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经济危机理论的几点质疑_经济论文

对传统经济危机理论的几点质疑_经济论文

对传统经济危机理论观点的一些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危机论文,观点论文,传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传统观点认为: 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214 页)笔者在研读这一观点时,有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学术界同仁共探讨:

显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是资本家不断加强剥削的结果。然而,细细想来,劳动群众失去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购买力),恰恰是资本家阶级增加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购买力)。也就是,就整个社会来看,社会的总需求规模并未缩小,这又何来“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是爆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呢?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以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为基础的价值分配关系,所引起的只是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即引起雇佣劳动者的需求(主要是生活消费方面的需求)相对缩小,资本家的需求(生活消费需求、再投资需求)相对扩大的变化趋势。在这一变化趋势中,无论是雇佣劳动者的需求,还是资本家的需求,都是会形成社会购买力进而引导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但这种社会购买力结构的变化,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显然是两码事。

2 传统观点还认为: 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所暴露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就生活资料来说,要使现有人口能够富裕地生活,满足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那就不是太多而是生产得太少了;就生产资料来说,要使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就业,那么,生产企业还需要大量建设,生产资料也不是太多而是生产得太少了(参见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及其它版本的《政治经济学》)。

这种推论,给人的明显感觉是,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经济危机就可以荡然无存了。

然而,我觉得,采取这样的方法分析问题,也是不严密的和有问题的。

因为,“要使现有人口能够富裕地生活,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要以社会能够提供相应的物质及精神文化产品为前提的。也就是,必须以劳动者提供的有效劳动为前提。然而,在上述推论中,恰恰没有提“劳动”问题而只提了“需求”问题。按照经典作家的分析,撇开社会成员的劳动贡献而充分满足他们的一切物质文化消费需要,只能发生在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实行的是按需分配原则)。然而,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原则,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消费需求的满足,就只能是相对的满足,而不能是充分的、绝对的满足,即只能是相对于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而获得的适量满足。

再做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阶段,特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能实行经典作家所设想的那种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而必须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由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群众现实需求的满足,就只能是有支付能力需求的满足而不能是其它模式的满足。这样一来,如果撇开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单就劳动群众需求得以满足的实现形式来看,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群众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群众事实上就是没有区别的。

既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既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群众的需求都只能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既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并不在总量上减少社会需求量,既然资本主义在上述条件下周期性地爆发着经济危机,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也会爆发经济危机呢?这个问题,留在下面进行分析。

传统理论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时,指出的是:“要使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就业,那么,生产企业还需要大量建设,生产资料也不是太多而是生产得太少了。”

这种分析,也是有着明显的疏漏之处的。

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生产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消费资料的生产,生产消费资料则是为了满足全体劳动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业,只能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本身。如果以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为目的组织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资料的消耗,那岂不将“手段”偷换成了“目的”了吗?那还怎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群众的物质文化消费的需要,那还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吗?那还称得上是“经济”活动吗?

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就要竭力降低生产成本。这其中,也无可置疑地包括降低劳动力的耗费。因此,设想以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为途径来消除生产资料生产过剩的现象,显然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行要求,是打有浓重的空想色彩的。

3 传统经济危机理论的又一个疏漏之处是, 只将购买力不足看作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而忽略了,在有社会支付能力的条件下,如若社会生产所提供的产品质次价高,或者货不对路(比如,产品的花色、品种、款式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或者因为信息、交通、流通等方面的阻隔,致使社会产品不能得以实现的话,那么,也是会出现生产过剩、大量产品腐坏变质的现象的。事实上,上述现象是广泛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之中的。然而,传统经济危机理论却忽略了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疏漏。

总之,传统理论在阐述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时所提出的立论是不严密的,所提出的消除经济危机的方法也是带有空想色彩的。

那么,经济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是多重的。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问题,机器大工业生产显然是产生经济危机现象的生产力原因。因为,机器大工业有着极高的劳动生产率。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问题,经典作家认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造成经济危机现象的原因。经典作家的分析是极其深刻的。但我觉得,这一矛盾现象,不仅广泛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也普遍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的社会形态中(只是在不同的商品经济中,这一矛盾覆盖的范围有大小之别,这一矛盾碰撞的激烈程度有强弱之别罢了)。之所以提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一矛盾现象是由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所决定的。具体地讲:

