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与类型新探:文化哲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质论文,当代论文,哲学论文,类型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02)05-0031-06
在当代大规模教育和课程改革浪潮中,人们被赋予了建构新的教学环境(亦称为“隐蔽课程”)的历史使命,它迫切要求我们深化对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和特性的认识,以满足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当代哲学揭示,随着自然的日益文化化,文化已成为人类生活的普遍性主题[1]。在这样的背景里,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文化本性与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有感于此,尝试以当代文化哲学作为视角,对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和类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
教学环境在当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其中,人们对教学环境实质的探讨,逐步深入到了“文化本性”的层面。当然,人们对教学环境的文化本性的认识和把握有一个渐渐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人们对文化本质的认识深度有关。
(一)已有认识的文化局限
过去,我们仅仅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2](P174)或文化是“人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物质的复杂总和。”[3](PP315)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这一命题并不错。问题在于这样的定义使文化“仅仅是”人的创造物,文化与人本性的内在联系被“遮蔽”了,文化就成了外在于人的存在物,成了人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于是,教育学者们就普遍地倾向于把“教学环境”定义为:“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包括有组织的、自发的两种。前者对教学具有直接、明显的作用;后者则产生自发的制约作用。分班级、校内、校外三个层次。”[4](P716)不难察觉到,这一定义存有导致教学活动与教学环境分裂的可能性漏洞,有人就补充为:“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5](P294)这一解释进了一步,但是却在不经意间突出了“客观性”,而忽视了教学环境作为“人造物”的主观性,又酝酿出了“主、客观”分裂的陷阱,于是又有学者提出:“自然环境是由影响人的各自然因素组成的;社会环境是由影响人的各社会因素组成的;教学环境是不是由影响人(师、生)的教学因素组成的呢?应当如此,所谓教学因素即指那些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人的因素,教学环境当然就是指这些因素的总体。”[6](P162)
因而在已有的教学论中,人们就把教学环境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从广义上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区文化、家庭条件以及亲朋邻里等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狭义上说,即定向于学校教学活动而言,主要是指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等。
上述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从外部性、客观性和空间性,进而从外部与内部结合、主客观联系等几方面揭示了教学环境概念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外延,对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把握教学环境,解决教学环境问题提供了基础。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化”意识,缺乏人与文化同一的思维,这些看法没有深入到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与环境的同一性层面,没有能揭示和把握住教学环境与人的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教学环境的文化本性
从时间特性上看,教学环境不是先于人的存在,而是人产生以后的创造物。人的创造活动是无止境的,所以教学环境必然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学环境。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教学环境的特性是自然性;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环境文化化,教学环境的特性就嬗变为文化性了,教学环境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和教育化的文化环境。
当代文化哲学揭示了人与文化的整合和同一实质。“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功能性的定义,而不能是一种实体性的定义。”[7](P87)人实质上就是“符号的动物”[7](P34),也就是文化的动物。而“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文化世界的本体就是人的自为的生命存在。”[8](P71)文化实质上就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这样,在功能的意义上看,人就是文化,文化也就是人,人与文化整合同一了。
在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特殊情境中,人追求和表现出的特质,是人所特有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所以,教育、课程与教学作为特殊的文化,“其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9](P80)由此,在文化哲学的意义上,教学环境实质上是影响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学校教学环境就包括了各种空间里、各种时间进程中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文化因素。这样,当代教学环境除了具有教育性、可控性和纯化性外,凸现出了“学习化”的特性。
学习通常指的是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学习是人与生俱来,伴随人终身的生命特性及其活动。心理学的研究揭示,“学习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10](P7)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相比,有着本质区别。人的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特殊活动。这就意味着:第一,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活动过程。第二,人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社会历史和个体经验的活动过程。第三,人的学习借助于语言的中介作用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由于借助了语言中介,人类的学习除了第一信号系统之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语言的作用,不仅使人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得到改变与提高,使人的行为和知识经验完善起来,而且借助语言为中介的人类学习还能创造出人类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和能力,给人的学习带来全新的方式和内容,从而使得人类的学习具有了创造性和创新性。
