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
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 贵州赤水 5647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满意度较对照组好,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周围性面瘫;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46-01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主要有脉络空虚且受风寒,肝肾阴虚且风阳上扰或者是七情过极等原因造成,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皱眉困难等[1],本研究主要分析中医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间,抽取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有25例患者,实验组有25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的2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有4例,年龄为25岁至59岁,平均年龄为(35.77±4.33)岁。
实验组的2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有3例,年龄为24岁至60岁,平均年龄为(35.87±4.51)岁。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有眼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皱眉困难等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
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有:(1)面部护理:(1)加强面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可以用湿热的毛巾敷脖;注意破损处的消毒,避免感染。(2)眼部护理:对于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则注意避免强光的照射,外出时佩戴墨镜,防止风沙刺激;睡觉时可于患眼覆盖无菌纱布,防止眼部感染,必要时可涂金霉素眼膏。(3)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后要漱口,彻底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防止口腔感染。(4)饮食护理: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高维生素、高热量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尽可能以流质或软食为主。(5)心理护理:周围性面瘫患者由于自我形象紊乱,容易有焦虑、悲观的心理,应安置单人病室,减少不良刺激,播放一些轻音乐,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用体贴、关怀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消除其焦虑、悲观的心理。(6)面神经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多进行面肌运动锻炼,脸部可以进行一些鼓气、咀嚼(可嚼口香糖,每日5次)、抬眉、双眼紧闭以及张大嘴等锻炼。
1.2.2实验组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护理主要是进行辩证护理,(1)风寒袭络患者,首先注意室内的温度,避免受凉,饮食选择散寒活血、祛风解表、通络的食物,例如姜糖苏叶粥等,中药汤药热服。(2)肝胆湿热患者,首先对发热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饮食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禁海鲜、辛辣、刺激食物。(3)风痰阻络型患者,首先让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选用滋阴平肝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同时要少食甜食与油炸食品。(4)气虚血瘀型的患者,饮食上多食清淡的食物,且具有进清补与祛瘀活血功效,此外叮嘱患者多喝水,防止便秘。
此外,还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护理,主要是在患者的四白、阳白、地仓、颊车、迎香、鱼腰等穴位进行针灸,针灸前,使用艾绒对穴位进行温熨,艾绒中有冰片、麝香、当归、没药以及雄黄等,每个穴位停留5分钟,直到穴位皮肤有轻微红晕便可。针灸治疗8天。护理疗程持续半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的效果以及满意程度。
显效:患者的周围性面瘫症状全部消失,并且肌肉功能已经正常。
有效:周围性面瘫的眼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皱眉困难等症状有所缓解,肌肉功能没有完全恢复。
无效:周围性面瘫的症状在治疗前后没有任何变化[2]。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的效果以及满意程度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χ2检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要好,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表[n(%)]
注:注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主要是由于风寒的入侵,致使患者的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从而引发面部肌肉的纵缓不收。虽然周围性面瘫疾病的临床症状大致一样,但是中医认为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依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对患者进行辩证护理,在对患者护理时,要详细掌握患者的患病原因与发病机理,从而进行逐一对症护理[3]。
此外,中医认为,对于周围性面瘫护理时还应该配合针灸进行护理,艾绒中含有的药材具有止痛散寒、温经活血、化瘀的效果,再配合针灸,可以实现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从而改善组织营养。
本研究中,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的措施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训练.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720.
[2]种翠红.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209-210.
[3]胡仁红.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31-132.
论文作者:卢丽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患者论文; 面瘫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针灸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