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恒誉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要成为一家优秀的建筑企业,在管理环节要力争做到精细化管理,对技术领域更要做到精益求精,现在的工程建设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造房子等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艺术感官效果。因此,我们建筑设计师们也设计出了许多,结构复杂,造型独特的结构,因而对建筑施工的技术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考验。本文主要从土建施工的混凝土技术问题、变形缝技术问题、深基坑施工技术问题这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变形缝;深基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建筑行业在飞速发展中,建筑业市场也是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一席,就必须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竞争力来自哪里?可以是风险控制,质量控制,团队建设等,但笔者认为全面了解,掌握与运用土建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质量,这一点是重中之重,本文将分别对土建施工技术的几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土建施工混凝土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目前混凝土的保护层和使用荷载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时钢筋下面都没有放置保护层的预制垫块,即使有些施工企业放了也只是放一些小石子垫上。而小石子它的稳定性不足,容易走位,并且铺的厚度不均匀,这些做法都是没有达到行业的标准的。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在浇筑混凝土时,将刚筋骨或楼板钢筋网片往上抬,这样的做法既不能达到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还会使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移位,严重的甚至产生变形,影响工程质量水平,这些做法都严重违反了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在混凝土浇筑几天后,还没有完全坚固就在混凝土楼板上放置过重的物体,这样的做法,在其外观上看来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在混凝土层还没完全坚固就让混凝土承受过重的荷载,在工程后期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和疏松,致使混凝土板达不到应有的设计强度。
2、框架结构中的柱模板和混凝土浇筑的问题
由于柱模板的断面尺寸不大,而高度较大,所以柱模板构造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它的垂直度和抵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柱模板安装施工中,安装技术工人普遍不按规范进行施工,如:沿柱高度每隔3米都没有开浇灌孔,串桶或溜管由于钢筋过分密实而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当混凝土浇筑后按规定进行拆模时,就出现了大面积蜂窝,露筋及严重的孔洞等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上,当工程楼层较高时,梁板与柱分两次进行浇筑时经常出现以下现象:当浇筑到柱顶时,砂浆配比是没有加入干净的骨料并仔细捣实,这样很容易造成柱顶砂浆强度不够,与梁柱的接头处容易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养护问题
混凝土按照我国建筑行业的标准,混凝土的浇筑要在21-28天后才能承受永久荷载,或者较重的临时荷载。施工单位切不可以为了抢工期和不顾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影响他的强度,降低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在梁板与柱的浇筑过程中,使浇筑的混凝土达到1.2N/mm 强度后,清理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较弱的混凝土层,经润湿和冲洗干净后,拌水泥砂浆一层,后浇筑混凝土并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能够结合紧密。还有当出现数量不多的麻面、蜂窝、露石和露筋的混凝土表面,可采用配比为1:2~1:2.5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修整。最后要想确保钢筋混凝土梁和板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极其重要的,普通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不能少于7昼夜,而渗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则不得少于14昼夜,浇水能使混凝土达到足够的湿润状态。只有完全做多这些,混凝土的质量才能得到一定的保证。
二、土建施工中的变形缝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变形缝问题一直都是比较难处理的,现代建筑的设计已越来越独特,空间造型或是建筑立面都已变得多样化,所以变形缝的处理也越来越复杂,如若处理的不好,很容易产生渗水、漏水的现象。传统变形缝的施工做法是伸缩缝铝板在做了防水弯折之后,就很难再根据复杂的结构面做相应的弯折,使施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当建筑的外墙装饰线条非常复杂时,传统的变形缝的处理手法已经是不能起到作用了,这时我们可以采用铝制的变形缝挡水板与竖直的墙面相连接。要特别注意的是变形缝挡水板要在混凝土的浇筑前就预埋到结构中去,进入混凝土的宽度要大于80mm,上下伸出混凝土大约100mm,然后在进行固定,固定的步骤是:先在模板上准确画出铝板的位置线,然后根据画好的位置线把一根直径不小于16的钢筋竖直的焊制在已经绑扎好的梁钢筋上,再把铝板用铁丝固定在钢筋上,如果梁突出墙面,铝板就要置于梁钢筋的骨架中,这时梁端铝板位置的箍筋不要绑扎,缝两侧的模板在安装时,模板需要在铝板的位置断开,加固的时候贴近铝板插入一根钢管再用木楔挤牢,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此处要分层浇筑。
三、土建工程中深基坑施工的技术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在进行高层建筑时,我们必须进行深基坑施工。在深基坑土方开挖时,会使得周边的管线、建筑或地下结构产生一定的偏移和沉降。所以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尤其要注意周边环境的控制,尤其是紧邻“生命线”工程的多层建筑施工,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是否良好,直接关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根据目前的施工理论,采用现代的控制理论对深基坑进行控制是非常有效的。现在工程控制方法和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开环控制、闭环控制、自适应控制。其中开环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它的弊端是由于缺乏反馈系统,不能及时的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行调整控制措施,控制精度也较低。而闭环控制措施,它是现代工程控制方法,而且包含反馈系统,它可以监测深基坑工程的进度并及时实行调整控制措施。自适应控制是目前最新的一种控制手法,它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都去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是处在探索阶段,不能被广泛的应用,经过上述三种的对比,闭环控制是目前深基坑工程控制手法的一种最佳选择。
四、结语
我国土建工程往往规模大、投入多、周期长,土建工程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我国的施工现象事故可谓是屡见不鲜,也成为了国家、社会、媒体日益关注的问题,所以土建施工技术问题也便得尤为重要,土建施工的土建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多种多样,本文也只是针对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希望施工单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坚决避免由于技术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兆鑫.《深基坑技术之浅见》[J],中国建设报,2011,08
[2]编委会.《最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全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5
[3]王守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01
论文作者:沈金毛1,沈林峰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深基坑论文; 钢筋论文; 技术论文; 荷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