教学环境在空间上涵括学校内外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分属于社区、管理组织、家庭、学校及其课程。纵览当代的世界发展,人们正在努力进行学习化的文化建设,包括“学习化社区”建设、“学习化组织”建设、学习化家庭建设、学习化教育、学习化学校以及学习化课程的建设,这一切为教学环境的学习化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可能条件。也就是说,当代教学环境的存在、改革和发展,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适应人的学习本性,满足人的学习需要,促进人的学习发展。这里的学习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并包含了教师的学习在内。教学环境的学习化特性,规定着现代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及其结构与人的学习特性具有亲和性。
在已有的研究中,一般把学校文化区分为“物质文化、规范(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三种形态。”[11](P99)受其影响,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环境分类就有:“物质的(如班级教学用品、学校图书设备、文体器材、教育经费、学校所在地区物质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等),社会的(如班集体组织状况、师生交往水平、学校管理水平、教师素质、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社会风尚等),心理的(如班级心理生活状况、校风、学风、生活心理面貌、传统观念等)。”[4](P716)这显然打着已有的“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分类思维的烙印,既有意义也有局限。
当代文化哲学揭示了“文化空间”和“文化时间”的结构特性。根据这一文化结构逻辑,现代教学环境就可以从空间静态维度和时间动态维度进行分类,从空间性看就有实体性教学环境类型,而从时间性看则有功能性教学环境类型。
二、实体性教学环境类型
从空间上看,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实体性存在,包括教室(实验室、教学场地)环境、宿舍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其中社区环境涵括着家庭环境,校园环境涵括着宿舍环境和教室(实验室、教学场地)环境。
(一)教室
教室环境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而核心的环境,包括教师、同学、教室大小和形状、墙窗户结构、教师讲台与学生课桌椅的结构形式、教室空间的功能及其物品设备的设置、墙面的装饰、教学媒体设备及其装饰、照明和暖气或消暑用品的设计和结构等。与教室不同处在于,实验室是专门用于实验教学的教室,其中还包括了实验仪器设备的空间安排等;教学场地则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其特点是开发性或大空间,还包括了体育器材和用品的安排等。
(二)宿舍
宿舍环境是学生自学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包括室友、床箱以及书桌柜架的设计和结构、门窗墙的结构和装饰、走道以及公用间的设计、结构和装饰、照明和暖气或消暑用品的设计和结构等。
(三)校园
校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境资源,既包括教职工群体、学生群体及其层次结构,又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食堂、教职工公寓楼、学生公寓楼、体育场馆、道路、池塘、草地、林木、人文景观等,以及它们的设计、装饰及其结构。
(四)家庭
家庭环境不仅是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资源,包括学生的父母、长辈、同辈甚至下辈,房屋的设计、装饰及其结构,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结构及其职业等。
(五)社区
社区环境是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包括社区人员的类型及其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宗教等组织和机构,建筑设计和装饰及其结构,公园、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电影院、游戏厅、历史古迹、家禽家畜、庄稼菜蔬等各类人文景观,还包括社区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江河湖泊、山峦田地、海洋岛屿、泉水滩涂、草地森林、沼泽沙漠、野生生物等自然环境。
教室(实验室、教学场地)环境、宿舍环境以及校园环境的主体,是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学校和师生可以发挥聪明才智,将这三类环境进行设计、改造和创新,从而优化它们;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的主体主要是家长和社区人员,一方面,家长与社区人员应积极地认同学校及其师生的教育和学习价值,主动地对家庭和社区环境进行教育化和学习化设计、改造和创新,另一方面,学校及其师生也可以通过价值选择过滤这两类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还可以积极主动地影响家长和社区成员特别是社区代表,参与到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的教育化和学习化设计、改造和创新之中。
三、功能性教学环境类型
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开始从文化的“功能性”方面探究教学环境的类型,把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规范环境”和“精神环境”三种类型[11](P99-213)。这自然是很有意义的见解,但是却把环境对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的作用给遮蔽了,从而将教学环境与人的学习两者分离开了。
当代文化哲学“把文化环境建构在与人自我相关联的新观念上”,文化环境就有了三类:“一是人的外在环境,即通常所予以阐述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体系;二是个人的内在心智—人格等环境,称作自我环境;三是指人的脑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过程和生理机制。”[12](P120-121)进而在文化实体性意义上,文化就分为“身体的”、“物体的”、“交往的”、“符号的”和“活动的”等类型[8](P159-237)。这样,从文化的功能性维度加以考察,文化环境就包含着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交往的、符号的和活动的等层面。
