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研究论文_杨计荣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研究论文_杨计荣

杨计荣

韶关市金财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512026

摘要:当前建筑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给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更应加大力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掌握管理要点,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接下来笔者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旨在为保证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性以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隐患排查;

就建筑工程管理来分析,比较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工作,这主要是为了及时安全隐患[1]。建筑工程管理属于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其贯穿到整个工程建设中,与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就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以及隐患的排查治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当前背景下也很有必要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开展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1.1制定严谨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前应做好质量预控工作,尤其是要把握好物与人的因素。若存在人员安全隐患则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不断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监管意识,完善监督机构与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并做好执业资格认证工作。定期对上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给其更多学习先进技术与经验的机会,打造一支各方面管理水平以及技术判断能力较高的管理水平监管队伍,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通常来说,项目经理是每个建筑工程必须具备的,其主要是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因此应严格落实并贯彻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的安全方针、法规以及政策,根据上级机关办法的安全生产规定与条例,以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制定并贯彻实施细则,加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岗位责任制并做好检查工作。此外,项目经理应安排专人检查安全装置、机械设备以及生活设施等是否达到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出现违规作业的情况,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好事故的调查、等级以及分析处理工作。

1.2提高安全防护工作

安全防护工作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一,所有工作人员都应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于佩戴安全帽之前应调整好帽衬,保证帽箍与头围相适应,也就是保证帽顶、帽衬的距离在2-50mm左右;其二,于脚手架之外设置密目网,将上下边缘于脚手架横杆固定起来,绑扎点间距应在50cm以内。其三,在高出(如高处、外墙等)进行工作时若没有安全网或者是外加网,应强化安全带的防护工作[3]。其四,于楼梯口设置临时栏杆,便于安全防护。其五,若没有设置脚手架且阳台并未按照要求按照栏板,又或者是屋面与周边高度存在2m以上的建筑物,必须要设置防护栏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1.3给员工建立保险保障

建筑工程负责人应以购买保险的方式转移风险,就算是发生危险也能得到最佳的解决方式。当建筑工作人员发生意外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意外伤害,尽可能减少工人因为丧失工作能力而减少收入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式

2.1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

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构建良好的行业自律机制。各行业协会应重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以及诚信等工作并将其作为指导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行约与行规组织并监督执行,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互学互帮活动,一旦会员单位出现违法的情况都应对其批评与惩戒,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信息公开曝光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公开机制,建立良好的信息公开渠道,及时将风险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有关的工作进展情况治理公开出来,建设管理部门应主动曝光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以及违法违规等情况,加大监督力度,让所有企业都能自律。企业应主动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制度,保证举报投诉渠道的畅通,公开举报电子邮箱、信箱以及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并查实相关的举报,依法奖励对安全生产违法有功以及举报重大事故隐患有功的人员[4]。

2.2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就实际的管理来看,安全管理人员不可能以罚款为手段促进安全安全隐患的治理与整改,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意识到安全隐患并演变成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了解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避免出现违章行为,减少发生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在治理安全隐患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作业人员的角度科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加大力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深对作业人员对安全操作、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了解。

可以应用现场口头安全教育、进场安全教育以及集中安全教育等方式做好专项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应用画报、视频、宣传手册等张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宣传与曝光力度进行对比,刺激管理工作人员及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3采取系统管理方式并加大奖惩力度

系统理解并准确判断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这样才能促进项目管理者能深入到管理层面上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一般来说,管理人员不到位、方案操作性不强、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落实技术方案以及管理责任等,这些都是可能发生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技术类隐患可能出现的原因。一旦发生这类安全隐患,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安全管理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系统分析,找到其中的寻找原因并及时改善,将其传到作业层的每个人当中。为施工指导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再次发生管理以及技术上的安全隐患。

在各项工程开工初期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以及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让各个只能工作人员都能了解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隐患主要是因为各岗位人员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5]。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时项目管理人员应明确量化安全管理指标与目标,让各个岗位工作人员都能了解与自身岗位有关的安全管理职责,明确自身应负哪些安全管理责任。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预防或者是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并进行追踪整改。

结束语

综上,对建筑企业来说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无论安全隐患大小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明确各个项目的负责人。逐步完善企业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度,将安全放在首位[6]。坚持预防为主,明确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完善企业的安全培训制度,严格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控制工作,为施工生产提供安全的施工条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还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这一隐患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如此才能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吕明明.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J]. 农家参谋, 2018, 589(14):199.

[2]邓剑平.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 江西建材, 2016(6):295-295.

[3]吴启厚.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 环球市场, 2016(19):185-185.

[4]张玉, 张建设.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优化[J]. 建筑安全, 2015, 30(1):44-46.

[5]许传山. 建筑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J]. 现代职业安全, 2016(8):30-31.

[6]李保元.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实施[J]. 中华建设, 2010(2):64-66.

论文作者:杨计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研究论文_杨计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