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专题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新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当代中国论文,专题讨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基本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郭建宁
Chairman:Guo Jian ning
[主持人语]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的社会现实,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及掌握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这就要求让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事实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成果,迫切需要将其“大众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又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包容了多方面的新成果,这些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目前,在继续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的发展,我们同《河北学刊》一起组织了这一专题讨论,目的是通过这组文章与同行交流,以便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功能和作用。
Chairman's words:Today China is changing profoundly and widely.The new society giv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new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demands.In the new situation,how to push forward and realize the popularization remains a key problem.The popularization is decided by the essence,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a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nature,making it close to the reality,masses and life and easily understood and mastered.In fact,many new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which needs the popularization urgently.In the past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as far as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is concerned,the basic principles has been kept and the thoughts also has been enriched,which include the pooled wisdo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fine thoughts of cultural tradition.Now the problem of popularization has become an academic one,so we and Hebei Academic Journal join hands in organizing this discussion so that the functions of Marxist philosophy may be exerted.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8)03-0013-10 [收稿日期]2008-04-25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思考
郭建宁
郭建宁,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
郭建宁(1954—),男,安徽省马鞍山市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当代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
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均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功能,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和批判精神,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需要我们作出积极的思考和解答。
一、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与哲学大众化
哲学大众化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工作者在“文艺大众化”、“社会科学大众化”、“科学大众化”等口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文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可以大众化,那么,哲学是否也可以呢?艾思奇首先作了尝试。1932年,他开始在《中华日报》发表哲学短文。1934年,负责编辑《申报·读书问答》专栏后,接触到广大读者提出的许多哲学、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艾思奇和其他编辑一起,为读者解答疑难问题一千八百件,这为他撰写《大众哲学》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后来《读书问答》专栏从《申报》分出,成为由爱国人士李公仆主编的《读书生活》半月刊,这为艾思奇提供了哲学大众化的阵地,他先后在《读书生活》发表了二十四篇哲学讲话,受到读者欢迎,并于1936年1月以《哲学讲话》为名结集出版。1936年6月印行第四版时,更名为《大众哲学》。
大众化是《大众哲学》的第一个特点。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明确指出,“哲学并不神秘”,“不是虚无缥缈的学问”,其“踪迹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找到”[1](P129、130),从而把哲学由玄妙的殿堂引入实际生活,使哲学和大众接近,使大众知道日常生活中就有哲学,这在当时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这本为大众写的《大众哲学》,在大众中确实产生了广泛影响,解放前共印行三十二版,1979年又印行了三十五万册,仍旧销售一空。艾思奇在谈到《大众哲学》时说:“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珍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因为它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而是一块干烧的大饼。”[1](P283) 李公仆在《大众哲学》的序言中说:“这一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能够接受。这种写法,在目前出版界中还是仅有的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内容,全是站在新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上写成的。新哲学本是大众的哲学,然而过去却没有一本为大众而写的新哲学著作。”[2](P1) 《大众哲学》是结合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范例。
通俗化是《大众哲学》的第二个特点。哲学的大众化,离不开哲学的通俗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结合大众熟悉的历史故事、身边的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刻的哲理,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到大众中去,并比较快地为大众所掌握的重要方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扫以往哲学艰深玄奥的色彩,从每篇的题目到内容的表述,都十分注意通俗化。像“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牛角尖旅行记”、“卓别林和希特勒”、“天晓得”、“笑里藏刀”、“七十二变”等小标题,就别开生面,引人入胜,把深刻的哲理融化在生动的故事里,并用大众的语言表现出来,从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易于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
现实化是《大众哲学》的第三个特点。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是为了达至哲学的现实化。艾思奇指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事实上的问题,要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足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能担负起改革世界的任务,就必须与革命的实际行动结合,成为指导革命行动的观点。必须把握大众,成为物质的力量。”[1](P211、212) 《大众哲学》之所以能在大众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除了其大众化、通俗化的表现形式之外,最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反映了大众最为关心的民族救亡图存问题。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首歌、一本书,在进步青年中影响最大。一首歌即《义勇军进行曲》,一本书即《大众哲学》。许多人就是看了《大众哲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赴延安参加革命。蒋介石曾叹息“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这足以证明《大众哲学》的影响是何等巨大。
二、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3](P443)。毛泽东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与列宁的思想,强调通过哲学的普及与解放,把哲学变为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他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他说:“我劝同志们要学哲学。有相当多的人,对哲学没有兴趣,他们没有学哲学的习惯。可以先看小册子、短篇文章,从那里引起兴趣,然后再看七八万字的,然后再看那个几十万字一本的书。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4](P145) 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育,指出:“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5](540—541) 毛泽东很重视辩证法的宣传,他说,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里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我们要求把辩证法逐步推广,要求大家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方法。”[4](P413)
善于把哲学原理化为一系列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东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方法论问题,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地运用于具体实践,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如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个别与一般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以点带面、胸中有数、两条腿走路、抓两头带中间、弹钢琴、留有余地、多谋善断、波浪式前进,等等。这些方法已为广大干部群众所熟知,并且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辩证地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汲取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遗产从理论内容上进行了改造,他常常借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和民间成语故事以及神话、寓言、谚语、俗语等来说明一些深刻的唯物辩证法道理,从而使毛泽东哲学思想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大众化的特点。
