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从对国共内战的认识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共论文,内战论文,价值观论文,历史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历史教学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观点、理念和方法,它主要来自于历史教师对学术研究动态的吸收以及对各种文化层面的关注和了解,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历史教师,他们思想活跃,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吸收新知识快,把新观点、新理念应用于历史教学,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形成冲击,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是,我也发现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标新立异,以新、奇、异的观点迎合思维活跃、思想单纯的中学生,这样的课虽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仅仅让学生喜欢是不够的,最重要还是如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近读《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2期的一篇文章《高考历史教学复习的想法与做法——从2009年广东卷的第9题说起》,作者是广东省罗定中学的李翰老师,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改变一些语境和话语体系,不能总是被某种情绪的东西所主导,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理性和成熟。人教版必修一在讲到三大战役时,有这么一句评价: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讲到课文上这句话时,我特别告诉学生,内战是同胞之间的厮杀,同胞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骨肉,内战没有赢家,我们要做的不是炫耀而是反思。我给学生看《内战结束的前夜》那些国军官兵的照片——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士兵理发的照片;让学生欣赏《一个时代的谢幕》《1947年春:延安》的照片,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历史,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我告诉学生,当年四平战役时,取得胜利的国军军官,看到四平大街上堆满的解放军的尸体时,有的国军军官哭了;仅仅一年后,当胜利的解放军打扫长春的战场时,也有战士哭了。如果让我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一定不会写“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文字,我要引用龙应台讲的一段话:“我不管你是哪个战场,我不管你是谁的国家,我不管你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解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染、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姐妹。”
我想,这是对内战秉持的比较公允的立场。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多给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把握客观公正的立场。[1]
作者对国共内战的看法以及在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引起我的思考,甚至是担忧。我相信,这样讲课,学生是喜欢听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再想得更多、更深一点,如果这样去教,对学生来说,会不会形成价值观的偏离——即对六十多年前那场国共内战产生一种脱离历史事实的误解?我们的确应该反对战争,从道义上我们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内战没有赢家”的结论,但是,历史从来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忽略了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和正义性的话,教给学生的会是怎样的一种价值观和对历史的认识态度呢?
龙应台的那段话,见之于她的一本新书《大江大海1949》。这本书在大陆没有公开出版,我想个中缘由不难理解。龙女士是在台湾长大,在美国接受大学教育,她对那场战争的看法自然有时代和地域及她所受的教育和接触的史料带给她的深深的印记。她可以对这场战争发表任何个人的见解,但不见得这种见解就符合历史事实,就适合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至少,龙应台用她所谓人道理想与人文关怀的价值观来解释国共之间的内战,很多地方似是而非。龙女士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染、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但是在历史的复杂和残酷性面前,这种诠释是苍白无力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模糊对那场战争的基本的道德判断。现在,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什么都可以像龙应台女士一样“不管”,即不管战争是否正义、不管战争的双方代表着谁的利益、不管战争因何而起,一律地举起人道的大旗,对交战双方各打五十大板,这样认识战争难道就是正确的吗?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吗?
李翰老师认为,“内战是同胞之间的厮杀,同胞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骨肉,内战没有赢家”。我不知道是否受了龙应台这本书的影响,至少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
