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使建设单位得到更好的回报,应加强工程进度的管理。在保证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然而整个项目中多个环与工程进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人认为,提前完工会难以保证工程质量,控制资金的投入也会对质量造成影响,而加快工程的进度会受到质量控制的影响,其中处理好其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规定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因此,为了使造价、进度、质量完美的协调,必须加强工程的管理工作。
3.2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组织构件。建设单位要加强建设完善的管理体制,组建专业化、素质化、规范化的管理团队,使其能够严格遵守工作规范,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需要多个部门或单位通力合作,使合作方能够有共同的目标,规范合同内容防止某一合作方出现纰漏。在合同的基层上建设单位还要制度好完善的施工计划,使各个单位能够在施工计划内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建设单位通过以上方式加强提升对项目的管理水平,能够保证建设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
4、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4.1验收不合格整改处理。工程验收之后总会有部分环节处理的不得当,需要做出整改。对于工程质量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的环节及时地进行整改,并在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下进行验收工作。如果整改之后仍然达不到规划要求,必要时需要责令施工单位返工重做或者做出大的整改施工,已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验收工作可以发现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通过整改检查警告他们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还需要主管部门核查他们的施工资质及建设资质,必要时还需要追查法律责任。
4.2合理的建筑工程评价制度,建筑工程施工评价。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单位的评价,对于施工质量高的建筑企业给予肯定和表彰,提高建筑企业的积极性,保证后期建筑工程具有的更高的质量;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企业,要及时的做出提醒和警告,出现重大质量问题还需要批评通报,进行必要的惩罚。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是各项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必须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分工负责,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为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依据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建立施工质量控制组织,对工程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在项目管理中力求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建立科学化的组织机构来保证项目部的整体实力强调规范化的工作标准来保证各项工作的质量。确立“决策要评价,执行有计划,实施讲受控,事后速总结”的项目管理模式,以一流的管理水平来保证一流的工作质量,实施集约化的项目管理。
结语
总之,随着近年来建设行业为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要求越来越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成为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建设行业急需解决的环节。施工单位一定要从各个环节一步一步落实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科学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施工工程顺利进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立军,杨旭,郑慧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建筑与预算,2018(04):28-30.
[2]冷卫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分析[J].经贸实践,2018(11):327.
论文作者:胡金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建设单位论文; 质量论文; 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项目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