实质上,教学环境作为特殊文化,不仅是一种实体性存在,更是一种功能性存在。从功能性意义上,教学环境这种特殊文化,其实质在于对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产生作用。在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实际上就是人的知识、经验与行为的变化发展。在现代文化哲学看来,教学环境作为特殊文化,本质上必然是与人的知识、经验与行为方式的变化发展所一致的。从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功能实现与持存状态来看,教学环境就包含着生理文化环境、心理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交往文化环境、符号文化环境和活动文化环境等。
(一)生理文化环境
在教育情境中,生理文化环境就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学习活动的生理过程和生理机制,它们总是通过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生理动作表现出来。教育教学中的生理文化环境,就概括地表现在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身体活动上。
学习性的身体活动,首先表现为学习感性活动,也就是直接以人的身体感官进行的自身活动,包括睡眠起居活动、饮食活动、体育活动和医疗活动等。这就要求重视和加强师生“作息”文化建设,使“作息”文化充分体现和实现人的学习生理过程和机制的本性和需要。其次表现为学习性的肢体活动特别是“手”的活动,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利用“手”的延伸——学习工具的活动,是意义格外重大的生理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格外重视和革新“学习文化”环境,尤其在教室、图书馆以及宿舍等主要学习场所,要充分体现和实现人的“学习”本性及其需要。另外还包括表情活动、文学艺术欣赏活动、娱乐活动以及文明举止活动等。
(二)心理文化环境
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心理文化环境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特有的心智—人格条件,包括个体学习心理、学生群体学习心理和教师群体学习心理以及其他有关群体学习心理,既包括与学习心理有关的师生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还包括基于师生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而形成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等。心理文化环境既是给定的也是生成的,在空间上是给定的,在时间上是生成的。其给定性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其生成性则是教学活动发展的根本依据。心理文化环境,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对心智—人格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而具有充分的适切性,以获得心理认同的合理性。
(三)物质文化环境
作为物质环境的教学环境,实际上就是以社区物质环境和学生家庭物质环境为背景的学校物质环境。在教育的特殊情境中,人与物质环境的“功能性关系”表现为:人总是在“学习功能”的意义上来认识、判定和使用物质条件的。就物质环境的学习功能而言,与人们的学习活动构成了四个层面的关系。
首先,很明显,人们是在对自己学习生命的有用性上来对物质文化进行选择、加工与制作的,也就是进行“生产建设”的,从而使它们成为人从事学习的直接的使用物。这些直接的使用物有教室(实验室、教学场所)、宿舍、饭堂、图书馆、经费、各类建筑物、绿化地带、地理环境等。
其次,人们进而在追求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过程中,将一些物质环境改造和创设为学习的“工具物”。工具作为手的延伸和脑的扩充,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就演化为人的学习生理过程和机制的延伸与学习心智—人格的扩展,使得学习中的人与物的分离对立转化为整合同一。学习工具物随着人的生理和心理进化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化,包括传统的纸张笔墨、教学机器、各种仪器和现代的交通工具、多媒体、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以及互联网等。
第三,无论是作为直接使用物还是工具物,物质文化环境总是在人的学习活动中被显现和规定,总是在人们的学习进化发展中其存在状态不断地得以变化改观。所以,物质文化环境实质是人们学习意识和意向的外在活动实体,必然走向学习化。
第四,物质文化环境是作为整体化的、人们在其中持有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学习世界图景”的文化物质的总和。这一层面,实际上就是“学习直接使用物”、“学习工具物”及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加以“连接”的学生学习,教师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的“整体”和“动态”的“学习生活”的特殊场景,它是在人们提及“教育”或“教学”时就会在眼前生成的活生生的“学习世界图景”。
物质文化环境里,大量的是人们学习时身体直接触及的“直接实用物”,还有一些则是人们在学习时仅仅只与人的意识性有关的“非直接实用物”,它们是“艺术性物质文化”。比如校园里的艺术雕塑,教室墙壁上装饰的美术作品等,它们总是隐含着或表示着人的某种精神或情感的东西。人们在自己的学习生命存在中,总是在追求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完美的超越和塑造,同时借助于“艺术物”的创造而表达出来。所以,在物质文化环境中,人们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艺术物的创造和存在,使自身超越到了“理想”与“可能”的境界。
(四)交往文化环境
“交往的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显示形态,可以分为外在的交往形式和内在的交往形式。”[8](P191)教育情境中的外在交往,是指教育者、学习者相互之间的“活动行为”意义上的交往,总是经常性的,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表现为组织制度。组织制度既包含教育法律、教育政策等,也包括学校内部的所有规章制度等。教育情境中的内在交往,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在精神上建构和形成的行为规范,是按照他们精神境界中一定的“善”、“恶”标准而建立和形成的伦理道德,其中包括一般性的伦理道德,但核心是教育性的伦理道德。一般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生态道德,而教育道德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学生的学习道德、教育管理者的职业操守,以及师生与管理者之间的各种行为规范。
总之,在教育情境中,因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每一个个体都是处于群体之中,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教育性和学习性的交往文化,分为组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文化,从而构成了交往文化环境。
