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非师范专业的增设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论高师非师范专业的增设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师范论文,院校论文,高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高师院校的办学方向问题,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专业设置是和办学方向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过去人们对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也就讳莫如深。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师院校不再囿于纯理论上的讨论,主动面向市场,打破传统的单科性专业设置,相继增设了一些非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的设置,对深化高师教育改革,挖掘办学潜力,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无疑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非师范专业的设置,非师范专业设置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本文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同仁。

一、增设非师范专业的时代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教育一直是单科性专业设置,即中学开什么课,师范院校就对应地开设什么专业。从1902年开办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到八十年代末近一个世纪,师范院校发展到250多所,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专业设置上,仍遵循“培养目标决定专业设置”这样一个原则。即使是全国几所重点师范大学,根据三个培养层次和两个中心的需要,也只是在师范学科的基础上细化出少数几个相关专业。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全国几乎所有师范院校都设置了非师范专业。据了解,一般地方师范院校,常设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之比平均在1∶3左右,当然还有一些非常设专业。省属以上重点师范大学,比例在1∶1左右。短短几年时间,在没增加教育经费的情况下,增设如此多的新专业,确定令人有一种“失控”之感。但当我们冷静地分析其原因,又不难发现它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

1.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求师范教育要作出相应的反应。进入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中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在校学生很快就达到362万。93年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九十年代,“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未升学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接受不同年限的职业技术培训”。“普通中学也要分别不同情况,适当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职教师资。但实际上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很缺。据93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统计资料表明,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本科学历的文化课教师36051人,专业课教师24600人,本专科学历的文化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4.3%,专业课教师33%。这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很不相适应。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自然要和其他高校一起共同承担起培养职业中学师资的任务。而事实上,由于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师范院校除能输送少量的文化课教师外,别的就爱莫能助了。这就迫切要求高师院校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而进行必要的专业结构的调整。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能够兼顾职业技术教育,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批合格的教师。

2.对高等师范教育办学模式的讨论,为增设非师范专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说,从我国创办师范教育以来,关于高师办学方向的争议一直就没停止过,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观点有强有弱。八十年代以来,中等教育结构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师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变化便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从理论工作者到实际工作者,不少同志认为,变单科性为多科性,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可行的教育改革思路。如袁运开同志在《改革高师教育的指针》一文中指出:在多科性学校中,“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各方面的信息,不论在选课、学术活动、研究工作训练、阅读、动手、课外活动、人员交往哪一方面,都有广阔的领域可以选择,可以接触,从而在各方面受到熏陶”〔1〕。薛天祥同志在《关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结构调整改革的探讨》中谈到,“在有条件的普通高师院校增设相近专业的职技师范系或班……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如秘书、财会、金融、旅游等,不少师范院校是能够顺利开设的”〔2〕。这些理论上的探讨,使高师专业结构的调整有了理论依据。事实上,到了八十年代末,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师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也就渐渐地铺展开来。

3.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加快了师范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就一直在高校的竞争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国家对高等教育不再是过去完全的统、管、包,高校也不再是单纯的等、靠、要。“生存靠国家,发展靠自己”,这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但由于中学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不高,教师职业还没形成竞争市场,师范院校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扩大收入来源,也就只有面对现实,找准市场,设置一些非师范专业,以改变师门的冷落。这便形成了目前多学科并存的师范教育体系。

二、非师范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所高校,设置一门新的专业,都必须遵循社会需要和学校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这是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前面我们之所以把设置非师范专业放在时代背景下来考虑,而不是把它列为设置非师范专业的依据,原因是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是社会实际需要的依据,但求生存图发展的“创收”,却不是教育规律本身所能承认的。国家起初同意设置非师范专业,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从现在非师范专业设置的情况看,很大程度上是从学校的发展来考虑的,从而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先设专业,后有教学计划。众所周知,按照专业建设的一般规律,应先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逐渐设置专门化课程组,然后制订教学计划、数学大纲,经过一段实践,加以总结,在具备各方面条件后,最后形成专业。新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就在于它有自己的“专门化的课程组”。课程组一般要有8—10门。当然,不是说要同时具备了这么多门课才能设置专业,但至少要有几门相对成熟的主干课程。据此,高师院校如果在原专业所开选修课的基础上,就近设置相关专业,也还是能开起来的。但许多院校不顾自身条件,选择了一些热门专业。尽管在申报专业时,也按照要求编制了教学计划和专业方向,实际上是拿来主义,把别的学校的计划套搬过来,待批准开办以后,再根据现有条件确定要开什么和不开什么,随意性比较大,保证不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

二是论证不足,仓促上马。由于师范教育的封闭性,一般地方高师院校长期固守原有师范专业,对增设专业,相对来说缺乏经验。国家一旦允许设置非师范专业,往往措手不及,对社会需求的前景预测和自身办学条件调查论证不够,仓促上马,一哄而起,使以后的专业建设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前两年开设的市场营销、化工工艺、企业管理等专业,因专业口径窄和分配去向问题,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生源紧缺;环境监测、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建立专业实验室,原指望国家拨专业开办费,现在要全部自己拿。可以想象,本来就为经费伤透了脑筋的学校能拿出多少钱来建实验室,即使一年挤出一点经费,要建多少年?再者,师资和图书资料都是明摆着的问题。我在和一些学校的同志交流中了解到,有一个学校的某一个专业,从开办到第一届学生毕业,只有5位专任教师。象这种情况,恐怕不是一个两个学校。

