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79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早期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36个月;X线复查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参照Baind Jackson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7%。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其骨折类型及韧带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可恢复正常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67-01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因踝关节是人体承重关节之一,易受损伤,临床根据韧带是否断裂与骨折处是否发生移位来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1]。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功能恢复;如治疗不当,可导致早期退行性关节炎和迟发性踝关节不稳定,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笔者对79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79例患者均经X线片显示踝关节骨折,其中男53例、女26例;年龄19~68岁,平均
43.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7例、运动伤40例、扭伤12例,均为新鲜骨折。按照Lange-Hanson分型:旋前外展型11例、旋后内收型17例、旋前外旋型20例、旋后外旋型31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1.2.1 手术时机的选择:无明显下肢肿胀、张力性水疱及软组织伤患者应及早手术;若皮肤有擦伤或出现张力性水疱均应先对症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软组织条件行择期手术。
1.2.2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胸片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给予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根据情况必要时行三维CT检查以了解关节细微骨折情况。
1.2.3 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规使用止血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切口,术中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以恢复踝穴的关系。内踝骨折行标准内踝切口,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术中注意保护血管神经。外踝骨折采用胫腓骨后缘纵行切口,必要时将内踝切口延长并向后剥离即可显露后踝骨折及关节面,采用加压钢板或1/3管状钢板固定;双踝骨折患者应先行关节复位,再固定外踝骨折,内踝则会自行复位;三踝骨折内固定顺序按照外踝、后踝和内踝进行整复,其中后踝的固定与是否由骨折线累及关节面的大小决定;若合并胫腓下联合分离者采用1~2枚松质骨螺钉贯穿三皮质固定,螺钉由远至近斜形拧入;术中探查踝关节内侧的深、浅三角韧带损伤情况,对有断裂损伤的韧带予以修复缝合,确保关节结构正常。复位过程中通过C型臂X光机透视以明确复位情况,达到解剖复位后行骨折复位固定,待复位完毕后再次透视以检查骨折对位情况,术毕常规缝合伤口。
1.4疗效评价标准[2]:参照Baind Jackson评分标准按行走能力、疼痛、踝关节稳定性、跑步能力及踝关节活动范围等内容,同时根据X线愈合情况进行评定,①优: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骨折处无红肿和畸形,X线片显示踝穴正常;②良: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骨折处有轻微酸痛和红肿,X线片显示踝穴正常;③可:踝关节出现肿痛,但可适当坚持行走,X线片显示外踝外移位1~2mm;④差:踝关节出现红肿,负重有疼痛感,呈跛行,X线片显示其外踝已向外移位>2mm。
2.结果:
7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均获随访6~36个月;X线复查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和骨不连现象。参照Baind Jackson评分标准其中优45例、良21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93.7%。
3.讨论:
踝关节骨折大部分都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应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恢复腓骨的旋转位置及长度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关键,对踝穴进行解剖复位及内固定能有效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是预防骨关节炎发生的首要条件;而关节复位不良、韧带修复不完整是引起术后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3]。
三踝骨折手术处理程序为外—后—内踝,外踝骨折的解剖复位在踝关节修复过程中最为重要,腓骨长度不够会造成踝穴增宽,距骨亦随之移位,胫距关节接触面积随着距骨移位的程度逐渐减小,严重破坏关节稳定性,所以手术中应恢复踝关节的生理倾斜角、维持腓骨长度;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通过关节复位让骨折处更加牢固,且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和骨折愈合,可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关节的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下胫腓联合韧带断裂的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下胫腓联合发生损伤时,应先恢复远端胫腓关节间的解剖关系,方能实现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愈合。内固定后在无痛范围内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减轻关节内粘连,而术后早期应使用CPM踝关节锻炼,可使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本文笔者对79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3年内对患肢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良率为93.7%,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由此说明,踝关节的骨折关键在于解剖复位,而踝穴的微小变化都会使距骨位置改变,正确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康复可使其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伟.王业华.136 例踝关节外伤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及分析【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 (4):337~339.
[2]戚广秀.11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2.7.18.19(282):75~76.
[3]贝朝勇.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5):707~709.
论文作者:廖德伟,周先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踝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踝骨论文; 术后论文; 韧带论文; 切口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