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外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总时间、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仅有1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2.9%,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颅脑损伤;植物人;护理
植物生存状态属于自然苏醒几率相对较低的一种疾病,近年来临床相关研究中有过一些个案报道显示,通过颅内植入电极的方式,可以对大脑皮层的上行激动系统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对患者的苏醒及某些脑生理功能的恢复过程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没有普遍的应用于临床,因此对于一些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周到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舒适度,安慰家属理想[1、2]。本文主要分析颅脑损伤后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颅脑损伤时间1-19小时,平均6.4±1.8小时,男性25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34.7±5.5岁;交通事故伤17例,坠落伤14例,打击斗殴伤11例,其他1例;观察组患者颅脑损伤时间1-22小时,平均6.9±1.6小时,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34.2±5.1岁;交通事故伤18例,坠落伤12例,打击斗殴伤11例,其他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外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每天的餐次进行合理的安排,通常情况下每天5次左右,每次灌量控制在300mL左右,食物的温度应该保证适宜,以与患者的体温相似为宜,通常情况下建议控制在37℃左右,灌注的速度不能够过快,开始的时候灌量应该尽量的少一些,然后可以逐渐的增加数量,待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时候,可以使适当的增加至所需的数量,必须保证在15min内灌注完成,灌饲后采用清水对管子进行清洗以防阻塞,患者的口腔护理要有意识加强,每日至少进行2次,灌注果汁的时候应该待灌完匀浆液之后的1小时再灌,不可同时灌入,灌前还应该对匀浆液是否变质进行判断,24小时没有用完的部分就必须要弃掉,每星期对鼻饲管进行一次更换。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植物人常见的并发症。通过使患者尽可能多的与外界环境及人员进行接触,经常与其进行交流,适当进行被动运动等途径,对使其实施有效的促醒干预。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注意保暖和降温,使体温能够保持正常状态。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患者结束治疗出院当天对护理服务家属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调查,满分为100分。超过80分为满意,没有达到80分为基本满意,没有达到60分为不满意[3]。
1.4 观察指标
住院治疗总时间、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共住院治疗(17.28±2.46)d,观察组(13.09±2.18)d,差异显著(P<0.05)。
2.2 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仅有1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显著(P<0.05)。
2.3 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2%,观察组为92.9%,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由于颅脑损伤而导致出现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应该包括降温与保暖,中心静脉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促醒干预等几个方面,通过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上述护理干预,可以使植物状态生存患者的护理干预计划更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水平提高,从而尽可能的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不良事件,从而提高广大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4、5]。
参考文献:
[1] 李亚玲,李国荣,李婷,等.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比较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3):476-478.
[2] 张纪云.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35-136.
[3] 赵茜,蒋利丹.多元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家属出院指导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06-107.
[4] 史素娟,张秀花,陈美琦,等.1例脑外伤后植物状态患者主动式音乐干预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210-211.
[5] 葛东明,丁涟沭,王正梅,等.电话随访对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居家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602-3603.
论文作者:汤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8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损伤论文; 家属论文; 植物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