“内战没有赢家”,听起来不错,但是,这样来讲国共之间的内战是否合适?我们判断、评定一个历史事件,是要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呢?还是基于超越阶级属性的所谓普世人性的“高度”?人性、人道、博爱固然是人类应遵守的共同准则,但脱离时代背景评价过去发生的事,就历史教学来说,是不能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的。六十多年前的这场内战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从战争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它的赢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因为人心向背成了那场战争胜负最重要的因素。国民党军队在短短的三年中就兵败如山倒,与其说是被中共领导的军队打败的,还不如说是被中国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所抛弃的。在三年多时间里,曾经弱小的共产党战胜了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天翻地覆,可能谁都没有想到。但是,知道那一段历史的人都应该清楚当时中国是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下完成这种转变的。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搞“五子登科”,独裁专制,挑起内战,到以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以致百业凋敝,民生涂炭,可以说是国民党自己失尽了民心。共产党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代表了正义的一方。我的父祖辈们经历过新旧两个中国,他们那一代人对旧社会有着一种深刻的体验。我的父亲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我多次听他还有我的奶奶谈到怎样地逃壮丁、逃荒、躲战乱,颠沛流离,长年累月地辛勤劳作还填不饱肚子。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对旧中国的痛恨。那时候,有多少人为推翻这个黑暗的政府,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付出了生命。在解放战争时期,又有多少人为此血洒疆场。我的老家是一个革命老区,抗战后期,新四军在这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有200多贫苦的青年自愿加入新四军,后来随军北上,编入华东野战军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他们大部分人都牺牲在战场上,现在还活着的都是八十几岁的老人了。我曾经向其中的一位老战士了解他的战斗经历,谈起牺牲的战友,老人每次都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们作为后代人,能够当着那一代人说“你们那是内战,是在厮杀自己的同胞”?如果教育我们的学生都去这样认识那次战争,是对历史的无知,是对出生入死的那一代人精神上的亵渎,是对未来的不负责。
战争固然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战争也推动了历史的前行。多少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那个时代从上到下所有中国人的心声。洋溢在那时中国老百姓脸上的笑意,是对这场战争最好的注脚。
“我们要做的不是炫耀而是反思”,这句话我很赞同。战争造成的伤害够多了,如果再把战争的后遗症无限制地扩大,再延续到战后,只会伤害更多的人。我想,我们的问题可能就在战后问题的处理上。内战造成的伤痕和仇恨,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段时间里被不断放大、延伸。我们不是去弥补、修复,而是不断地去撕裂、甚至不惜伤害无辜。这使我想到美国的内战。在内战中,36万名北方联邦军士兵战死,26万名南部邦联军士兵战死,总死亡人数62万人,重伤和残疾人数37.5万人。全国1500万男性人口中有99.5万名伤亡人员,比例接近1/15。可见美国内战伤亡人数的比例远远超过了中国。这场内战的赢家是美国北方,通过战争,美国维护了联邦的统一,消灭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战争本身的结果,也是战后的宽容化解了战争创伤的结果。
1865年4月9日,根据林肯总统的指令,北军统帅格兰特将军仁慈地对待了他的敌人,在谈判中答应:不惩罚战俘,每个放下武器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回家,可以把马和骡子带走,以便重建自己的家园;军官们还可以体面地保留他们的手枪和佩剑。三天后的4月12日,罗伯特·李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向北军投降,双方互相致礼。格兰特将军感慨地说:“战争结束了。叛乱者现在又是我们的同胞了。”南军统帅罗伯特·李战后也受到国家的信任,保留了原有军衔,被任命为华盛顿学院院长,而且作为优秀军事家之一被载入美国史册。罗伯特·李死后被葬入阿灵顿国家公墓,在美国,只有执行公务牺牲者或军功章持有者才能葬入阿灵顿国家公墓。一场持续了四年付出了六十多万士兵生命的内战,得到了圆满的结局。“这里,胜者不必为王,败者未必是贼。美国南北战争不仅解放了奴隶,而且向世人展示了战争中一种新的文明和风格:宽容、和解、礼貌与尊重。是林肯和格兰特这样一些卓越的领导者,以博大的胸襟和超人的政治智慧,化解了南北双方因战争而引起的隔阂、相互猜疑和仇恨。战争没有给人们心灵上留下创伤和后遗症,而是给社会带来了持久的安定、和睦与繁荣,从此这片土地不再有大规模的动乱和战事”[2]。
有一位历史老师,曾同我谈起解放军解放上海的时候,纪律严明,露宿街头,不进老百姓的屋,不拆老百姓的门板,他说这不过是电视上的宣传而已,肯定不会有这种事。老师自己都这样认为,怎么去教学生呢?诚然,一个有独立精神的教师,是应该敢于对所有转变成习惯套路的模式提出寻根问底的质疑。但是,这种质疑也要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也必须基于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它需要历史专业研究的支撑,却不等同于历史的专业研究。历史专业研究立足于争鸣和创新,而历史教育立足于传承和行动”[3],如果教师不加分析就把其中的观点搬到课堂上去,其结果必然就是引起学生思想的混乱。比如,近年来,各种史观被应用到历史教学中来,有的老师在引导学生用近代化史观分析鸦片战争时,甚至得出鸦片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是进步的结论,因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客观上使中国走向了近代化。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其实就是教师自身价值观认识上的偏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历史教育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4],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吸收和借鉴其他各种史观的精华。认为“内战没有赢家”,其本质是史观认识上的偏颇!文明史观或许已经成为中学历史课程的主导范式,但是革命史观并没有被否定。因为不可能有一种简单的普世适用的标准可以用来衡量复杂的历史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做出结论,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对高中生来说,历史学科的价值观教育,既包括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也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历史教师本人的价值观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认为,每一个历史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