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对策
◆王 昉
(山西省委幼儿园)
【摘要】 针对幼儿教师在现阶段所承受的较高的职业危机和竞争压力,继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的问题和现实情况,将从工作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方面深入分析了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人文关怀、情感支持、心理调节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倡议幼儿教师行业通过管理制度的改进和精神塑造的重视,达到在压力巨大的从业环境中摆脱不良情绪、减少职业倦怠的现状。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工作环境 个人因素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社会及家长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儿教师的职业竞争危机和心理压力。幼儿教师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高于其他一般职业,而且要照顾3-5岁的幼儿生活起居、饮食、游戏、学习等方方面面,需要很强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心理压力沉重,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更高。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幼儿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幼儿园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一定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因此幼儿园与其他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面对此问题,在社会积极关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幼儿园工作管理,引导教师建立内在价值认同,发展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应重点从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分析职业倦怠的成因,寻求缓解对策。
在树莓派温湿度数据采集线程中设置温湿度报警阈值,当采集值超过设置阈值时向平台发送报警信息,同时调用摄像头采集现场视频进行查看,如果确认事故则进行紧急处理。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环境因素及其对策
幼儿园在应对社会高期望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幼儿教师的监督管理力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管理问题,致使教师职业倦怠滋生。从组织氛围来看,幼儿园里孩子小,突发事件多,教师的精神紧张度本来就很高,再加上部分管理者在严格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较大程度地忽略了和谐组织氛围的营造与维护,忽略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支持,忽略了教师的情绪宣泄与放松,致使群体气氛相对紧张甚至压抑。在教师教育方面,幼儿教师的职前职中培训可能多集中于外在教学技能技法的训练,弱化了幼儿教师应该特有的职业情感、教育智慧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在评价方面,较多以教师的各种外在教学技能、幼儿出勤率等为评价指标进行总结性评价,师幼情感评价指标与过程性评价不足。这些不良的工作环境因素都可能使幼儿教师积压消极情绪,疲于外部的紧张工作而忽略了不良情绪的疏导,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为了有效克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首先,幼儿园要有清醒的办园理念。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经济利益驱动倾向严重的现实背景下,幼儿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包装自己,吸引家长眼球,稳定生源成为幼儿园的重要目标。一些幼儿园盲目学习或简单使用某些国外引进的新潮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深入钻研,一些确实拥有很好理念的教学模式也只是较多的当成了一种操作性技术来培训教师,教师则疲于学习和应用这些名目繁多的各式新教法,对其教育理念的合理精髓的认识与理解并不到位。而这种“锐意改革”着实使幼儿园和教师变得“忙碌而充实”,学到了精致的技术而忽略了技术的内涵根基,便很容易忽略甚至丢掉了最核心的以爱的情感为基础的师幼自然交往中的幼儿日常教育。幼儿园一定程度上要成为教师精神家园的建立者和守卫者。
其次,幼儿园和谐组织氛围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重点工作。一是要高度认识幼儿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断强化人本管理模式,关注教师的工作,更要关注教师的生活。可以建立园内活动室,鼓励与支持教师在工作之余多交流,通过唱歌、跳舞、瑜伽、乒乓球等活动,及时排解消极情绪。也可以在园内组织“与心理专家面对面”等活动,引导教师认识自我,科学调节自我。二是要完善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幼儿园应充分理解人的认知、情绪与行为的交互作用,职前职中培训要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职业情感、情绪管理等内容为一体,采用专家讲授、名师示范、教学观摩、互动体验、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三是要探索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学技能与教育艺术、教学情感并重,适度增加过程性评价,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智慧。因为幼儿的心智水平与情绪能力等要求幼儿教师应依托经验不断追求教育艺术,灵活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问题,避免大量说教和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这样,以和谐的组织氛围为依托,以全面合理的培训模式为载体,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为保障,幼儿教师能不断获得从业自信,增强职业认同感,减少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职业的众多冲突都可能引发教师的压力与紧张,进而使其产生职业倦怠。但是,压力的产生总是以教师自身特征为中介的。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认识、对于各类冲突的态度、解决冲突的策略以及她的一般个性特征都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外控型教师容易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和外在环境的影响,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一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形成合理的职业角色定位;有些教师缺乏对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找不到科学而奏效的教育方法导致挫败感,也容易引起职业倦怠;另外,不合理的社会比较使一部分教师的相对剥夺感增加,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又偏低,也很可能导致职业倦怠;还有目前许多幼儿园的部分新一代幼儿教师作为独生子女,其相对自我中心的成长经历致使关爱能力相对不足等都可能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及其对策
现有的预算绩效管理所依赖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级较多,特别是在大规模组织中,管理体系复杂、管理层次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衰减度高,另外由于存在各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对信息掌握较充分的管理者相对更了解如何优化配置资源以实现本部门的产出目标。在此前提下,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成为“预算松弛”产生的诱因。因此,削减不必要的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增强预算参与度,有利于激发预算参与各方的内生动力,积极对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建言献策,提高预算的有效性和执行水平,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信度和效度。
幼儿教育中,由于对性格调节与人格培育的意识不足,多数教师在生活、工作中对利于问题解决的自我性格优势激发不足,对性格劣势的监控也不足。许多教师不能有意识的在实践中激发和培育自己的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较强的韧性、乐观、责任感、希望等性格优势,而性格中的高焦虑、较强的自我中心、低自尊和外控特征等劣势在压力面前较多显露,产生职业倦怠。
因此,幼儿教师个人首先要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情感素质,主动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用爱的眼光欣赏孩子,用平静亲和之心感受孩子的纯真无邪,用真诚的师幼情、同事情温暖心灵,用爱心化解烦躁与疲惫。爱教育是教师勤于教育事业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础。
其次,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幼儿教育没有升学压力和高深的知识传授要求,使许多教师降低了对自身的文化修养的培养标准,自身定位较低。幼儿教师常常抱怨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不公正评价,而其实“孩子王”“哄孩子的”这些社会称谓,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反映了幼儿教师缺乏专业引领、较少精神追求时所呈现给世人的简单印象。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极容易产生价值混乱,内心失衡。爱智统一的教育理论强调,正像世间万物此消彼长的生态运行机制一样,幼儿园教师精神追求的匮乏助长了其物质倾向的泛滥,简单比较物质化条件,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文化与精神塑造,没有丰厚的精神支柱的支撑,现代幼儿教师很容易在物欲横流、多元价值的社会现实中站不稳立场,飘摇不定,困惑丛生。
按照防汛工程分类显示防汛工程体系概况,点击可查询工程文字、图片、视频介绍,也将防汛检查分河道堤防、闸站、圩区、物资等病险问题进行分别统计,随时供查看决策;对防汛组织、防汛预案、防汛简报、险情灾情统计可编辑上传录入、下载打开查看,为防汛抢险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再次,要通过参与培训、自主学习、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不断增强教学效能感,相信靠自己的经验和反思能引导幼儿顺利参与和完成各类活动,实现积极发展目标。这样,幼儿教师能不断获取工作成就感,激发和维持积极情绪进一步投入工作。三是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积极兴趣与爱好,参加各种园内外健康活动,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的积极个性品质。同时作为沉重压力环境下的从业者,幼儿教师有必要增强对心理咨询的合理认识,借助专业帮助,使自己摆脱不良情绪困扰,合理调节压力水平,以减少工作倦怠。
参考文献:
[1]周念丽.幼教图说[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2]李群峰.儿童教育心理学[M].古吴轩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