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井春 (永州市中心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为85.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房颤、房扑方面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安全性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
关键词:心律失常;普罗帕酮;胺碘酮;
临床上心律失常十分常见,发病机制是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脏冲动的频率,传导速度异常[1]。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等。其分为冲动传导异常心律失常和冲动起源异常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病对心脏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2],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安全有效抗心律失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与排除标准,符合衰竭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心律失常标准,且经心电检查确诊。68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检查确诊。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在46~84岁,平均(55.3±3.2)岁。原发病:高血压28例,心肌病16例,冠心病15例,预激综合征7例,其他2例。其中室性早搏10例,房颤26例,房扑10例,房性早搏14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
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盐酸普罗帕酮片,山西太原药业,50mg/片),每日0.3~0.6g,持续给药4周;实验组:给与胺碘酮治疗,患者口服200mg胺碘酮片(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H1999)进行治疗,3/d每周频率减少1次,减至1次/d为止,持续四周。前后,检查、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电图、血镁、血钾、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血压、心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疗效评价
血流动力学指标:红细胞比容、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西部沉降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做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心律失常类型的疗效对比,详见表1。实验组患者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房颤、房扑方面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导致心脏血流动力紊乱,心肌供血不足、低血压易伴阵发性心跳过速及阵发性或持续房颤[3]。严重者可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均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皆有Ⅰ、Ⅱ、Ⅳ类药物药理特性,主要作用机制: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减缓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降低新肌耗氧量。实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且与普罗帕酮比较无负肌力作用[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但经过多年临床相关文献报道[5],胺碘酮剂量必须合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用药,避免引起甲状功能亢进,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朱来略,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141-142.
[2]心血管病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指南[S].2004.
[3]杨淑茵.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43):8487-8488.
[4]Muhammsd T,Cui L Jide W ct al.Ration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water -eompatible Molee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seleet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f amiodarone [J].A nalytica Chimica Acta,2012.709(2):98-104.
[5]庞小云.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779-780.
论文作者:刘井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普罗论文; 失常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