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立 大连市第五十六中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1-048-01
20世纪八十年代教育家冷冉先生提出了情知教学论:学习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即认知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即情绪、性格的过程。在化学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认知过程,即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的获得过程,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无视他们的情绪性格的发展过程。认知是学习的基础,情意对认知起到推动作用,这两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应是统一的。重视两个过程,尤其是情意过程,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情知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以情促知,激活课堂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置情境,激活课堂,引入新课,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开始一堂课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将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为目标,对课堂引入环节进行精心设置。初三学生对化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奇妙的化学变化非常感兴趣,渴望亲手做实验,亲自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知识入手,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们轻松愉快的进入情境,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比如,讲《水的净化》展示一杯海水、一杯河水和一杯自来水,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水是否能直接使用或引用,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水的净化。讲《分子和原子》展示盛开的鲜花、麻辣香锅,让学生想像它们最明显的特征,然后在教室喷洒香水,让学生闻气味并思考,为什么看不到物质,却能闻到香味。还可以以实验和实验现象引入,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开始就演示取用药品或加热药品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讲清课程目标,使一堂课顺利进行。在导入新课环节,选择方法适当,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能力,能降低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这就是典型的以情促知。利用身边事物,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起学生重视,引入新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知启情,升华课堂
在课堂的最后应该有一个精彩结尾,它一定是知识的总结,最好还能使情绪情感得以升华,推动学生不断的渴望新知。比如激励启发型,在《元素》一课最后展示各种形式的元素周期表,引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现新元素,填补周期表空白,为全人类的科学发展做贡献。启发思维型,在《爱护水资源》一课,在结尾处提醒学生: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宝贵,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还应防治水体污染,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启发学生,不但要自己节约用水,力所能及的防治水污染,课下要多翻阅资料,将自己所学宣传给周围的人,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学习的成就感。再有也可以用情境式结尾,在枯燥的课堂学习的最后,将习题改编得稍有趣味,创设特别的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比如《空气》一课,结束时启发学生想像我们的地球上没有氮气会怎样?学生通过回顾空气的组成、氮气的用途等发挥想像,回答问题。还准备课后继续查资料,印证自己更多的假设。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化学课堂是享受快乐的地方。
3情知统一,评价课堂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客观的评价,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因此评价起到指挥作用。评价时要看情与知是否和谐协调,是否相辅相成。评价除了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外,还应该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评及互评。教师的自我评价应当重点考虑:是否创设了适宜的学习环境,课堂的氛围是不是以愉快为基调,这堂课有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没有鼓励学生追求化学现象下的本质?也就是有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学化学?在整堂课上,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情绪,是否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表现自我。做到评价知中有情,情中有知。在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时,教师告诉学生评价的目的,教会评价的方法,将评价的内容布置给学生。学生自评可以包括: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学习收获,小组内的互评则包括团队合作、发挥作用、学习态度、能力提升等。这样的评价能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尊重同伴,从而使他们更主动的参与学习。也有利于形成民主氛围,有利于形成一个竞争、好学的学习环境。
实践证明,化学教师将情知教学论运用于教学各环节中,注重学生情意认知因素的发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的乐于学习、学会学习。
论文作者:贺立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化学论文; 课堂论文; 过程论文; 教师论文; 认知论文; 《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