毛泽东的哲学文章和哲学谈话,具有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鲜明特点。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学观点。如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波浪式前进等,这是毛泽东哲学著作和哲学谈话具有魅力,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哲学是研究最一般规律,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的科学,而哲学著作在文字表达和体裁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与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对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比较欣赏,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给当时在西安的叶剑英去信,“要买一批通俗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哲学书……要经过选择真正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例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柳湜的《街头讲话》之类),”[6](P80) 毛泽东对李达的《〈实践论〉解说》也很欣赏,1951年3月27日,他在给李达的信中说:“这个《解说》极好,对于用通俗的言语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些文章。”[6](P407) 1954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给李达的信中说:“你的文章通俗易懂,这是很好的。在再写文章时,建议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都能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6](P487) 1960年,毛泽东在给其办公室秘书林克的信中说:“冯契著《怎样认识世界》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印行,1957年出版,我想找四、五、六、七、八本送给同我接近的青年同志阅读。请你找一找。如找不到此书,则找别的青年人能够阅读的哲学书,要薄本小册子,不要大部头。”[6](P573) 这足以表明,毛泽东对哲学大众化是高度重视的。
三、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推动与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课题,也是哲学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生活的哲学,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尤其要特别注意对传播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即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入耳入脑的大众化方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逻辑和规律,防止庸俗化。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还较落后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民众中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这与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普及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与普及,推动了人民大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毋庸讳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失误和偏向。其中比较突出的是1958年兴起的“工农兵学哲学”,存在相当明显的简单化、庸俗化、形式主义的毛病。
二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防止经院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的特点;必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紧扣时代的脉搏;必须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回答人民大众最关心的问题。而现在的一些哲学研究和哲学论文,一方面自我陶醉于纯粹“学术思辨”;一方面却是“自我放逐”,越来越经院化、小众化、边缘化。有的过分咬文嚼字,成了文字游戏;有的随意生造概念,不知其所云。文章写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说穿了,就是“自我放逐”。一些问题看起来争论得很热闹,但只是在极小的圈子里进行,充其量不过是“沙龙里的风暴”,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没有也不可能发生什么作用和影响,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和批判精神格格不入。
三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学术含量,防止低质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是大呼隆,不是大数量,而是学术性与现实性、学术视角与现实关注的高度统一。这就尤其需要作艰苦的理论创新,防止低水平重复。但现在的课题、项目、工程很多,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学术含量和学术品位,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大课题,也是关键所在,对此,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艾思奇.哲学讲话[M].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
[3]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毛泽东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新问题
颜晓峰
颜晓峰,国防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北京 100091
颜晓峰(1955—),男,江苏省涟水县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哲学大众化涉及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和传播学等层面,即哲学如何进入社会、进入生活、进入大众的根据、条件和机制之所在。哲学大众化不仅是一个从现存的哲学到既定的大众的单向传播过程,同时大众化本身又是一个反观哲学、检验哲学、发展哲学的反馈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既从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及规律,又具有哲学自身性质所要求的特点及内容。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一哲学社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
一、在哲学多样化的格局中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领和主导作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使其在广大民众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大众哲学。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地位、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方针和一元主导、多样发展的哲学格局。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及众多哲学分支等都得到了多方位研究和传播,在哲学思想界和各个社会群体中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在这样的哲学环境中,大众面对的是多种多样的哲学,在哲学接受上有着选择性和替代性,这就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成为一个扩大影响、赢得人心、强化地位的过程。
当代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多样性造就丰富性,丰富性是繁荣昌盛的象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物,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西方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源泉之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明多样性、哲学多样化得到充分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一,只有善于把挑战化为机遇,加强不同文明及哲学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才能始终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自身的丰富性和真理性成为大众广泛接受并认同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其二,必须把哲学多样化的格局作为丰富自身、发展自身、增强自身生命力的有利契机,在兼容并蓄、比较吸收、借鉴发展中实现跃升;其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和主导作用的基础;其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扎根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与变革,所以必须汲取人类文明和传统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其五,面对以新形式出现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心史观等错误思想观点,必须在哲学批判和思想交锋中明辨是非、弘扬真理,以此作为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在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性的基础上推动大众化
哲学大众化也是哲学社会化的过程,一种哲学能否成功地大众化,不仅取决于该哲学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说,更取决于其满足民族的精神需要程度,即取决于它与大众的利益追求、价值取向、思想关注、思维方式相契合的程度。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 所以,大众性决定大众化,没有国民理论需求的大众性就没有理论大众化存在的基础。这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既是哲学大众性的过程,也是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提炼了来自大众的哲学思想和语言,具有深厚的大众基础。这一哲学不是象牙塔中的哲学,只能在圈子里自我循环,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是与大众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共同需要的大众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性,也就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2](P534),这种“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指语言、形式、风格上的,更重要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P534),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理论。
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性,是推进大众化的基础建设。所谓大众化的进程,也是推进其大众性的过程,即在开放和动态中发展,进而完成从哲学的大众性到大众的哲学化。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性,就是要充分揭示它的哲学内涵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核心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问题的核心及立场和基础。其一,从哲学层面上回答大众关注和困惑的重大问题,以使哲学供求相适应。如怎样才是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如何可能,这些都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性的重要领域,也是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其二,要不断证明它作为科学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方法的功能,不仅是国家改革发展、治国理政的哲学指导,而且是个人立身行事、生存发展的哲学指导。
