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智慧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应用BIM、VR、AR技术以及数字航空摄影测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等成果建立三维模型,尽管很逼真,但仍然是感官成果,缺少计算思维。在大数据环境下,应用地理信息成果建模所呈现的不仅是“看到”,还需要具有计算思维,满足智能需求的“可计算”成果,乃至开发“计算思维”,进而“计划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基于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技术和机载LIDAR技术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这一有益尝试,初步体现了“计算思维”理念。
关键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算思维
1构建地理信息中心现状与需求分析
我国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承担测绘服务的主要单位,对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现状分析和对面向信息化测绘的服务保障能力需求分析是本研究的基础。
1.1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现状分析
全国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由于组建(成立)的方式不同,承担的职责和业务范围也有差异,但大多数是在测绘资料(档案)馆的基础上建立,有少数如海南、广东、内蒙古等是中心和资料馆分开建立;有些是在测绘资料(档案)馆、研究所、航测队的基础上建立,如甘肃、江苏、湖南等。对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业务范围、机构设置等做了初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1.1.1现今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业务包括资料档案管理和资料分发、应用开发、技术研究、数据生产等。资料分发是一项基本业务,除山东省外大部分单位还涉及应用开发业务,少部分将技术研究划为职责范围,只有江苏省明确了数据生产是主体工作内容之一。
1.1.2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机构设置有差异,部门设置3—9个不等,一般有管理类部门,如生产技术、质检部门、办公室、总工办等;还根据业务内容划分,如福建省建立了技术开发部、成果应用部、数据建库部、资料档案馆等;有的单位管理类部门较少,代之以综合部门,如吉林和甘肃设置综合办公室。总之,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业务以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服务为主,部门分工较为明确,工作相对独立,各单位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化工作,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
1.2面向信息化测绘的服务保障力主要需求
依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指导意见和当前省级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基本职能,面向信息化测绘的服务保障能力从业务方向上来说应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和更新能力、测绘资料档案管理与分发能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能力、地理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地理信息成果应用能力等5种能力。省级地理信息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是一个地区测绘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测绘资料的收集、整理状况,档案的数字化程度,档案和资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及资料的利用程度决定了资料档案的管理与分发能力;服务平台是衡量服务能力的指标;地理信息开发应用是地理信息的增值服务,使地理信息服务更能切合实际;专题地图、影像挂图、图集等地理信息成果结合新的多媒体光盘等是地理信息应用成果的主要体现。
2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搭建的常用技术
在经历了短暂的忽视地理底层设计建设后,目前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大都对基础地理信息底层有所考虑,于是,许多新技术集中应用于此。
2.1建筑信息模型
实现了建筑空间数字化,工程设计和建造从CAD到三维设计建造,进而改变工程设计、建造和运维方式。较多地应用于地下管网三维模拟。
2.2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三维虚拟世界,并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这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景观和实体行为系统仿真,使人们全方位体验到不同虚拟场景,并令其沉浸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虚拟增强技术
增强现实是以构想和交互为基本特征的高级人机界面。利用AR模拟真实现场景观,使用户既可通过虚拟现实系统“真切”体会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又能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3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基础测绘数据的有效应用
3.1地图展示
地图展示按照底图叠加图层的方式实现。以地区比例尺作为主目录,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作为二级目录,形成图层树状目录结构。点击图层目录,在底图上叠加显示具体的图层。按照这种方式构成的无限图层地图,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用户操作不方便。在后续研究中,计划通过其他方式更好地组织树形目录,以方便用户操作。
3.2信息化测绘依靠科学、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
在地理信息服务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地理信息管理,因此建立科学、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具体应将文件以及数据库的管理逐渐转换成集成管理,实现矢量数据以及栅格数据、制图以及GIS数据、历史以及现势数据、数据分发以及更新方面一体化的管理。
3.3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主要框架结构
在进入正式工作环境过程中,这种体系框架结构分为以下五个层次: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服务等。当前在信息化测绘体系五个层次中,应用层时期最主要的层次,但是应用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服务;一是政务化办公;一是专业应用。在这五个层次中,服务层是起到更多公共作用的层次,主要包括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地理信息的应用服务体系,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政务信息服务以及公共信息服务。五个层次中的管理层是对所获得的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管理与汇总,具体来说就是对获得的各种地理信息实行有效的、全面的分类、整合以及储存等相关管理方法。数据层主要是起到储存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的作用;技术层可以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管理以及服务行为等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
3.4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公共服务平台的公认模式包括:一站式门户系统,在线服务系统和专题应用系统。
3.5信息化测绘业务运行管理系统
此系统是整个信息化测绘服务系统的中枢,其作用是在业务体系整合的基础上,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依托数据库,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资料管理等业务活动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业务运行管理模式。业务运行管理系统将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贯标体系融入信息系统中,实现管理行为和生产行为的规范化运转,达到部门内部的信息传递和业务流程的通畅,从而提升中心的整体业务协同能力。同时规范业务运转流程和信息传递路径,并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无缝集成,达到业务流和数据流的全面整合。服务体系业务覆盖面线,各个部分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测绘业务运行管理系统为操作平台,优化组织结构,整合业务流程,达到任务流为主线的服务、管理的流程化、信息化。
结束语
通过建立起服务体系,形成的以数据库管理、数据整合加工、综合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全新的、完整的省级信息化测绘服务体系,提供数据库更新支持和产品多样化定制,实现测绘应用服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促进省级测绘地理信息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优化;通过服务体系与生产体系的对接,全面提升省级信息化测绘生产和服务保障能力。本文提出的面向信息化测绘的省级地理信息服务体系,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GIS技术为支撑,技术可行;以测绘服务部门实际需求及信息化为目标,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整个体系的建立将是今后测绘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宋芒果.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32.
[2]沙从术,潘炳玉,魏利敏.谈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6:77-79.
[3]王丹.从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看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特征[J].测绘通报,2017,5:17-20,57.
论文作者:许庆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地理信息论文; 基础论文; 省级论文; 业务论文; 数据论文; 中心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