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建筑行业为重要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现如今,大跨度、大截面的高大模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因此,对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1导言
实际模板支撑体系构建前,一些技术人员并未重点解读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也没有全面落实好技术交底工作,这样容易使得支撑体系施工出现随意性及经验性。
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概述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应用的支撑体系。如果模板支撑高度在8m以上,或者模板搭设跨度在18m以上,或者施工总荷载在15kN/m2以上,或者是集中线荷载在20kN/m2以上,即可成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与一般的支撑体系相比,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保证高大支撑模板施工的顺利进行。
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要点
3.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①在制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后,技术人员应负责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编制完善的交底内容,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明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②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的各类扣件、钢管等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并反复确认,禁止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应用于项目建设中。③在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施工前,对于支撑体系的纵横向应进行置线作业,确定底座以及垫板的安装位置。④对平面轴线进行测量放线,并进行技术复核,保证楼板的平整度。⑤在支架以及楼板的支撑体系安装施工中,应综合考虑下层结构的承载力水平。
3.2扣件钢管支撑体系搭设
在立杆施工中,应注意同一方向的立杆间距应保持一致。梁和梁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同时板和梁之间的荷载也有较大差异,在应用对接扣件进行立杆连接施工中,应注意尽量避免相邻对接接头同步。在水平杆搭接施工中,应注意保持横向水平杆以及纵向水平杆之间能够双向拉通,另外,对于接头间距,应控制在500mm以上。在主节点位置,可设置横向水平杆。
3.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
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于模板体系周边外侧以及地下室顶板施工中,可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另外,还需应用地泵接水管进行中间部分混凝土浇筑。对于地上部分外侧,可采用水平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有些施工区域的浇筑难度比较大,对此,可采用地泵接水平管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拆模施工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才可拆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拆模施工方案,并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员进行审批,在获得总工程师确认后即可进行拆模施工。
4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问题
4.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方法合理性差
具体构建过程中,为能依据相关构造要求实施具体搭设,尤其支撑体系立杆底部也没有安装一定厚度的垫板,支撑体系稳定性的立杆间距及水平杆步距过大,杆件搭接构造也未能达到相关要求。高质量、有效模板支撑体系不仅包括科学完整的计算过程,并具有一定高效及安全性构造措施。
4.2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间与方法不适宜
模板支撑体系和楼板结构作为施工阶段彼此之间影响较为显著的系统之一,基于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增加,模板支撑体系的内力相应减小,所以模板拆除时机不合适,混凝土构件会遭受施工荷载扰动产生明显损坏情况,不仅对结构外观尺寸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引发混凝土楼板开裂等诸多问题,这样明显降低结构安全性及适用性。另外,如果现场并未针对操作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拆除过程不依据有关施工方案开展,往往在拆除阶段出现模板大滑移情况,应会致支撑体现稳定性大幅度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模板支撑体系专项设计方案合理性极差
为确保高大模板体系在搭设时可以达到刚度、强度、稳定性的条件,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求编制详尽具体的专项施工方案。但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出台前,我国并没有针对模板支撑体系设计的标准,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重点依照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开展,因此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方案差异较大,实用性难以有待验证。对施工阶段中的活荷载没有采用足够调查取得高质量数据,并可完全探究各种活荷载相关影响,例如倾倒混凝土动力荷载、风荷载等,会致使模板支撑体系施工阶段出现突然丧失稳定性情况。模板支撑体系计算模型精确性及可靠性应当重点加强,尤其施工阶段随机因素数量及种类多,搭设的模板支撑体系常与计算模型存在较大的区别,有些差别若未饱和研究,会给项目施工埋下强大的安全隐患。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管理机存在缺陷及不足现场施工管理机制是否正常运行作为确保支撑体系安全及施工质量的根本条件之一,而常见问题大体表现具体如下所示。施工单位未参考现场具体条件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大多采用边施工边编制施工方案的模式,实际施工阶段也未能针对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及检查。
5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控制
5.1原材料质量控制
如今建筑市场中的扣件质量以及钢管层次不齐,通过对近年来多个项目的钢管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发现,有高于80%的钢管其管壁厚度都在3.3mm左右,技术工作者应该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如果不重视这种现象,如果在没有经过实际测量的前提下直接套用48.3×3.6mm截面钢管数据进行搭设以及验算,就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如今,很多模板坍塌的事故都和扣件质量以及钢管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高大模板,除了进行扣件以及钢管检查之外,还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验算。在搭设支撑系统之前,需要逐个检查每个扣件以及每个钢管,对于直径、壁厚不达标的构件,严禁将其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
5.2细部节点的施工控制
各个环节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者需要重视横杆步距、支撑立杆间距以及剪刀撑设置等各项工作,并且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但是,对于这些参数来说,只要做好了安全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交底工作,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出现。在开展多年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经常存在细部节点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主要是,立杆底部的垫板经常会出现欠缺以及偏移的现象、梁的立杆和模板的支撑立杆存在混合使用的现象、无法区分清楚单扣件和双扣件,导致缺少抗滑扣件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因此,管理工作者应该施工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及时开展检查以及纠错工作,以免存在不必要的返工现象,或者由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引发安全隐患。
5.3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安全控制
为了强化高大模板施工作业,就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运用车泵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的时候,需要对出料口的而高度进行控制,并且需要及时移动泵管,以免混凝土对于模板的支撑体系产生冲击作用。使用台泵开展混凝土泵送作业的时候,因甭管会出现较大的振动,同时,浇筑混凝土的时间比较常,在长时间的振动之下,混凝土的模板容易出现杆件移动以及扣件松动的情况,如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控,就会造成支撑体系坍塌,因此,布设支撑体系的时候,应该避开泵管立管,并且要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监管。
6结语
综上所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应用过程中,这样可明显提升大空间混凝土支撑体系适用性,重视整体体系安全及应用质量,全面协调各个方面力量,提升相关施工工序监控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铁之,吴勉和,刘江,等.浅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229.
[2]程达.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143.
[3]易琛,李寰焜.大面积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J].大陆桥视野,2017,(24):156.
[4]林杰,蒋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593-593.
论文作者:蔡朝晖1,林燕萍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体系论文; 模板论文; 高大论文; 扣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荷载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