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 421001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75.56%),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对症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疗效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精神内科病症,是由脑部供血异常,脑部供氧不足而引起。严重时患者会在脑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造成局部脑部组织坏死,进而使患者丧失运动能力,同时还会存在头晕、四肢无力、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1]。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目前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多发于老年群体之中。多数患者会由于脑部长时间缺血、损伤面积大等因素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对脑梗塞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过程中还需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1.23±2.39)岁;轻度认知障碍22例,中度认知障碍14例,重度认知障碍9例。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2.54±2.44)岁;轻度认知障者24例,中度认知障碍16例,重度认知障碍5例。上述两组的一般资料统计学对比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相关脑梗塞临床诊断标准确诊。(2)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与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的气管严重异常或损伤的患者。(2)无重大精神疾病,可以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
1.2方法
上述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行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含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等。
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并使用软枕将头部、肩部、髋部垫高,使其肩部能外旋或外展。在患者采用侧卧体位时,支撑头部,健侧下肢向后伸长,背部倚靠靠垫[2]。(2)心理及生活能力训练,护理人员主动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升治疗及护理配合度和依从性。加强早期康复护理,从患者穿衣、洗漱、进食、负重等逐渐锻炼患者的活动与生活能力[3]。(3)认知功能训练。第一,锻炼记忆力,让患者在10min的时间内对卡片内容进行记忆,讲出卡片的名称和内容,如回答正确逐渐增加记忆量。对多个卡片内容进行记忆后,回顾第一个卡片内容,锻炼回忆力。第二,注意力训练,通过视觉跟踪、猜字等游戏锻炼患者的注意力。第三,计算能力锻炼,设计相关生活数学算数题,由10以内逐渐到100以内,逐渐增加难度[4]。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进行对比评价,采用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分总和30分,分数越高认知能力障碍越严重。采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定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越好[5]。
(1) (2)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评价,评价内容包含入院宣讲、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日常沟通。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MMSE评分、ADL评分)以()表示,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2.1 MMSE评分、ADL评分评价
研究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表1 MMSE评分、ADL评分对比()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数量的增加,脑梗塞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脑梗塞患者常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这种疾病一旦确诊需及时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有美国健康促进研究院最先提出。旨在帮助护理人人员对患者提供优化的医疗服务,改善护理结果,促进患者康复。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在脑梗塞患者对症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肢功能尽快恢复,为后期的自我护理奠定基础,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使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提升治疗效果。通过一系列的生活能力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强化认知功能锻炼,如记忆力、注意力、计算能力训练等,使患者的认知能力稳步提升,从而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75.56%),P<0.05。由此可见,针对脑梗塞后认知障碍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脑梗塞后认知障碍患者对症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能力,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松霞.集束化护理对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2):31-32.
[2]沈凤娟.集束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84+88.
[3]张洁,樊秀娟. 针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J]. 今日健康,2015(4):214-214.
[4]李艳. 有氧联合平衡运动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120-123.
[5]丁敏.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8):1088-1091.
论文作者:李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患者论文; 认知论文; 脑梗塞论文; 能力论文; 常规论文; 评分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