市场上出现什么盈利信号(通常以价格信号表现出来),商品生产经营者就会投资于什么行业;市场盈利率越高,投资者的积极性越高。由此竞争下去,必将加大某些行业的投资数量,从而降低这些行业的投资盈利率,直到投资者无利可得,甚至出现亏损现象时,生产经营者才会猛回头中止投资。可是,事到此时,这些行业业已形成无可挽回的生产过剩现象了。

那么,再往深处看,又是什么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发生作用的致因呢?我认为,这是由商品生产经营者的“逐利天性”决定的。十分明显,正是因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具有这种“天性”,他们才会满怀热情地投资高盈利行业,才会在盈利不足或者亏损的情况下撤出投资,也才会出现全社会的以追逐高额利润为宗旨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激烈竞争乃至残酷竞争。我还认为:商品生产经营者的“逐利天性”并不因经济实体的所有制性质不同而不同:个体经营者、资本家具有逐利天性;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同样具有逐利天性;只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资本家的逐利性表现为追逐剩余价值,其间包含了对雇佣劳动者的盘剥;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独立的或者相对独立的公有制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追逐的首先是企业利润,其间不包含剥削关系罢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无疑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模式又是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加之国家的计划调控只能是宏观上的粗线条调控(不可能覆盖所有经济领域,规范所有企业的运作),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过剩也就必然成为难以避免的现象了。这种现象,业已得到了事实的验证。比如,我国有大量企业产品无销路,职工长期放假,诸多行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是很低的。如1990年我国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利用率是:

电冰箱40.1% 黑白电视机63.4% 洗衣机40.9% 彩色电视机 45.3%

吸尘器17.7% 收录机 65.4% 空调机24.5% 啤酒64.3%

(见《管理世界》1992年第2期第31页)

令人忧虑的是,以上情况迄今也没有多大改善。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存在生产过剩现象的。当然,我国目前的生产过剩现象只是局限于某些行业,尚未波及到整个社会,也未表现出危机的周期性。这种情况,按照经典作家的分析,只是属于“中间危机”。马克思说:“中间危机,它们有些是比较带地方性的,而有些是比较带特殊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259页)

通过以上的论证,笔者认为:经济危机,是以机器大工业为生产力标志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现象。当然,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待学术界同仁进一步探讨。

笔者认为,对于经济危机现象,没有必要将其看得“一团漆黑”,认为纯粹是洪水猛兽、瘟疫灾难,而应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它。

从它的负面效应来看,经济危机的确造成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大批物质产品遭损坏、社会生产力被闲置的现象,甚至,演化成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剧烈动荡。

然而,经济危机也有它的积极作用。从它的正面效应来看,从动态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宏观大视角来看,劣质企业倒闭,难道不是社会经济细胞有生命力的新陈代谢现象的表现吗?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更新,难道不是社会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新的质变的起点或标志吗?

对于经济危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我认为应当将其看作是社会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难以取消的成本代价。“事无全遂、物无两兴”(明·徐祯稷《耻言》卷二)。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经济学的常识。问题是,人类社会应当努力降低这个成本耗费。

当然,在以短缺为基本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断然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现象的。但这种社会产品都能得以充分“实现”的经济现象,并不表明劳动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恰恰相反,在短缺大背景下,劳动群众的消费事实上是受到极大限制的,消费者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消费自主权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僵死的、没有生机活力的、缺乏迅速创造庞大社会财富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众所周知,在传统体制下,企业,都是“万岁企业”,没有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压力;职工,都是无失业之虞的“终身职工”,缺乏进取竞争、拼搏开拓意识;加之国家经济计划又总是舛错不断、力不从心,难以科学地、合理地、及时地指挥从宏观到微观的复杂经济运作,以致国民经济失调成为一种周期性的经济现象。而这种经济失调现象的矫治,又是以计划的调整来实现的,其间缺乏固定资产大面积更新的生产力推动机制,这就使得传统计划经济国家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只得摒弃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传统政治经济学在评价经济危机现象时,往往只历数它的弊端,而无视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评价计划经济现象时,只强调它的“有组织、有计划、按比例”而忽视了在“计划”掩盖下的“盲动性”。这些观点,显然都是形而上学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上述经济危机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并给予科学的评价。事实上,我国有的经济学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我记得,有一经济学工作者撰文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叫做:“没有重复生产,就没有竞争,就没有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认为,这一认识是极有见地的,它能引发我们思考许多问题。

标签:;  ;  ;  ;  ;  ;  ;  ;  

对传统经济危机理论的几点质疑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