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沉重的考卷——我对高考历史命题的一孔之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对论文,考卷论文,命题论文,之见论文,沉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改革大潮汹涌澎湃,3+X模式已在广东率先试行,各科教师都在关注本学科在未来考试中的命运。历史学科的前途如何?似乎不容乐观,道路更加曲折。原因有二,一是广东提供的3+X模式中,热门的法、政、经专业都不考历史;二是高考历史命题太难,学生得分每况愈下,挫伤了他们选学和报考的积极性。对于高考历史命题,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早有微词,现处高考改革的关键时期,欲一吐为快,其意不在责难,而在提醒专家们反思。
现在历史高考难、分数低有目共睹,据一份材料介绍,1998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的及格率仅为12%。下面我们再以一所省属重点中学1998年文科的名科平均分为例作一横向比较。该校各科的平均分是:语文:113分;数学:120分;英语:119分;政治:87分;历史86分。历史平均分比语数外三门主科低了40余分,主科得分这么高,而一门“发育”不好、被歧视为“副科”的历史,其考题有必要出得这么难吗?语文题也曾出得很难,结果引起全国一片讨伐声,命题人吸取了这个教训,1998年高考中其难度降了下来,反响就很好,学生愿学了,教师教的积极性也有了。现在中学界无论是领导、任课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历史是一门“高投入、低效益”的学科,学生拼命学,就是高考不得高分,这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说:“最喜欢历史,最不爱历史课,最恨历史高考。”一门学科遭人痛恨,那是很危险的事。历史高考平均分低,也影响了历史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反正考不好,干与不干一个样,谁能不气馁?社会往往以分数来评价教师,学生历史考得低,家长就认为历史教师教得不好,每年高考下来,历史教师总是没面子。
现在似乎还有这样一种倾向:高考命题专家和学科教师不断把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和指导思想,过早地引入基础教育领域,强调本专业的特殊性和本学科接班人的培养,这种倾向是否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是否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试想各个学科都强调自己的专业化倾向,这样相互叠加在一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学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根据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而对公民进行的基本教育,是每个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以及为生存和发展能力打基础的教育。因此学生必须按规定学完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各学科的基本技能。既然各学科都要学,各个学科的要求都不能要求过高,知识可以宽,但深度要加以合理控制,否则那可不得了。高校要选拔人才,能力要求高些,试题难度大些,本无可厚非,但当它被一味拔高以至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伤害并影响中学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时,那就值得反思了。
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历史总是跑在前头,步伐太快,要求过高,有些改革精神中学教师还没吃透,新的思路又已出台。“考什么教什么”逼得中学教师无路可走。仔细琢磨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考试说明》,我们就发现其中的一些要求其实是对中学教师的“无理”要求,如按《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有些历史教师就难措手足和“越俎代庖”。像中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文字表达”的能力的提高,仅靠历史教师的努力或仅凭高中一两年的历史教学,那是无法实现的;而“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就要靠中学生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作为支撑,中学历史教师无论在精力上还是时间上,都不允许他将语文、政治教师的任务一手包揽。其实,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负担够重的了,就拿基础知识的教学来说吧,高中课本五册,总页数达842页,总字数达77.2万字,中学教师要在一两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中学生要准确、牢固地掌握这么多重要的史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谈何容易?目前《考试说明》中关于考查“知识范围”的文字过于笼统,对每个考点,中学教师的确无法把握应该讲授的“度”,“过”了不行,“不及”更为糟糕。
我们认为,高考命题改革的步伐不宜太快,太快了中学历史教师不适应、学生不适应,不适应必然导致高考历史成绩偏低。高考历史成绩偏低,又将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并使历史学科在未来3+X的高考改革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历史难考,报考涉及历史专业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这样势必会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历史课在学校中的地位。据报道,上海实行3+1高考后,由于历史学科内容多、试题难,好多学校的文科生选考历史的寥寥无几,甚至个别学校因选考历史的只有一两个考生而无法排课。上海的高考试卷比起全国卷难度稍低,尚且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在全国推行3+X考试,我们十分担心上海的情况会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悲哀了。高考命题应发挥其对中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尽力扶植中学历史这门颇受歧视的学科,营造一个有利于这门学科发展的宽松氛围。中学历史教学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固有的规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受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课时安排、教材内容、教师本身素质和教学周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启动慢、惯性大、周期长。因此高考命题对学科能力的要求不能操之过急或一味攀高,应循序渐进、逐渐加强,使二者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协调地发展。
素质教育现在已是普教战线高扬的主旋律,命题专家应该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做些切切实实的工作。如历史记忆量太大一直困绕着我们,中学课本中介绍的一些知识有不少已经过时,但因高考要考,学生不得不记,命题专家完全可以作出大胆的取舍。我们寄厚望于高考命题专家用好手中的“指挥棒”,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反拨”作用,率先把历史学科领进素质教育的轨道,将历史学科改造成为一门教师愿教、学生乐学的学科。高考命题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弹奏一曲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