三是专业层次比例失调,专科比重过大。全国260 多所高师院校,除去可数的省属以上师范大学外,绝大部分是地方本科学院和师专,这些学校新设置的非师范专业几乎都是专科,就是省属师范大学,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专科层次,而且大多都是2年制。这样一来,在总招生计划数字确定的情况下,各校在编制专业招生计划时,势必要减少本科和师范生的招生比例。现在本科院校为了保证办学规模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加之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开始把招生计划的重点放在本科层次上,这又使得新设专科专业的平均招生人数不足,办学效益下降。

以上是专业设置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还有其他一些,诸如新设非师范专业和其他高校现有专业的布点以及师范院校内部之间的平衡问题。某省仅商贸英语就有十几个专业点,而且在同一个不大的区片内就有6个。还有象专业名称的规范化、专业的覆盖面等问题,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对设置非师范专业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适应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积极反应,也是师范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但由于在设置的实施过程中,没能严格把握,过多地强调发展,使得专业设置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对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专业,应客观地看待,既不要一谈师范教育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就必须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师范模式,一对一地和中学课程对应起来。何况“普通中学的课程,也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如计算机语言、法律、环境保护等都需开设新课”〔3〕。但也不能不切实际地滥办非师范专业,影响教育质量。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1.控制发展速度,适当设置非师范专业,所谓适当设置,是指非师范专业在师范院校各自的专业数量中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这个比例如何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撇开师资、设备等办学硬件,学校的办学规模,不同时期各地对师范生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其中办学规模决定了学校专业设置的数量和每年的招生计划。就当前来说,办学规模不扩大,增加一个非师范专业,就意味着要么减少师范专业招生比例,要么减少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这对师范教育和办学效益都很不利。再者,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很薄弱,中学师资的合格率还比较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现在有的发达地区提出了到本世纪末高、初中教师分别要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这些任务的落实离不开师范教育。所以,在现阶段,师范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师范教育上,认真做好老专业的改造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各省教委要根据省情和校情,划定一个总体上的结构比例,加强宏观控制。最近国家教委师范司召开的专业设置研讨会,提出凡非师范专业比例超过20%的学校不能进入211工程,给到会人员不少的震动。当然,这只是讨论,定到20%,也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但说明国家教委对此已有足够的重视。

2.端正办学思想,明确新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不可否认,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其目的是适应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变化的需要,是带动和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新专业的设置和建议,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和新时期对各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充实和更新专业内容,在确保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同时,努力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输送合格的师资。要做到这一点,在申报专业时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对自身的办学条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要贪大求新,不要彻底摆脱师范,另起炉灶,这样很难办出特色。因为高师院校现有的办学条件,远远比不上综合大学或单科性学校已有的专业。要正确处理好与原有专业的关系,寻找相互的支撑点,彼此优势互补。如借助非师范专业,为师范生增开副修专业或辅修系列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胜任农村中学的多科性教学,增强就业适应能力。对非师范专业,开设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既有专业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又懂得教育规律,毕业后到了职业技术学校,既可做专业教师,也可做文化教师。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这也正是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3.建立和完善专业设置评审制度,使非师范专业的设置逐步做到规范、合理。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带根本性的基础建设。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需要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旦确定,又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对拟建专业应积极、慎重、稳妥地进行反复论证,特别是在当前师范教育还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增设非师范专业,更应如此。最近两年,不少省教委对原来的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充实,并制订了新的专业设置意见。这很有意义。但是,据了解,一些地方师范专科学校和本科学院,至今没有成立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没有总体的专业建设规划和意见,往往是各个系自己组织调查论证,自己向学校申报,缺乏全局性和权威性。这就是说,目前校级专业设置评审制度尚未健全。我们知道,高校是按专业培养人才,即便是完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课程模块的编排也是按专业的要求划分的。所以,专业本身的划分和设置是否合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应尽快逐级建立和完善专业设置评审制度,对专业的名称、方向、口径、布点、条件等,加强评估咨询和规范管理,做到微观指导,宏观调控,保障非师范专业建设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4.加大投入,尽快充实改善新设专业的办学条件。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做基础。从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材讲义到师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虽然许多新设专业是依托原有专业分划而成,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建专业,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特别是理科,必要的投入是少不了的。如果全靠学校自筹解决,从目前地方师范院校的情况看,怕是难以见效。国家对师范教育应有政策上的倾斜,专业开办费不仅不能不给,而且也不应减少。就是按过去的标准划拨,扣除物价等因素,实际上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但至少可以促进新专业的建设,也体现了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除此,学校也要明确规定,凡有计划外收入的新建专业,要拿出一定比例用于专业建设,专款专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留办学基金,最后又挪作他用。只有多方筹集经费,加大投入,才能在短期内使新设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

师范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目前已成事实。这是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师范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抑或是师范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一种过渡?本文无意对此作深入讨论。我们应面对现实,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正确处理好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关系,把专业建设好,把师范教育办好,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推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发挥师范教育应有的作用。

注释:

〔1〕《上海高教研究》1985年,第一期。

〔2〕《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5页。

〔3〕《高等教育学》,郑启明、薛天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5页。

标签:;  

论高师非师范专业的增设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