三、在社会实践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力和信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回应时代课题的哲学写照。“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P203) 因此,敏锐捕捉历史实践提出的哲学课题,进而推进哲学的自身发展,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依靠的是思想力量的洞察力和彻底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9) 改革开放,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遇到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新的生机和活力。进入改革发展新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都迫切需要用在实践中发展和修正的理论,用反映时代变化、体现实践呼声、揭示问题本质的哲学思想,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就像《资本论》成为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工人“需要的”那样,使大众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自觉过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①这种哲学精神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之中,集中探索和回答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充满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②这种哲学精神塑造了一种求真务实的哲学,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修正理论,把生产力发展作为判断路线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性和持续性,使得依此所提出的战略思想、理论观点切合实际、合乎规律、令人信服。③科学发展观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当代世界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又是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时代运用,是当代发展实践本质的一面镜子。
四、在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中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中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爱国情怀,但又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地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哲学理念、哲学偏好以及哲学接受能力。推动哲学大众化,就要研究大众的新变化,按照大众的差异性来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包容性,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最广大人民的大众化哲学。因此,看其能否成功实现这一目标,主要看其能否得到各个社会阶层的认同和接受,是否具有公共性特点,能否适应社会服务对象的多样化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集中体现了这种开放性和兼容性,并内含着一个重大的创新观点,即在社会主义阶段应当和能够产生和谐社会。①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在这种社会状态中,社会关系的性质是相融合的,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是和平的、法治的,社会成员的身份和地位是可流动变化的,社会阶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差别是相对缩小的。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明确了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及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这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③把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提出了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新思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表明了一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即应该倡导和为之努力的社会关系、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明确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
五、在大众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满足需求的程度
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包括哲学需求日趋旺盛,其中对哲学表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状态。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大潮中,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严重扭曲。这些现象说明,人必须要有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追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着眼于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精神追求。物质生活越是得到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就越是重要,而哲学在塑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具有独特作用,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人民追求的哲学思想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增强民族精神生产力,培育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相协调,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发展,在形式上讲求活泼多样,在传播上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在方法上满足不同层次需要,才能与时俱进,实现哲学大众化的文化旨归。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尚庆飞
尚庆飞,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尚庆飞(1971—),男,山东省莒南县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命运。大众化中所谓的“大众”,指的是人民大众,他们具有超越政治、经济、宗教、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等界限的特质。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而非为“‘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1](P1058),“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P708)。人民是历史的共同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共同创造者和传播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化”大众,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以大众来“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迫切性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新的严重挑战。首先,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他们无关,仅仅是书斋里面的学问,是执政党进行意识形态统治工具,并且已经过时了。其次,有些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科学,还停留在把哲学作为一种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理论,而没有看到它还具有现实性和革命性[3]。再者,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对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至今仍存在着诸多误读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经典作家的思想,更是在当代中国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因此,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更正以往对马克思主义误读,克服错误的思想和态度,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认识,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4](P15)
实际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家的基本理论,又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上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社会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到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种深刻的历史大变革也必然会在哲学研究领域有所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理论、创新理论、生产力理论、改革理论、机遇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与和谐社会理论、精神文明理论、群众观和以人为本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等,是中华民族智慧在当代世界文明发展中极富创造力的最新体现。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设首要是充分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此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如哲学体系的改革、实践理论、系统哲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科技哲学、生态哲学等均取得的新成果。当今,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把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原则
首先,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中,不能忽视对经典哲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是一种比较深奥、比较抽象而又富含思辨性的学说,对它的宣传不能仅仅就理论而谈“理论”,而要在研究基础上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来加以诠释。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研究和宣传普及的过程。当前,人为地把理论神秘化、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所以,只有将抽象理论进一步通俗化,才能在实质上推进哲学的大众化。
其次,要广泛宣传当代哲学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工作中,也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涵的哲学理念为重点,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成果的“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这些创新成果的形成,也推进了哲学的理念创新,为此,要创新宣传形式,使其不断通俗化、大众化,进一步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相结合。
