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民族论文,西部论文,我国论文,根本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正确与否,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至关重要。从科索沃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看,其起点是民族问题,而关键是民族政策的失误,由此导致民族问题逐步恶化。这一规律可以表述为: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爆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插手—国家分裂。反之,民族政策正确将导致良性发展趋势。从我国的历史中也可以看出:当民族政策正确,民族问题解决得好,民族凝聚力增强时,国势就强盛。社会主义中国又是世界公认的成功处理民族问题的多民族国家。成功的经验就在于:建国50年以来,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如,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重视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等政策,都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事实再次证明:只要政策适当,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能得到维持和巩固,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就会得到繁荣和发展。
民族政策既要有连贯性、稳定性,还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迎来新世纪,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西部开发既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新时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途径。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11月2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西部开发列为2000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所谓西部大开发,主要指的是通过适当的制度、政策、投资等系列化的支持、保障,从根本上改善西部不发达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基本条件,培育自身的综合发展能力,实现其快速、高效的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对于西部概念,有各种各样的划分、解释方法。从某一方面来分析,可以说西部指的是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我国西部大部分是民族地区,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和青海、贵州、云南称为“民族八省区”。西部开发也是21世纪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机遇。
一、西部开发有利于缩小差距,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上的差距,是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逐步缩小差距,加速发展,既是少数民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的目的之一。
当然,差距是历史上形成的,也有自然方面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但是,长期下去,对这种差距缺乏正确的认识或不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缩短,甚至使差距继续拉大,“那就有问题了”。必然带来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成为整个国家的全局性问题。波罗的海三国在加入苏联之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北欧诸国相近,加入苏联后,尽管三国经济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政策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比芬兰、瑞典等邻国落后了许多,引起三国民众不满,觉得加入苏联吃了亏,所以进入80年代以后纷纷要求独立。
如果说我国南北主要文化差异,那么东西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梯度差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东部的示范带动下,广阔的西部地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看还相对滞后。据统计,在1979年至1995年17年间,东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8%和8.75%,东部高出西部4.1个百分点。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西部落后,中国就永远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总和,这个总和数字里永远包括少数民族这个群体。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同全国其它地区的现代化,少数民族的振兴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推进各民族发展进步……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在西部开发中,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很强的特殊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尽快消除差距,加速发展。如中央政府保证将3960亿元预算中的70%拿出来用于西部的基础设施开发;一项投资50多亿元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已纳入西部大开发计划;国家将支持新疆兴建300多公里的铁路;今后5年,国家在西南投入的680亿元铁路建设资金中300亿元将投在贵州境内。
二、西部开发有利于巩固和推进民族团结,保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西部开发是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
家和万事兴。民族团结则国家兴旺。如果民族矛盾不断加剧,必将给外部势力的干涉以可乘之机,最终酿制出巨大的灾难,危及国家主权和统一。我国多民族大家庭几千年来团结互助紧密联系,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谁也离不离开谁的关系,必然通过西部开发的传大实践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使我们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和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固若金汤。
我国陆地边境线2万多公里,90%以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有2千多万的人口中近半数是少数民族。“观边境治乱兴衰,可知国家统一还是分裂。国力强盛还是贫弱,民族和睦还是纷争,都与边防有着密切的联系。”(费孝通语)可见,民族团结、边疆军民团结的重要性。为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外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在此,要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民族问题。为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利益,为加快发展、团结进步、共同繁荣而制定的西部开发战略,必将有利于巩固和推进新时期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边疆的安全。
三、西部开发有利于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目标
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问题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标。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目前,我国还有4200万贫困人口,其中绝大部分都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比较集中,一些地方群众的温饱还没有根本解决,有的甚至已难于生存。我国多民族大家庭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加快西部开发,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尽快消除贫困,以期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党中央为此采取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等多项措施。东部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沿海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创造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也已具备向西部进行资金、人才、信息、技术扩散能力。在国家帮助、东部地区支援和少数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三方面合力的作用下,相信我们最终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