就教育的组织制度文化而言,一方面是教育组织实体存在本身,另一方面是规范其行为的教育“法规”。教育组织制度文化,既有既定性,又有变动性和可超越性。在教育情境里,教育者和学习者作为教育交往关系主体,既在既定性上承继着教育组织制度文化的传统,又在其变动性和可超越性上实现着教育组织制度文化的进化和创新,这就决定了教育组织制度文化是开放的。教育交往关系随着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进化发展,实现着从简单的单一性向广泛的多边性发展,人们学习生命存在功能的不断丰富,就在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多社会组织中表现出来,从而使得教育交往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了教育过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群体类型,他们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师正式群体、学生正式群体、教职员正式群体和师生员工结合的正式群体,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师非正式群体、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职员非正式群体和师生员工结合的非正式群体。这样,教育情境中多种类型和多个层面的组织文化建设,就成为了教学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
就教育的道德规范文化而言,有以“亲”和“尊”为核心的中国传统,还有以“自由”和“平等”为核心的西方传统。在当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中,这两种传统经过长期的碰撞、矛盾和交融,正在生成“交往道德的前景”,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在’的关系”[8](P205)。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共在”交往道德,目前正在教育领域里萌芽。教育中的“共在”交往道德表现为:师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生命存在的权利,同时也承认和尊重每一个他人都有学习生命存在的权利;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和朋友,并且是交往道德规范的共同研制者;所确立的活动规范具有足够的包容度,能够满足所有师生自由地进行学习活动的意向;创新出各种和谐而非对立、亲和而非冲突,且维护师生每一个人平等权利的交往方式和途径,即使发生矛盾和冲突,也有“共在”的空间去加以调和和排除。这样,在教育道德交往文化建设中就需要,一方面,建构和形成以完善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为主的人格教育系统,让每一个人将教育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转变为每一个人自己文化行为的内在律令;另一方面,就外在环境而言,需要消除造成师生“不道德”的交往行为的现实条件,也就是要不断改变和优化师生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状况的外部条件,以满足师生学习生命存在的各种需要。这两个方面,对教育道德规范的形成,具有交互的和共同的作用,需要实现具有内在同一性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功效。
(五)符号文化环境
“所谓符号,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觉到的一些具有‘形式’的东西,它们可以是一些笔画,是一些抽象图形或形象图形,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一些活动,以至一些空间和时间的形式;它更多地是一些声音、言语、语言等。”[8](P208-209)符号的特质有“象”、“意义”和“信息”等。符号既是具体事物或存在的形“象”,又是“表示”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抽“象”,这“意义”就是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文化“信息”,即人的文化意向。作为教学环境中的符号,就是表示或表达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信息”的所有的“象”。教学环境中的符号主要有视听符号、可视符号和可听符号三类。其中视听符号,主要有话语和文字;可听符号主要有音乐和副语言,副语言是师生在各种有关活动通过发声和发音器官所形成的类似语言又不是语言的“意识表达”的形式,比如哭笑、赞叹、怒吼、口哨等;而可视符号,主要有表情、动作、行为以及光、热、颜色等。
在教学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中,不仅需要在“形象”和“抽象”相结合上,不断地优化和充实可视符号、可听符号和视听符号,使之饱含“学习”的“意义”和“信息”;而且需要对各种符号及其结构进行“学习化”设计和开发,将教学环境中各种“象征符号”的教育意义和信息价值加以充分地挖掘。另外还要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正式课程和隐蔽课程进行整合,开发和应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多媒体和多媒体网络为载体的各种各样的“数字化”符号,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六)活动文化环境
上述各种教学环境的文化类型,并不是散乱存在的现象,而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即它们内在地统一在师生的学习活动中,这就形成了教育中的活动文化环境。活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性质,学习活动就是师生学习生命存在的根本性质。
在活动文化环境的意义上,人的学习活动作为师生的学习生命存在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是一体化的、整合的。这种整合的实质,首先在于在考察人的内在学习意向与其外在学习条件的关系时,持一种“动态”和“过程”的立场,把“学习生命存在”的实质理解为功能性而非实体性,也就是说学习的实质只存在于和实现于内在意向与外在条件的相互作用之中。其次在于当代的教学环境必然和必须是学习化的,也就是为师生的“学习的”,是体现和满足师生的学习需要的,教学环境的改革和建设,就是要剔除传统中“非学习”的成分,就是要不断地充实现实中“学习”的成分;同时师生必然和必须充分地去体察和开发利用环境中的“学习”成分。教学环境的改革和建设,就包含着启迪和激发师生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和利用环境里的学习条件的自觉意识和情怀。第三,现代教学环境本质上不是外在于人的学习过程的纯粹客观存在,它实际上是人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经验”的实践环境。文化哲学把生命的实质理解为一种“自我经验”,包括着由“自我感觉、自我估计和自我判断”所构成的“自我认识”,“这种认识决定了我们对生命的立场以及对他人的态度。”[13](P2)因此必须把握住并实现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经验”,教学环境仅仅达到“学习化”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化到人的学习的“自我经验”的层面。第四,当代教学环境决不是“死”的和外在于学习的“摆设”,而是“活动化”的,是以“学习活动”为基本的和根本的形式来加以组织和结构的。
标签:教育论文; 文化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家庭结构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家庭类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