再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前提条件之一是首先要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国内条件,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以此更为充分地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统一起来。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解决好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而处理好这些方方面面的关系,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这就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和方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用具体的、通俗的、大众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理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哲学大众化的理论书籍,需要运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5](P231) 的写法,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朴实的文字、大众的话语。但是,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绝不能由此而走入庸俗化的倾向。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6](P278—279)。在过去解释和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作中,曾有过庸俗化的惨痛教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将这种庸俗化推向极致,出现了“一句顶一万句”的谬论。再如,有些人把邓小平理论简单化为“猫论”,而未能深刻理解其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发展。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理解,严重损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用大众化的哲学来指导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去面向社会发展,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同大众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关键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其贴近实际生活,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三)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普及形式。按照实际要求,运用多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要充分考虑各个阶层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把深奥的理论同通俗化相结合,深入浅出,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本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特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李海星,李立军.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6] 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
雍涛
雍涛,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雍涛(1936—),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并为此“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里提出了关键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又是什么关系?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点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由此创造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它主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把它当作抽象的教条到处套用;二是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并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三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民族化,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形式,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四是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走出少数领导者和社会精英的小圈子,成为中国各阶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中国国情,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高理论创新能力。而遵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顺序,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比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和解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这个主题,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如何争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社会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由此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体系;以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和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的主题,即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主要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对它的研究也将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项长久性的主题。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注意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知识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两层含义:一是通俗化;二是现实化。毛泽东的名言:“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P305),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最好说明。
为什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自由解放的学说,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它又是关于全人类自由解放的学说。这个学说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才能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理论中成长起来的”,只有采取“从外面灌输进去”[2](P247) 的方法,才能为一般大众所掌握,因此必须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宣传普及工作,才能使之走向大众化。
在当前的形势下,强调进一步“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个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当代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多重价值效应。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任务之一。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把主旋律和多样相结合,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构建社会公平原则基础上的价值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体现。另一个方面,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人民大众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出发,用通俗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为全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化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唯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收到预期实效。同时,在走向大众化、通俗化的同时,还必须时时防止简单化、庸俗化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P9) 这就是说,只有保持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正确地回答和解决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才能掌握群众,才能令人信服,才能发生历史作用。为此,需要培养造就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大众化、通俗化不是自发的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需要有独立创新成果来充实,而且需要一批热心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才能担当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涉及整体和部分、内容和形式、提高与普及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大众化则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通俗化的意义上说,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几分通俗化,中国化是难以实现的,但通俗化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部分,走向中国化则是通俗化的目标和归宿。从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实践的各方面并成为他们的思想与行动指南的意义上说,中国化就是最大和最充分的大众化。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俗化、大众化是它的一种形式,中国化的内容则决定着通俗化、大众化的形式,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反过来又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效果。但是,内容和形式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从马克思主义必须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意义上说,作为形式的大众化,也可以转化为中国化的具体内容。从提高和普及的关系上说,普及是基础,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程度上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易于为中国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接受与掌握,着重点在于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则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创造出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着重点在于提高。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通俗化、大众化,通俗化、大众化必须提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必须在大众化的基础上进行,大众化在中国化的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国化以大众化为前提和基础,大众化以中国化为目的和依归。没有大众化,中国化难以实现;没有中国化,大众化便难以健康发展。中国化指导大众化,大众化促进中国化。二者只能实现良性互动,才有可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克服种种阻力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