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1800
【摘 要】目的:分析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检验的80例健康血常规样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注入新新型溶血素,对照组注入传统溶血素。结果: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数量相对于对照组的水平高,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溶血素优于传统溶血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检验;溶血素;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44-01
溶血素是指任何能使红细胞溶解并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物质。又称细胞溶素。确切的说它是细胞溶素中的一部分,细胞溶素是指细菌分泌的能够使细胞溶解的毒素。作用原理为特异性地结合于红细胞的抗原型的灵敏的、互补固定抗体,该抗体可导致红细胞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本文通过对80例健康血常规样本的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血常规样本中,随机抽取80例健康人的资料。80例样本中男性样本48例,基本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为44.3岁;女性样本32例,基本年龄21~74 岁,平均年龄42.4 岁。上述所有调查研究对象均接受住院治疗,且符合临床的诊断标准。将80例健康人血常规样本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加入新型溶血素,在对照组中加入传统溶血素。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集80例的血液进行研究,血液均在清晨空腹采集,抽取10mL静脉血,并将静脉血分装到两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的血液样本容量均为5mL,在检验两支试管中的血液样本时分别采用了传统型溶血素及新型溶血素,根据溶血素种类,将临床检验结果分为传统组、新型组。在利用血液样本进行临床检验时采用的仪器为血球仪 SYSMEX4000I,使用的传统型溶血素由氰化钾及硝普钠盐构成,氰化钾的含量为5.0 g/L,硝普钠盐的含量为0.4g/L;使用的新型溶血素由溴棕三甲胺(CTMAB、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甲醛及医用乙醇构成,其中CTMAB的含量为 30 g/L,Tri-ton X100的含量为3.0%,医用乙醇的浓度为95%在,溶血素中的含量为 22%,甲醇的含量为3.5%。此外,进行SYS 稀释液,EDTA-K2抗凝剂,质控品为单项型质控物,临床检验时采用了 其中 PLT 为 161×109/L,Hb 为132 g/L,WBC 为 100×109/L,RBC 为 5.93×1012/L。准备好质控品、溶血素、分析仪及相关的操作器械之后,便可以开始采用两种溶血素对两支试管中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临床检验方法如下:先从冰箱中将保存完好的质控品取出,取出后静置于 15~30℃的室温环境中,静置时间为 15~20 min,静置时间达到要求后匀速转动及翻转质控品[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测时严格按照自动分析仪的操作要求置入血液样本,加入稀释液、溶血素及质控品等,完成检验后记录好相应的结果。
1.3观察指标
比较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对血小板值(PLT)、白细胞值(WBC)、血红蛋白值(Hb)及红细胞值(RBC)的影响效果。
2.结果
在使用传统溶血素的对照组中,经过血常规检验后,可以发现白细胞的水平为(3.48 ±2.33)× 109/ L。在使用新型的溶血素的实验组中,经过血常规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的水平为(3.53±2.7)× 109/ L。在对照组中,经过血常规检验后,可以发现血小板的水平为(193.42±2.62)×109/ L。在实验组中组中,经过血常规的检测,可以发现血小板的水平为(192.84±2.41)×109/ L,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开展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排除影响检验结果的不利因素,避免得到的检验结果存在过大的误差,进而为临床疾病,包括出血倾向、炎症感染及贫血等的病情诊断及进展程度的准确评估提供确切资料,避免因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而引发过度医疗及错误医疗的问题,从而减少医院中发生的医疗纠纷[1]。试剂的成分与质量是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溶血素是开展临床检验工作时不可或缺的试剂之一,因此要合理选择检验过程中应用的溶血素。
本文通过对80例健康人血常规样本分别采用新型无氰溶血素以及传统的含氰溶血素的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在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新型溶血素中无氰化合物形成的产物稳定性较差造成的。新型溶血素中无氰化钾成分[2],而传统型溶血素中则含有氰化钾成分。氰化钾属于一种毒性较强的化合物,可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如在检验操作的过程中造成氰化钾不慎流出,则会对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引起中毒事件。因此相对于传统型溶血素而言,新型无氰化钾溶血素具有操作安全的特点。另一方面,传统型溶血素溶解血细胞的速度较慢,重复性检验血液样本的效果相对较差,且其中含有的氰化钾将会与血液样本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不含氰化钾的溶血素则不会导致血液中的实际 Hb 值出现过低的现象,具有减少检验结果偏差的作用[3]。因此,应用传统型溶血素将会降低血液检验结果中的Hb值,对血液样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该研究中传统组检验结果中的Hb值显著低于新型组,再次证实了上述观点。在应用此类溶血素进行临床检验时可以采用调整数值的方法对检验结果进行校正,以提高检验值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检验中应用新型溶血素可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检验结果,同时可以保证临床检验的安全环保性。
参考文献:
[1]黄小霞,高赐凤,温红娣,等.脐血血清胆红素和溶血三项检测对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57-59.
[2]原敏,唐聪海,吴阿阳,等.12 例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外溶血试验配血与输血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6):1716-1720.
[3]刘兰凤,杜丽新,李凤莲.浅谈用胶乳凝集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 O 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45-47.
论文作者:刘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样本论文; 氰化钾论文; 血液论文; 传统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血常规论文; 组中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