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风景园林工程是重要部分之一,起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探讨了具体的选择原则以及配置方式,希望对风景园林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选择;配置
1植物选择和配置
当前社会发展中各行业对绿色生态理念越来越重视,风景园林的施工理念也随之得到了全新的发展,逐渐将“绿色、生态和环保”作为施工环节中的主要理念。和普通的观赏性园林相比,风景园林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在植物选择和配置工作上。为了园林景观工程能更好的满足施工的基本要求,在造景过程中就应该有效引进园林植物,并且由于地域自身性质的影响,在对风景园林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天然的、未经雕饰的植物。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风景园林施工实用价值,也要尽可能选择更合理的植物。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风景园林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应该提升园林景观的协调性和美观性,通过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营造更为完善和自然的园林环境与空间。
2风景园林建设中植物选择的原则
2.1适宜性原则
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植物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健康生长,因此园林工作者必须全面考虑植物的特点以及风景园林所在区域的环境、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和人文环境等,进而保障所选择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设计要求和所能够实现的目标来选择园林植物,且要在不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选择,一定要杜绝盲目开展选择工作,遵循适宜性原则来选择适宜的植物。例如,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应选择耐寒性强的植物,而耐寒性植物对土质要求不高,适宜在北方园林中进行种植;对于南方地区来说,一般会选择耐热性强的植物,耐热性植物对水的需求非常大,而且对区域地质要求也较高,而南方地区正适合这些植物的生长。所以,一定要坚持适宜性原则开展风景园林的建设,从而保障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良好开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由于当地盐含量较高且干旱缺水,时常会有强风天气,因此,需选择具有较强耐盐能力、抗旱耐涝性强、易繁殖、抗风性强等特点的植物,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东南沿海地区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通常该地区可选择木榄、红海榄、无瓣海桑等红树植物,也可以选择乔木银叶树、海檬果等半红树植,还可以选择乔木、草本植物等。这些植物都有着耐盐力强、抗旱耐涝力强、易繁殖等优势,而且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
2.2植物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也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但是多样性的原则必须要建立在园林特色的基础上,所以搭配植物必须要突出园林的特色,提高园林设计美感的同时,提高园林的生态功能。路边景观也是园林的一部分,街道旁边的植物选择不但考虑到实用性,更要长远考虑,为了整体美观,易于打理,就要考虑耐久性和群落性的特点,可以减少噪音对人们的影响,保证空间气候稳定;园林内的植物多为小而精的欣赏类植物,就需要依据区域范围的特点实施配置,此外,考虑到人们游玩的需要,四季的搭配也要体现节奏感,不能使植物搭配过于单调,在设计主要欣赏花和叶的植物时,一定要错开季节,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2.3综合效益原则
一般情况下,风景园林建设是公益性的,其并不能产生利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成本,因此,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还必须要遵守综合效益的原则,通过预测投入的成本,来预估施工成本,并尽可能避免使用珍稀物种,而选择经济成本比较低的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选择针对实际而定,栽培为主,尽量少进行大量购买,减少投入成本,提高园林效果,植物成长后,养护管理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最后还要考虑植被成长后期的情况,比如植物后期的养护及美化成本等。
3基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配置方式
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就是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与设置,达到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与提升。在园林设计与园林景观植物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在此要求下,植物配置一般需要满足生态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所谓生态性原则是指植物配置时需要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和整个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植物配置需资源节约、维护频率低、相互干扰小。艺术性原则是指园林植物配置需要满足城市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美观,需要在不同植物搭配、植物外观设计上做出改善,使园林植物在满足生态需求的基础上,成为城市景观,提升城市设计品位。
3.1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配置
在配置植物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具体情况,首先,要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剔除掉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植物和生长环境与城市严重不符的植物,据此筛选出能够在园林建设中健康生长的植物,减少后期绿化维护的成本。其次,要根据城市的具体建设情况选择和城市环境比较协调的植物。比如在公园景观的植物选择中,要考虑到公园是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选择的植物应尽量外形好看,且不会使居民受伤的植物,比如紫藤萝等植物,而仙人掌之类带刺的植物就不能配置在公园这种公共区域。同时,还要考虑植物之间的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之间的搭配要妥当,使每一种植物都能够获取充足的养分。
3.2注重季节变化,合理配置植物
在风景园林的施工建设中,除了要考虑植物自身的生长环境需求,植物与城市环境的匹配和植物之间的搭配,还要兼顾园林建设的美学效果。风景园林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城市的环境更加美好,因此植物规划最终呈现的效果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所以要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美,将植物通过各种方式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形成比较美观的场景。同时,还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带来的园林景观的变化,使不同的季节里园林都能够具有观赏价值,做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例如:早春可选择桃花、丁香、榆叶梅、迎春和连翘等,晚春可选择玫瑰、蔷薇、棣棠等。
3.3合理配置绿色植物与花卉植物,做到相映成趣
在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应从园林景观建设的整体协调性、统一性及和谐性角度出发,充分展示出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的地理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所拥有的植物种类也是非常多样化的,所以,配置植物时应充分利用植物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查与研究,以此来为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乔灌木、常绿树和落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进行有机结合,也可以选择将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并利用花草进行点缀,从而形成层次丰富的复合结构,让整体景观更具观赏性、更具特色。而且植物群落的抗逆性将会得到增强,进而能够保障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避免其受到有害生物的危害,最终能够发挥出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效益、观赏价值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建设能够为城市增添生命力,营造一个轻松的生活氛围。为了保证城市美观,减少城市污染,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要做到合理选择与科学配置植物,提升我国的园林景观建设水平,从而实现城市景观和环境气候的优化,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素梅.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J].现代园艺,2018(09):112-113.
[2]陈晔琴.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讨[J].现代园艺,2018(08):127.
[3]王志唤.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18(04):153.
论文作者:田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植物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园林论文; 原则论文; 城市论文; 环境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