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论文_黄艳

长沙市口腔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并选择患牙的172个位点作为观测位点,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检测并比较这172个观测位点的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测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测位点的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均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聚集杆菌的含量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福赛斯坦纳菌含量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的含量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情况,并减少患牙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但对于PPD>6mm的部位来说减少量则比较有限。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

为了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现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共有47例、女性共有39例,各占54.7%、45.3%;年龄在26-72岁之间,平均年龄(41.6±5.5)岁;所有患者均至少保留有20颗天然牙。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选择患牙的172个位点作为观测位点,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检测并比较这172个观测位点的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以及临床附着丧失)及5种牙伴放线聚集杆菌,且两个位点不能在同一象限内。微生物样本的收集方法为:先用手工刮治器去除牙龈上的菌斑和结石,然后将棉卷隔湿,先后以两根无菌纸尖(40号)分别插入牙周袋底,停留20秒后取出,置入无菌管(1.5 mL)中以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保存备用。实验步骤为:①提取DNA样本;②以PCR法扩增所提取的DNA样本;③以microDent 对PCR反应产物进行反杂交。

1.3 评价标准

根据杂交带上的不同位置区分微生物的菌种;根据染色带的深浅来评价菌量差异,共分为四个等级:+++表示与对照带一致、++表示介于+++与+之间,+表示弱显色、-表示未见显色。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治疗后观测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测位点的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

治疗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均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聚集杆菌的含量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福赛斯坦纳菌含量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的含量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牙周炎,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牙周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性的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所引起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等牙周基础治疗方法是最常规的慢性牙周炎治疗方式。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临床附着丧失等临床指标及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福赛斯坦纳菌、伴放线聚集杆菌、齿垢密螺旋体等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体现着其实际治疗效果。

本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测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测位点的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了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慢性牙周炎的病情发展,然而仅通过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是无法在短期内有效改善牙周附着情况的。

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变化情况显示:治疗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均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聚集杆菌的含量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福赛斯坦纳菌含量显著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PD>6mm的观测位点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的含量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当牙周探诊深度未超过6mm时,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患牙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但是对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聚集杆菌的作用却较弱;而当牙周探诊深度超过6mm时,则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很小,只对福赛斯坦纳菌有比较强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情况,并减少患牙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以及齿垢密螺旋体含量,但对于PPD>6mm的部位来说减少量则比较有限。

参考文献:

[1]周婷,谢萍,徐屹,丁一.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2,01:39-42.

[2]路瑞芳,冯向辉,徐莉,孟焕新.侵袭性牙周炎在非手术治疗后不同治疗反应位点的临床和可疑致病微生物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1:13-18.

[3]乔丽.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和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4:84-85.

作者简介:

黄艳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11 籍贯:湖南 长沙,工作单位:长沙市口腔医院 学历:研究生 职称:主治医生 邮编:410000。

论文作者:黄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3

标签:;  ;  ;  ;  ;  ;  ;  ;  

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论文_黄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